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鑫
4月29日晚,國聯證券(601456.SH、1456.HK)公告,將出資10億元設立全資資管子公司,投資標的名稱暫定為國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該子公司擬主要從事證券資管業務,并申請公募牌照。
“公司設立資管子公司符合監管政策導向、行業發展趨勢和公司泛財富管理戰略定位,有利于聚焦主動管理,提高客戶財富管理服務能力。”國聯證券表示,
4月26日,證監會剛剛剛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公募16條”),其中第3條指出,積極推進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證券公司等優質金融機構依法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調整優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適度放寬同一主體下公募牌照數量限制,支持證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專業資產管理機構依法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從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在大財富管理業務方面,國聯證券基金投顧與資產管理業務發展較快。國聯證券是第一批拿下基金投顧牌照的券商,截至2021年底,公司基金投顧簽約總戶數15.03萬戶,同比增長183%,簽約資產規模102.63億元,同比增加90%,公司2021年以基金投顧業務為主的投資咨詢業務收入0.89億元,同比增長1247.9%。
據國聯證券2021年報,公司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共計238個,資產管理業務受托資金1024.12億元,同比增長169.28%;其中資產證券化(ABS)業務規模371.19億元,同比增長2262.76%。公司當年資管業務實現凈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95.83%。
國聯證券旗下暫無公募牌照,僅參股了公募中海基金,持股比例為33.41%,在居民財富向權益資產“搬家”及監管鼓勵等大背景下,獲得公募牌照成為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應有之義,除國聯證券外,另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財信證券等券商正在謀求公募牌照。
此外,據統計,目前共有山西證券(002500.SZ)、國都證券、東興證券(601998.SH)、北京高華、中銀證券(601696.SH)等5家券商和國泰君安資管、東證資管、浙商資管、渤海匯金、財通資管、長江資管、華泰資管、中泰資管等8家券商資管子公司持有公募牌照。
當日,國聯證券披露2022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6億元,同比增長35.15%,歸母凈利潤為1.89億元,同比增長20.05%,一季度主要股指大幅下跌影響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國聯證券營收與凈利雙雙保持20%以上的同比增幅著實不易。
從業務結構來看,公司經紀、投行、資管、自營、利息收入分別為1.38億元,1.63億元,0.35億元、2.13億元和0.72億元,全條線實現正增長,其中投行業務同比增加91.4%,增速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