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ter 顧青云
編輯|沈潔
字節跳動啟動“懂懂好車”的消息已經飛了一段時間,“缺席”的辟謠聲明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傳聞的準確性。
對于手握抖音、今日頭條等流量入口的字節跳動而言,在互聯網廣告整體承壓的局面下,進一步擺脫對廣告業務的營收依賴可謂是當務之急,過去幾年中在教育、房產、游戲等賽道的迅猛擴張,已然證實了這些猜測,將二手車作為下一個錨定的賽道,似乎并未讓外界感到太多意外。
只是國內二手車市場的特殊性在于,整個行業充斥著虛假信息、不透明、缺少監管等負面標簽,單單是優信、瓜子和人人車,就曾在市場中砸下百億資金,結果卻是“鎩羽而歸”的慘象,二手車市場照舊是一塊泥潭。
看起來不缺少資本和流量的字節跳動,能否重構二手車行業的市場法則?
01 恰當的時機
不同于教育賽道的激流猛退,字節跳動切入二手車賽道的時機不可謂不恰當。
2020年5月份,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出臺了二手車經銷減稅政策,二手車的增值稅由2%降至0.5%;2021年初,商務部在內的多個部門聯合取消了二手車的限遷政策,推動了二手車交易登記的跨省通辦;再加上延續至今的芯片短缺風波,國內二手車市場迅速走出了疫情帶來的低迷業態。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為1758.5萬輛,同比增長高達22.6%,一改2020年時同比下滑3.9%的局面。哪怕是和2019年同期的銷量數據相比,也有著17.84%的增幅。
耀眼的增長數據改變了許多人對二手車市場的態度,比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肖政三曾公開表態稱:在市場需求和政策紅利的雙輪驅動下,2022年的二手車市場將進入全國大流通時代,行業正在進入新的周期。
除了外部大環境的改善,有利于字節跳動的還有內部小氣候的變化。瓜子、優信等二手車市場上的早期玩家,在經歷了流血上市、股價暴跌、虧損擴大的教訓后,紛紛啟動了戰略上的轉型。
其中瓜子二手車在2021年進行了一場“傷筋動骨”的戰略調整,關停了全國各個城市里的瓜子二手車嚴選店,以Carvana為藍本講起了“純電商”的新故事;另一個主要玩家優信輾轉騰挪后也打出了輕資產的旗號,試圖將選車、手續、驗車、收車、售后等環節遷移至線上,不過保留了自建庫存的模式。
也就是說,二手車電商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探索,卻在燒光幾百億資金后回到了“純電商”的原點。原本的行業格局并未改變,遺留的行業痛點依舊存在,在時間上遲到的字節跳動,某種程度上和瓜子們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而且比前輩們有著更加樂觀的流量優勢、融資能力和市場形象。
二手車市場的政策紅利、友商們的“戰略收縮”、日漸增長的市場需求,都為字節跳動留下了攪局二手車的機會窗口。然而二手車就像是一朵帶刺的玫瑰,看起來嬌艷欲滴,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刺破流血,這也是二手車市場不被資本青睞的原因所在。而瞅準時機進場的字節跳動,能否跳出前輩們的覆轍嗎?
02 字節的籌碼
復盤優信等在二手車市場不幸折戟的原因,流量壓力可以說是最主要的導火索。
由于二手車交易屬于典型的低頻、高客單價、長周期、低利潤的需求,優信等玩家曾寄希望于速戰速決,最終掀起了一場慘烈的廣告戰。在缺少自我造血能力的窘境下,被迫采用燒錢換流量的策略,一開始就注定了敗局。不同的是,優信、瓜子、人人車等前輩的痛點,恰恰是字節跳動的主要籌碼。
2021年字節跳動的營收約為580億美元,其中廣告收入的占比在80%左右,流量規模已經不遜于阿里和騰訊。字節跳動有著讓優信們羨慕的流量資源,而且手中握有的籌碼遠不止于“流量”那么簡單。
早在2017年的時候,今日頭條的汽車頻道就獨立為懂車帝APP,憑借算法推薦機制和優質內容,從汽車之家、易車等平臺那里分了一杯羹,同時也為字節跳動沉淀了足夠的經銷商資源,業務延伸到了汽車配件和整車銷售。
2021年6月,字節跳動正式上線了“賣車通”APP,主打的服務是“尋車”能力,即在平臺上注冊認證的經銷商、汽貿店等,可以根據品牌、外觀和車輛手續等條件精確尋車,悄悄完成了對汽車流通鏈條的滲透和布局。
參考“懂車帝“在重慶開設汽車體驗店的嘗試,字節跳動圍繞新車宣發和銷售的商業閉環已經初步成形,流量的出口不再只有廣告,還可以導向線上和線下的銷售,印證了巨量引擎營銷副總裁陳都燁“我們要從流量驅動型轉為生意驅動型”的說法,同樣的能力和布局同樣可以應用于二手車市場。
另一個核心觸點是抖音上數量龐大的二手車博主。隨著用戶注意力的轉移,越來越多的二手車商悄然化身為網紅KOL,通過拍攝日常收車、賣車的短視頻,在抖音等平臺上積累了大批的粉絲。
這些擁有專業能力、線下資源和影響力的二手車商,扮演了字節跳動進軍二手車市場的關鍵角色。二手車買賣的癥結在于控人和控車,既要解決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還要消除交易周期長、成本高、履約難等痛點,一旦解決了車輛的運輸、倉儲和認證問題,這些車商就有機會成為二手車的銷售和收購渠道,充當字節跳動進入二手車市場的“跳板”。
這大抵也是字節跳動押注二手車賽道的直接誘因,相比于瓜子們的一腔熱血,字節跳動掌握著二手車市場的稀缺資源。
03 待解的難題
想要改變二手車市場的既定格局,勢必要觸及二手車與生俱來的“劣根性”。
大搜車創始人姚軍紅曾在《瓜子商業模式剖析:50億美金的謊言》中寫道:“每個瓜子檢測員和銷售身邊都圍著一群車商,他們會把好車直接拿走,事故車推進瓜子,給檢測員和銷售人員塞紅包。”其中的原因離不開制度設計中的缺陷,但問題的根源卻是利益的博弈,源于人性深處的善惡。
當前二手車市場的主體還是中小車商,“夫妻店”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散亂無序可以說是市場的常態。正是在這樣的局面下,二手車市場的污名化累年增加。諸如事故車泡水車在簡單維修后當正常車賣、為了賣高價調整里程表、惡意隱瞞車輛的真實車況、收取高額手續費等惡劣現象司空見慣,直接影響了二手車市場的規模。
比如2021年賣出的1758.5萬輛二手車中,價格在3萬元以下的車輛占比為32.55%,意味著許多車主對二手車仍然有著天然的不信任;再比如美國汽車經銷商的二手車銷量占到了新車的95%,而中國二手車的銷量不足新車的四分之一……倘若這些問題不被解決,二手車的想象空間終歸有限。
和美國市場做個對比的話,被瓜子、優信對標的Carvana,商業模式之所以能夠跑通,不在于“7天無理由退車”等洞察人性的服務,而是美國二手車市場的基礎設施,擁有較為成熟的信用體系、物流體系、車輛認證體系、質檢體系、查詢體系等等,先完成了二手車資產的數字化,繼而實現了商品標準化、交易線上化。
國內不乏類似的嘗試。
譬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已經對一些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了資質認證,二手車的鑒定評估有了統一的技術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二手車評估標準和認知體系的空白;平安產險和汽車之家曾聯合打造誠信認證體系,試圖構建檢測云、車史云和檢測責任險等強化車況的透明度。可就整體而言,國內尚未出現讓大多數用戶信任的數據平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從業者的自律性和職業素養。
以至于二手車市場頻頻上演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市場還是以經營面積小、經營人員少的小微企業為主,缺少保障和行之有效的維權途徑。雖然永達汽車、中升汽車代表的經銷商集團開始加碼二手車的布局,想要扭轉市場格局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況且重建消費者對于二手車的信任,絕非是經銷商們可以完成的。
目前二手車市場上的玩家中,有流量、有資源、有野心的字節跳動,或許是最有可能改寫行業規則的選手。
04 未知的答案
至于字節跳動能夠在二手車市場走多遠走多深,仍然是一個未知的答案。
不同于楊浩涌、戴琨等人對二手車的熱愛,互聯網江湖上從未流傳出張一鳴和二手車有關的故事,字節跳動針對二手車的一系列動作,都離不開“生意”二字。要知道字節跳動最擅長的就是探索出一個路徑,然后進行體系化的復制,今日頭條到抖音、西瓜視頻是如此,懂車帝到“懂房帝”等業務也是如此。
2021年的懂車帝經銷商“引力峰會”上,相關負責人宣布賣車通2022年將與抖音直播全線打通,經銷商可以在懂車帝和抖音平臺“一機雙播”, 通過直播與電商的綁定,幫助經銷商進行線上賣車。簡單來說,“賣車通”所承載的不過是流量和內容變現的渠道,賣車只是一種變現方式。
假如字節跳動對二手車的態度,同樣是作為流量的變現方式,注定不會深度介入二手車的交易,而是為商家提供流量和營銷服務。畢竟二手車是一門重資產生意,過度深入收車、評估、營銷、運輸、過戶等環節,勢必會長時間占用資金,營收和利潤在短時間內都不會樂觀,而輕量級的營銷服務則是高利潤、短周期、高效率的增收路徑,并且不需要太多的前期投入。
沿循這樣的邏輯,字節跳動進軍二手車可能 “雷聲大雨點小”,不會在二手車市場激起太大的浪花,行業的頑疾也不會被解決,改變的無非是二手車商們的付費邏輯,轉向字節跳動購買客戶線索、車源信息或者短視頻流量。留給市場的將是一個越來越卷的爭奪賽,但運營成本高、業務效能差、客戶體驗差等亂象仍舊無解。
倘若字節跳動篤定要啃下二手車這塊硬骨頭,必須要把產業“做重”,圍繞車源、倉儲、物流、車檢等基礎設施做升級,通過數字化工具提升二手車商的經營運營能力,并在內容層面進行用戶心智的教育,進而推動二手車市場向服務化、標準化、透明化演變。代價則是持續的資金投入、較長的時間成本,以及有足夠的耐心教育市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和傳統車商做對抗。
問題在于,字節跳動是否有屠龍的勇氣呢?瓜子二手車、人人車等玩家也曾高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結果在嘗盡了苦頭后不得不從頭開始,和數千家二手車商牽手,做起了流量的生意。可以窺知一二的是,懂車帝的線下體驗店曾計劃以直營的模式運營,但在當地經銷商的聯手抵制下,被迫將店面租給當地的經銷商。
在掙快錢和做產業之間,字節跳動會選擇哪一個?也許字節跳動的眼中只有生意,在合適的時間點下場收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