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全國農民工總量恢復增加趨勢達到29251萬人,比上年增加691萬人,增長2.4%。
此前在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當年全國農民工總量比2019年減少了517萬人,下降1.8%,為2008年有統計以來首次下降。
《報告》介紹,2021年外出農民工為17172萬人,比上年增加213萬人,增長1.3%;本地農民工12079萬人,比上年增加478萬人,增長4.1%。年末在城鎮居住的進城農民工為13309萬人,比上年增加208萬人,增長1.6%。在外出農民工中,跨省流動達7130萬人,比上年增加78萬人,增長1.1%;省內流動為10042萬人,比上年增加135萬人,增長1.4%。
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農民工10282萬人,比上年增加158萬人,增長1.6%;中部地區農民工9726萬人,比上年增加279萬人,增長3.0%;西部地區農民工8248萬人,比上年增加214萬人,增長2.7%;東北地區農民工995萬人,比上年增加40萬人,增長4.2%。
從輸入地看,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15438萬人,比上年增加306萬人,增長2.0%。其中,在京津冀地區和江浙滬地區就業的農民工都是同比增長,但在珠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為4219萬人,比上年減少4萬人,下降0.1%。
《報告》數據顯示,在全部農民工中,男性占64.1%,女性占35.9%。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中女性占30.2%,本地農民工中女性占41.0%。全部農民工中,未婚的占16.8%,有配偶的占80.2%,喪偶或離婚的占3.0%。
農民工老齡化問題近年來持續受到關注。《報告》顯示,我國農民工平均年齡41.7歲,比上年提高0.3歲。從年齡結構看,40歲及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為48.2%,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27.3%,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收入方面,2021年農民工月均收入為4432元,比上年增加360元,增長8.8%。其中,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5013元,比上年增加464元,增長10.2%;本地農民工月均收入3878元,比上年增加272元,增長7.5%。分區域看,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快于其他地區。分行業看,制造業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最快。
《報告》還介紹了進城農民工隨遷兒童教育情況。其中,3-5歲隨遷兒童入園率(含學前班)為88.2%,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3-5歲隨遷兒童中,61.6%在公辦幼兒園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義務教育年齡段隨遷兒童的在校率為99.6%,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從就讀的學校類型看,小學年齡段隨遷兒童84.4%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10.5%在有政府資助的民辦學校就讀,比上年降低1.9個百分點。初中年齡段隨遷兒童88.2%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7.3%在有政府資助的民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報告》稱,進城農民工對所在城市的歸屬感有所增強。進城農民工中,41.5%認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進城農民工在不同規模城市生活的歸屬感較上年均有提高。城市規模越小,農民工對所在城市的歸屬感越強。從進城農民工對本地生活的適應情況看,83.0%表示對本地生活非常適應和比較適應。
此外,加入工會組織的進城農民工占已就業進城農民工的比重為14.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已加入工會的農民工中,參加過工會活動的占84.5%。
國家統計局自2008年起建立農民工監測調查制度,目的是為準確反映全國農民工規模、流向、分布等情況。調查范圍是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村地域,在1587個調查縣(區)抽選了8488個村和22.6萬名農村勞動力作為調查樣本。采用入戶訪問調查的形式,按季度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