文|BT財經 Han
“中國最隱秘的跨境電商獨角獸”、“悶聲發大財的代表”……要說2022年在資本圈最炙手可熱的寵兒,SHEIN一定是其中之一。
2022年4月,SHEIN被傳進行了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高達千億美元,比京東的市值還高一點、頂得上兩個拼多多。與此同時,SHEIN沖擊IPO也傳言四起。
有媒體指出,SHEIN如果想以中概股的身份赴美上市,勢必要對整體的業務架構做出大幅調整,這樣帶來的難度和風險不小,而且會給公司未來的規劃發展產生影響,事實真是如此嗎?
中國消費者并不熟悉的SHEIN、但SHEIN與中國卻又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它又是如何締造千億美元估值神話的?
SHEIN崛起的三個秘密
“你知道SHEIN嗎?你用SHEIN購買服飾嗎?”——在一個YouTube的街頭采訪里,10位海外女性受訪者中,只有一位表示沒聽說過SHEIN,其他人全部表示知道SHEIN、或有過在SHEIN平臺購買服飾的經歷。
BT財經發現,在YouTube搜索SHEIN,你也可以發現大量視頻博主分享她們在SHEIN上購買女裝的經歷,測評衣服的上身效果和性價比。在照片分享平臺Instagram,SHEIN官方賬號粉絲高達2400萬,名為“SHEINinspo”(意味SHEIN精神或SHEIN主義)的話題下,成千上萬的女孩分享她們的SHEIN穿搭。
背靠中國供應鏈、在國內名不見經傳,但SHEIN確實在國外紅透了半邊天。
青島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創始秘書長、常務副會長蘇靜對BT財經分析指出,SHEIN是一個跨境電商獨立站,目前已經成長為行業的標桿。它類似京東、以自營為主,也允許第三方平臺入駐。
不過第三方入駐SHEIN的規模其實非常小,這是因為SHEIN本身對供應鏈的把控已經做到了極致——同樣的商品,SHEIN自營賣得比第三方還便宜。甚至有業內人士指出:“幾乎三分之一個中國服飾供應企業,都在為SHEIN供貨?!?/p>
“SHEIN真的是把供應鏈壓到了不能再壓的地步,因為他們現在訂單的體量很大很大,所以代工廠和供應商還是有利可賺的”,蘇靜這樣分析道。SHEIN就像是潮流女裝里的拼多多,以低價優勢迅速搶占市場,這是SHEIN崛起的第一個秘密。
SHEIN崛起的第二個秘密,是選定女裝這個品類后就持續深耕,做到了垂直品類的極致。對標ZARA、H&M等品牌的SHEIN自從選定了路線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分心去拓展別的業務,一心把女裝這個品類做好。
以電商出海的經驗來看,作為第三方入駐亞馬遜等平臺雖然“省事”,但品牌幾乎都會遇到增長瓶頸、難以做大,畢竟流量掌握在平臺手里。但是SHEIN從一開始就做獨立站、走自營路線,后期才得以迅速起量,甚至一度超過亞馬遜、速賣通成為下載量最高的購物類App應用。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李鳴濤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2021年亞馬遜針對中國賣家大規?!胺獾辍焙?,不少跨境電商都轉向獨立站。但在建立獨立站這件事上,SHEIN早就做起來了。
SHEIN崛起的第三個秘密,是其完善的SEO(搜索引擎優化)和玩轉社交媒體運營。尤其是SEO優化簡直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據說公司創始人許仰天創業前就曾經在南京一家跨境服務咨詢公司從事搜索引擎優化工作。
“SHEIN在重要的時間點,做出了重要的正確選擇”——蘇靜這樣評價SHEIN的成功。
碼農出身的創始人許仰天
在海外取得巨大成功的SHEIN,創始人為山東人許仰天。他在外界看來頗為神秘,從2008年創業至今,幾乎沒接受過任何媒體的采訪,百度百科的介紹只有十個字。
據《經濟觀察報》等媒體調查,在網上只能找到許仰天的三張照片,較為清晰的一張是他在Facebook上發布的學士服照片,戴著眼鏡有濃濃的書生氣。
盡管SHEIN是做快餐時尚女裝的,但許仰天卻是一位80后“碼農”理工男。他畢業于青島理工大學,專業是計算機。畢業后許仰天就在一家跨境外貿企業負責SEO,并在此期間和另外兩位合伙人創辦了自己的信息技術公司。
重視大數據、做精準投放——這樣的技術底色幫助SHEIN在創立初期,以非常低廉的成本通過在谷歌、Facebook等渠道投放廣告,完成獲客。
或許也是許仰天把信息化、技術化的思維運用在供應鏈上,SHEIN能夠協同制造工廠、供應商升級和改進,單品迅速迭代、對照市場反饋及時調整、并把這樣的模式實現大規模鋪開應用。
一位寧波跨境電商協會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與BT財經具體分析了SHEIN的供應鏈的最新動態:市場已經注意到,在廣州發改委近期公布的《廣州市2022年重點項目計劃》里,SHEIN申報的“希音灣區供應鏈總部項目”赫然在列,總投資高達150億元。在海外市場,SHEIN近期也在巴西近期進行了布局,具體包括與當地頂級服裝供應商交流、和一些服裝工廠簽署保密協議、在巴西建立分公司等。
SHEIN的四個難言之隱
從融資歷程來看,2013年至今,SHEIN已經完成了7輪融資。BT財經查閱公開資料顯示,以“深圳庫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主體的公司在2013年完成5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方為集富亞洲。2015年到2019年期間,景林、IDG、紅杉中國、順為資本、老虎環球基金等悉數入局,在最近的一輪超10億美元融資中,泛大西洋投資也參與其中。
資本加持可以令公司在創業初期完成業績的快速增長和市場份額的擴張。據外媒報道稱,SHEIN在2021年利用疫情期間全球消費轉向線上的紅利,創造了約1000億元人民幣的營收。
BT財經發現,如果同樣以自營為主的京東(NASDAQ:JD)為可比對象,2021年京東營收9516億元,對應市值目前也只有約900億美元。即便考慮到成長性,SHEIN能否以十分之一京東的營收,來撐起和京東相仿的估值,恐怕仍需投資者進一步思考斟酌。
作為超高估值的明星獨角獸,SHEIN登陸二級市場的傳聞也一直不斷,雖然數次IPO傳言都被SHEIN否認,但其中似乎總有一些難言之隱,其中有四。
其一,SHEIN究竟算不算一家“中概股”、公司核心究竟算不算在中國,目前市場上眾說紛紜。據多家媒體此前報道,SHEIN可能將控股主體更改為一家新加坡公司,與此同時,公司加大了在新加坡的招聘力度,其領英頁面的公司簡介中顯示,公司總部已更改為在新加坡。
無論SHEIN的考慮初衷是什么,更改總部國別的這種行為,會讓投資者心里打一個問號。
難言之隱二,是創始人許仰天的國籍。路透社曾經報道,SHEIN兩年前就有計劃赴美上市,但因外部環境風險而擱置;許仰天正考慮改變國籍、申請成為新加坡公民。對此SHEIN一位發言人表示,公司目前沒有IPO計劃,創始人和任何高管也都還沒有申請新加坡公民身份。
這篇報道還指出,SHEIN已聘請美國銀行、高盛、摩根大通負責IPO工作。
但也有市場觀點表示,申請新加坡公民需要先成為永久居民至少兩年,目前許仰天是否有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市場還不得而知。
難言之隱三,是動蕩的市場環境給SHEIN的上市帶來不確定性。無論是2021年末重磅出爐的《國務院關于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的管理規定》,還是美國方面的監管新規,都給SHEIN在內的中企赴美上市審計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難言之隱四,只要涉及到跨境貿易就繞不開稅務問題,由于SHEIN被多個國家歸類為零售型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相比,各國對零售業的稅務限制也更嚴格。比如2021年SHEIN無奈退出印尼市場,就是因為稅務問題爆發。2021年8月1日,印尼政府開始執行跨境電商新政,要求所有的入境電商包裹都包含收件人的個人或者企業身份認證信息(NPWP或者NIK/KTP/護照號)。
業內人士指出,印尼的新政影響到SHEIN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涉及到信息登記問題,另一個是SheIn需要支付更高的稅,這樣的問題同樣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已經顯露出來。如果印尼這樣的危機延至其他國家,SheIn遇到的麻煩會呈指數級增加。
作為女裝類跨境電商,SHEIN本身就是廉價的自主品牌,業務的毛利率不高,這樣的公司一旦被征以重稅,以目前的商業模式很難抵抗激增的成本。資本無疑早就注意到了這一公司經營風險,這為SHEIN的上市之路增加了太多的不確定性。
SHEIN帶來的經驗和啟示
在時代的洪流中,即便做得再大的企業,其實也只是其中的一葉小船。正如SHEIN已經做到行業佼佼者,似乎也會面臨在企業經營和資本運作之間兩難全的時刻。
對于中企來說,SHEIN給我們帶來哪些經驗和啟示?
最重要的莫過于在企業發展初期,就把眼光放長遠、做好詳盡的準備,具體包括組織架構、公司治理、人員安排等,這樣才不至于在IPO“臨門一腳”的時候出現差池。
除了總部地址、創始人國籍等,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也是近些年中企必須要注意的一點,稍不留心就會影響公司的估值甚至上市計劃,更需要提早做好準備。
例如SHEIN,還遇到了環保和勞工方面的爭議。據界面新聞等媒體報道,SHEIN在2021年12月才任命了一位ESG負責人,而這個時候公司已經陷入了爭議,被指責其發揮到極致的“快餐時尚”對環境造成了破壞。
大量采用外包工廠形式的復雜供應商管理體系,令SHEIN在海外市場還經常被指責供應鏈不夠透明。面對這樣復雜的供應鏈,換做任意一家審計公司,在出具財務報告的時候恐怕都會面臨很高的梳理難度,更何況中國和海外之間的文化差異加劇了這個鴻溝。
SHEIN負責ESG的這位高管名為Adam Whinston,此前曾經在迪士尼和美國服裝零售商J.C Penney任職,他表示會對公司的6000多家供應商進行更嚴格的審查,并透露公司已經在與審計員合作,致力于讓公司在更合規的治理下運行。但這一切其實完全可以再早一點,通過公告或媒體與外界的溝通可以更加頻繁和及時一些。
目前來看,SHEIN的快速崛起吃到了跨境電商第一波紅利,但是同時經營中伴隨著諸如市場環境動蕩和稅務問題等“暗雷”,圍繞著SHEIN的資本動態仍然是紛繁復雜、難有定論。2022年最大的獨角獸將以什么樣的姿態登陸二級市場,BT財經也會與中企和投資者一起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