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璞玉
由于供應鏈中斷、通脹攀升以及貿易失衡,美國一季度經濟意外萎縮。但由于消費者和企業支出依然強勁,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將很快恢復增長。
商務部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環比下降1.4%,低于市場預期的增長1%,也遠低于去年四季度的增長6.9%。環比來看,美國一季度經通脹調整后的GDP下降了0.4%。
這也是2020年春季以來美國經濟表現最為疲軟的一個季度,當時新冠疫情以及相關停工使美國經濟陷入了短暫的深度衰退。
一季度經濟萎縮主要是由于進口激增導致貿易逆差擴大,以及企業庫存投資的速度相比去年四季度大幅放緩所致。
部分由于企業擔心俄烏戰爭將加劇短缺,美國一季度進口出現激增;同時出口大幅下降。這導致貿易逆差急劇擴大,進而使得GDP增長減少了3.2個百分點。
國際貿易已連續七個季度拖累經濟增長。由于本地制造商無法快速提高產能,企業紛紛轉向進口以滿足需求。
與此同時,盡管企業仍在繼續補充庫存,但速度較去年四季度有所放緩,導致GDP增長因此減少了0.84個百分點。此外,與疫情相關的政府刺激支出減少,也對GDP造成了壓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食品和汽油價格飛漲,消費者也沒有退縮的跡象。盡管受到冬季奧密克戎疫情的沖擊,占美國經濟活動超過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支出依然增長了2.7%,甚至高于去年四季度的2.5%。
勞動力市場趨緊導致的薪資強勁增長,以及疫情期間累積起來的至少2萬億美元額外儲蓄,為消費者抵抗通脹提供了一定的緩沖。
此外,企業還投入了更多資金用于購買設備和研發,推動企業支出增長了9.2%。
美國聯信銀行(Comerica Bank)首席經濟學家亞當斯(Bill Adams)指出,由于消費者支出、商業投資和就業增長強勁,美國經濟并未在年初陷入衰退,而且隨著貿易逆差和庫存方面的負面影響減弱,預計二季度經濟將恢復增長。
盡管華爾街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預期依然較低,但后者正面臨進一步的麻煩。為了應對物價持續飆升,美聯儲計劃實施一系列旨在放緩經濟增長的加息。
美聯儲首選通脹指標,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內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一季度上漲5.2%,遠遠超過該央行2%的通脹目標。
在這一背景下,美聯儲在3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近零水平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還暗示,或在5月會議上再次加息50個基點,且此后可能還需實施類似加息。
現在貨幣市場已經幾乎完全消化了美聯儲在接下來的三次政策會議上每次加息50個基點的定價。
鮑威爾還表示,該央行可能最早從下個月開始縮減其資產負債表。縮減步伐將由慢至快,最終預計以每月950億美元的速度縮減。
盡管經濟學家在很大程度上預計美國經濟不會因此陷入衰退,但風險正在上升。
高盛認為,美國經濟在未來一年內出現負增長的可能性約為35%。德意志銀行則表示,由于美聯儲將利用比目前預期更激進的手段來遏制通脹,美國經濟可能在2023年末、2024年初出現“嚴重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