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趙曉娟
編輯 | 牙韓翔
4月28日,新希望(SZ:000876)發布2021年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262.62億元,同比增長14.97%;凈利潤為-95.91億元,同比減少293.98%。縱觀新希望2017年至2020年的凈利潤水平,2021年新希望的凈利潤水平達到最低谷。
從各板塊細分業績來看,占比最大的飼料板塊2021年營收708.17億元,同比增長37.12%。由飼料業務起家的新希望保持著禽料全國第一、豬料全國前三的規模,此外還逐步增加毛利率較高的特水料種占比,實現特水料全年銷量增長45%。
拖累了新希望整體業績的是禽產業和豬產業。
禽產業營收為182.29億元,同比減少0.82%。新希望稱,養豬業務是對公司影響最重大的核心業務。豬產業營收為172.03億元,同比減少30.57%。
即便新希望自2021年一季度就開始叫停外購種豬和外購仔豬,以減緩產能,但2021年新希望仍出欄生豬997.81萬頭(包含種豬、仔豬263.36萬頭及肥豬734.45萬頭),同比增長20.33%,創2016年以來的出欄紀錄,這在生豬成本和價格倒掛的情形下對企業來說壓力巨大。
新希望提到,2021年豬價大幅下跌后長期低位徘徊、飼料原料價格上漲等因素,使公司養豬業務“遭遇到極為不利的外部環境”。
從事生豬養殖的企業普遍在忍受虧損。界面新聞去年采訪的幾個生豬養殖戶,均陷入了高成本、低價格的窘境,甚至退出了生豬養殖業。橫向對比上市公司同行,溫氏股份(SZ:300498)、大北農(SZ:002385)在2021年的凈虧損分別為134.04億元、4.4億元。
忍受生豬業務帶來的虧損的同時,新希望盡可能加大食品板塊的拓展。食品板塊營收為90.4億元,同比增長2.21%。
新希望在財報中重點表揚了新品特品在新渠道的突破,例如特色黑豬肉進駐山姆會員店;大豬排、豬肉 烤腸、高肉含量火腿腸進駐羅森、7-11;小酥肉、香酥排骨、香菜豬肉丸炸排骨則因適宜家庭消費在盒馬、叮咚等新零售渠道熱銷。尤其是自2019年推出的小酥肉已經成為爆款,在2021年全年銷售收入近10億元。此外,熟食類的輕食健身雞肉系列也與百草味、Keep等品牌建立了代工合作。
豬禽處于低位的價格預期將利于食品業務降低原料成本。未來,疫情背景下半成品、深加工食品、預制菜等便于居家消費、或有助于餐飲團膳企業降低現場運營成本的產品類型所獲得的增長機會也有望得到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