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多家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周一宣布下調大額存單利率,調降幅度多在0.1個百分點。分析師指出,下調大額存單利率,一方面可緩解銀行存款成本壓力,同時可推動銀行向實體經濟進一步讓利,降低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顯示,3年期、2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分別下調0.1個百分點至3.25%、2.60%。交通銀行將2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從2.9%下調至2.8%,目前交行沒有3年期品種在售。
中國建設銀行某營業網點的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出示的一份文件顯示,自4月25日起,該行3年期、2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均下調0.1個百分點至3.25%,2.60%,此外,個人整存整取的5年期、3年期、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下調0.1個百分點至3.15%、3.15%、2.50%。
除了五大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日前也對大額存單利率做出調整。比如,招商銀行將20萬元起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從3.55%下調至2.90%,興業銀行20萬元起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從3.55%調降至3.45%。
更早之前,據財聯社等媒體報道,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4月中旬召開會議提出,鼓勵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10個基點(0.1個百分點)左右,并表示做出調整的銀行或將對其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有利。隨后,就有不少城市商業銀行下調了大額存單利率,下調幅度從5個基點到60個基點不等。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表示,大行存款利率普遍存在較大的上行壓力,且這種壓力被政策部門認為是中小銀行對存款的競爭導致的。因此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通過鼓勵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上限10個基點,有助于規范存款市場競爭,避免無序定價行為,同時可緩解大行存款成本壓力,并可以此為基礎推動大行將貸款投向符合政策導向的領域,進一步夯實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的基礎。
工商銀行2021年年報顯示,其存款平均付息率為1.62%,比2020年上升0.01個百分點。建設銀行去年存款平均付息率為1.67%,較上年增長0.08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1月份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存款利率如果太高,貸款利率就很難降下來,企業融資成本也就很難降下來,所以現在下大力氣維護存款市場的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央行數據顯示, 3月份,新發放的企業貸款利率為4.37%,比去年12月低8個基點。
信達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李一爽表示,目前我國央行降息受到美聯儲加速加息的制約,在此情況下,通過鼓勵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或可達到促使貸款利率下降的目的。
目前,央行中期借貸便利(MLF)與公開市場操作(OMO)利率已連續三個月未變。“這可能是考慮到政策利率下調會降低做空人民幣的成本,在美聯儲緊縮預期不斷升溫的背景下,對于匯率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他說。
根據李一爽的測算,若中小型銀行存款利率上限統一下調10個基點,可使銀行體系的負債成本下降達到1100億元,這足以支撐1年期與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在二季度雙雙下調5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