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妝品觀察
“毛利、凈利雙下滑,已成為當下的常態”。
一位上游代工廠負責人向化妝品觀察表示,原料漲價、疊加疫情影響,工廠的處境已越來越艱難。
據化妝品觀察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公布年報的12家美妝上游企業里,有8家企業去年的凈利潤呈現負增長,占比達到2/3,而這一數值在2020年為5家。這也即意味著,過去一年,工廠凈利潤下滑狀態更為兇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企業中,超過90%的企業出現毛利率下滑。“大家對市場預期普遍不樂觀,”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長此以往,企業的競爭力將會越來越弱。
賺錢難了!8家企業凈利潤跌去5億
在上述統計的12家美妝上游企業中,11家企業均實現了營收的同比增長,其中贊宇科技漲幅甚至超過43.54%。
但在業績增長的背后,有11家企業的毛利率出現下跌,多家企業跌幅超過10%。其中,錦盛新材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35.59%下滑至2021年的23.14%,下滑幅度達12.45%。
“一般來說,對于工廠,毛利率在20-25%是盈利保底線。” 廣州尊伊化妝品有限公司創始人陳來成公開表示,“毛利率低于15%,做的越多,虧得越多。”
若將“毛利率達到25%”視為盈虧基準線,在上述已公開業績的12家企業中,有7家企業的毛利率已低于這一數值,但在2020年,毛利率低于25%的企業僅有4家。不僅如此,上述企業中,毛利率低于15%的企業從2020年的零家增至2021年的3家。
不僅如此,上述提及的凈利潤下滑的8家企業,整體下跌達到5億。其中,部分企業的凈利潤同比下滑更是達到331%。具體來看:
原料商集體遇挫,超8成企業凈利下滑。
在已發布年報的6家美妝原料商中,凈利下滑的企業共5家。其中,華業香料下滑54.4%,創下其近5年來的最大跌幅。不止華業香料,新瀚新材、金三江、科思股份等3家企業的凈利潤降幅同樣為近5年來最大。
此外,凈利潤跌19.57%的麗臣實業,則是近7年來的首度下滑。上述5家企業,凈利潤共下跌超1.13億元。
包材商喜憂參半,增收難增利。
在統計的4家包材商中,2家企業凈利潤為負,其中,翔港科技以331.84%的下滑比例,成為統計的12家上游企業降幅之最。同時,錦盛新材的下跌幅度也達到了69.3%。
力合科創、嘉亨家化等兩家企業,營收均呈雙位數增長,但凈利潤的增長卻相對“乏力”。以力合科創為例,其去年營收增長達37.77%,但凈利潤增長僅為7.24%。
代工廠龍頭企業首現虧損。與大部分企業一樣,部分代工廠出現了凈利潤增速大幅下滑的情況。比如潔雅股份的凈利潤增幅由2020年的163.69%降至2021年的22.5%,不可謂不大。同時,諾斯貝爾的凈利潤也出現了近5年來的首度下滑,幅度更是達到119%。
原料瘋漲/成本高企,系下滑主因
綜合企業年報來看,上述出現虧損的8家企業,其原因大概可以總結為三點。
其一,原材料大幅漲價。
麗臣實業在年報里透露,2021年以來,受到疫情、國際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及天然油脂價格持續走高,2021年末國際原油、棕櫚油等大宗原料價格相比年初增長40%-50%左右,其中脂肪醇的價格增長幅度達到53%。
此外,新瀚新材也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公司主要原材料R013、002、003及主要催化劑R006價格較上年同期價格上漲幅度較大,而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2021年主營業務成本平均每噸上漲7500元左右。
同時,力合科創也在年報中指出,2021年,公司使用的主要原材料PMMA、ABS、PP、AS82TR均出現了30%至70%的價格上漲。
金三江的部分原料漲價幅度則更大,2021年,硅酸鈉平均采購單價比上年上漲34%,硫酸平均采購單價較上年上漲132%,導致二氧化硅成本上漲約753元/噸。
其二,用人貴了/運輸漲價等,致成本高企。
2021年,錦盛新材的一線生產員工薪酬相較2020年增加20%至30%,而導致成本上漲。翔港科技也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度國家取消了2020年度實施的社保優惠政策導致公司人工成本增長幅度較大。
同時,諾斯貝爾在2021年大規模擴充員工,期內人工工資支出3.85億元,同比增長13.23%,導致企業成本提升。
除了人才變貴,海運等費用也加大了企業成本。科思股份的年報透露,海運費價格大幅上漲,壓低了公司產品毛利率水平。
其三,新增產能無法快速形成規模效益。
錦盛新材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下半年募投項目“年產4500萬套化妝品包裝容器新建項目”陸續投產,設備利用率尚較低,造成單位固本成本較高等,導致成本上升。
科思股份也提及,新增產線產能利用率尚在逐步提升中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期內的凈利潤水平。同樣,通過青松股份的年報可以看到,諾斯貝爾新增產能無法快速釋放并形成規模效益,因此抬升了產品單位成本。
凈利下滑超160%!今年更難
“今年將更難!”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妝工廠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已陸續有企業倒閉/注銷,而受疫情、法規新政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活著就很不錯了,更別提賺錢了”。
化妝品觀察注意到,相較去年,今年一季度,部分企業的跌幅呈現擴大跡象。
其中,諾斯貝爾母公司青松股份的凈利潤跌幅達到167%。同時,錦盛新材、麗臣實業的凈利潤降幅較2021年繼續擴大,分別達到72%及49.34%。而去年凈利潤同比上漲的潔雅股份,今年一季度的跌幅達到42%。
“越是受到外界環境沖擊時,越是需要企業修煉內功,”上述提及的美妝工廠負責人表示,部分頭部企業就有較好的應對之策,比如贊宇科技。
化妝品觀察里了解到,一方面,贊宇科技最主要的油化工廠杜庫達位于印尼雅加達的保稅區,在大宗原料漲價之際,具備一定的采購優勢;另一方面,為應對大宗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對公司銷售毛利水平的影響,公司與部分戰略客戶加強了產品定價協商機制,通過“受托來料加工”、“材料+加工費”等結算模式獲取較為穩定的經營收益。“公司已逐步通過改變產品定價模式,適度開展商品套期保值業務,建立原材料價格波動對下游產品的價格傳導機制,以減少對公司經營業績波動的影響”,贊宇科技在年報中如是表述。
基于市場環境的影響,上述12家企業在2022年經營規劃中,也體現出了兩大關鍵詞:科技、降本。
在科技研發方面,力合科創提及,企業將持續培育更多科技型領軍企業,以“孵化→大股權投資→并購”三步走的方式,在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等戰略新興領域,實現對富有影響力和高成長性的科技領軍企業的控股。諾斯貝爾也表示,將繼續推進研發投入和新產品的開發力度、注重以技術優勢打造行業領先地位的經營策略,為持續保持公司產品技術的創新性和市場前瞻性,提供有力保障。
在降本增效方面,嘉亨家化表示,公司將持續加大自動化設備的投入,在生產流程及空間布局等方面不斷完善,以研發管理系統(PLM)、生產執行系統(MES)、倉儲管理系統(WMS)為基礎,持續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努力提高生產效率并持續降低運營成本。金三江也提及,公司繼續推行精益化生產,優化流程建設和節能減排,進一步降低產品能耗,提高經濟效益和資源利用水平,實現降本增效。
此外,更有企業已做好了中長期的規劃。比如科思股份就在年報中表示,將繼續在化妝品原料和合成香料領域儲備優質項目,并積極推進以防曬為主的化妝品應用與配方研究,為中長期戰略規劃做好技術儲備。
“這是一場持久戰,是工廠實力、資金實力、產業耐力、企業戰略等多維度的競爭賽。”上述美妝工廠負責人表示,行業已到了真刀真槍的比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