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莊鍵
“公司返崗員工的人數每天都在增加,到崗率已經從兩天前的40%提高到了目前的55%左右。”近日,上海電氣首席運營官兼經濟運行部部長張銘杰對界面新聞表示。
截至4月底,上海電氣旗下46家在滬企業處于生產狀態,占其規模以上企業的三分之二左右,返崗員工已超過6600人。上海電氣是國內知名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業務涵蓋新能源及高效清潔能源、工業自動化和工業基礎件等領域。
自3月中旬上海疫情發生以來,上海電氣下屬38家重點企業就進入了封閉生產狀態,約4000名員工駐廠。
4月中旬,上海市經信委公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并發布第一批復工復產企業白名單。上海電氣隨即啟動部分已停產企業的復產,同時推動人員復工,至今已有超過2000名員工陸續回到生產崗位。
“復工復產是一項系統工程,員工首先要具備從居住小區獲準外出的條件,同時廠區內的住宿、餐飲等保障也要跟上。”張銘杰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在確保疫情防控和保證職工安全的前提下,同時考慮封閉廠區的食宿資源相對有限,上海電氣目前計劃安排復產員工的比例控制在總人數的30%左右。
46家復產企業當前正處于產能爬坡階段,部分承擔國家重點項目的企業開工率達到50%以上。
上海電氣旗下核電集團承接了華龍一號漳州項目的設備供貨任務。核電集團在滬有六家工廠,目前已悉數復工復產,開工率達到80%。
張銘杰透露,此前困擾企業復工的物流問題已逐步得到解決,上海電氣在手的車輛通行證為210余張,可以基本滿足工廠生產所需。
他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現在影響企業開工率進一步提升的因素,主要是供應鏈配套問題。
對于上海電氣旗下多家裝配型企業而言,除了一些核心部件自產外,大量零部件依靠外部供應。但這些零部件供應商部分處于停產狀態,企業只能通過消耗原有庫存維持生產。
過去兩周,張銘杰所管理的經濟運行部正在梳理上海電氣核心供應商的名單,爭取將其納入上海第二批復工復產白名單。同時,上海電氣也通過出具公函的形式,幫助公司在外地的供應商獲準進入當地的復工復產白名單。
4月30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張宏韜介紹稱,上海第二批復工復產白名單已于日前推出,涵蓋1188家企業。
張銘杰說,未來一段時間,上海電氣將繼續提高復工企業的數量,使產值占到上海電氣在滬企業的90%左右,同時進一步提高復工人員數量和企業開工率。
上海電氣披露,在推動復工復產的同時,該公司還在疫情期間中標或承接了能源裝備、海水淡化、儲能和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多個訂單,其中包括貴州首座超超臨界火力發電廠和山東裕龍石化日產16萬噸海水淡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