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中國人民銀行周一晚間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9%下調至8%。分析師預計,此舉可釋放105億美元左右的外匯流動性。
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是指金融機構交存中國人民銀行的外匯存款準備金與其吸收外匯存款的比率。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可以釋放外幣流動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抑制人民幣匯率單邊貶值預期的目的。
2021年,在人民幣升值較快的背景下,央行曾兩次上調整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分別在6月15日和12月15日,每次上調幅度為2個百分點,12月15日調整后,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7%提高到9%。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表示,央行此次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了三點信號。一是增加外匯流動性,以調節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有助于穩定人民幣匯率。
她指出,截至3月末,我國外匯存款余額10500億美元,本次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意味向市場釋放105億美元左右的外匯流動性,針對當前人民幣在外匯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進行適當的反向調節,有助于壓降人民幣近幾日的貶值態勢,有助于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二是降低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政策信號釋放意義更加重要。去年11月,外匯管理部門首次提出“偏離程度與糾偏力量成正比”,即出現人民幣匯率異常波動時,有關方面在必要時會適時干預,此次調降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就是具體表現。向單邊押注人民幣貶值的參與者釋放清晰的政策信號,表明當局會采取相應舉措,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三是下調幅度相對謹慎。2021年,針對全年人民幣強勢升值的態勢,央行于6月和12月兩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每次均上調2個百分點。當前應對人民幣匯率急貶狀況,下調1個百分點,則不排除后續貨幣當局為穩定匯率穩定采用其他調節工具。當然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仍有進一步下調空間。
最近5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調幅度超過2000個基點。周一盤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6.5770,為去年3月以來的新低。截至16:30分收盤,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報6.5544,較上一交易日跌669個基點。
分析師表示,造成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因素有多個,包括市場押注美聯儲加快加息步伐、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加、避險情緒上升、短期交易因素、國際收支變化等。他們表示,短期內人民幣可能還將面臨貶值壓力,拐點或在三季度出現。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上周五在發布會上表示,從歷史經驗看,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特別是加息通常會對各國跨境資本流動產生溢出影響。但是,受到沖擊比較大的主要是一些基本面有短板和弱項的經濟體。就中國來講,近年來中國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有基礎和有條件適應本輪美聯儲政策調整。
“對未來人民幣匯率的看法。我們覺得還會呈現雙向波動,并且會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中國經濟韌性比較強,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國際收支結構穩健,經常賬戶保持合理規模順差,人民幣資產還是具有長期投資價值,這些都會為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提供根本支撐。”王春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