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王添蓉 勇全
導讀
4月22日消息,亞馬遜近日宣布已設立一個10億美元的基金,為供應鏈和物流技術提供支持,用于提高配送速度。
同時,亞馬遜推出了一項名為“使用Prime購物”的新服務,向第三方商家開放Prime送貨服務。而不斷“輸血”及加碼物流的背后,面對UPS、聯邦快遞和美國郵政的強勢競爭者,亞馬遜欲奪美國快遞業霸主的勝算幾何?
一、投資10億美元“輸血”物流
據悉,亞馬遜設立了一個規模為10億美元的基金,為供應鏈和物流技術提供支持。該基金名為亞馬遜產業創新基金(Amaz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Fund),專注于新技術開發,這些新技術可以提高配送速度,改善倉庫和物流員工的體驗。
新基金是亞馬遜投資的一部分。2020年亞馬遜曾設立一個規模為20億美元的基金,向氣候技術投資。它還設立了Alex Fund,向語音識別及其它技術投資。一些創業公司得到了新基金的支持,比如Modjoul,它開發穿戴安全技術,可以通過發出警報、提供建議保護用戶,防止身體受傷。這比較適合倉庫員工。還有包括正在開發一種自動機器人解決方案,以適應倉庫中現有的貨架和盒子的以色列公司BionicHive等。
目前,亞馬遜尚未說明將投資多少公司,對每家公司的投資金額也沒有透露,但指出,投資規模將根據每家公司的機會和成長階段而有所不同。此外,也并未透露該基金的規劃時間表。
亞馬遜全球業發展副總裁Alex Ceballos Encaracion表示,亞馬遜致力于利用其規模投資于“能夠激發新興技術創新的公司”,該基金計劃重點關注那些逐步提高交貨速度、改善倉庫和物流工人體驗的公司。
在過去20年的時間里,亞馬遜在物流和供應鏈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和創新,亞馬遜工業創新基金代表著亞馬遜將繼續加強這方面的投資。同時,亞馬遜還有其他舉措,如每年舉辦的MARS、re:MARS會議,這些會議匯集了機器學習、自動化、機器人和太空方面的創新人才,能夠提供物流領域創新的想法。
二、向第三方商家開放Prime送貨服務
亞馬遜周四推出了一項名為“使用Prime購物”(Buy with Prime)的新服務,允許第三方商家使用亞馬遜龐大的運輸和物流網絡來處理他們自己網站上的訂單。Prime會員可以使用存儲在亞馬遜賬戶中的付款和運輸信息在其他零售商的網站上購買商品。
對于賣家來說,Prime服務并不是免費的,價格將根據支付處理、履行、存儲和其他費用而有所不同。一開始,這項服務只對亞馬遜的一些商家開放,但亞馬遜計劃在未來讓更多商家可以使用這項服務。
據亞馬遜方面透露,對于符合要求的兩日達/次日達商品,將為Prime會員提供特別標記,用戶通過亞馬遜賬戶即可下單。此外在價格方面,也將對Prime會員提供一定優惠,但截至目前尚未公布最后的定價。
此外,賣家還將獲得有關使用該計劃的消費者的關鍵客戶數據,包括客戶訂單的電子郵件地址,賣家可以使用這些信息提供客戶服務并與消費者建立直接關系。參與該計劃的賣家不需要在自己的網站上設置與在亞馬遜上相同的價格和選擇。
事實上,近年來亞馬遜在在線交付方面動作頻繁。早前曾推出多渠道訂單履行計劃(MCF),旨在讓其他企業使用亞馬遜的物流網絡,對此亞馬遜方面曾表示,“借助MCF,賣家可以擴大業務規模,并妥善應對銷售旺季訂單劇增的情況,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次日達和隔日達服務”。并且在去年8月,亞馬遜方面已開始為Etsy及BigCommerce等其他電商平臺提供物流配送服務。
雖然“使用Prime購物”在推出之初可能規模較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會成為亞馬遜的一項利潤豐厚的業務。例如:亞馬遜最成功的業務之一AWS就是作為一個內部工具開始的。
三、構建海陸空一體化物流網絡
物流作為電商中的重要一環,重要性不言而喻,亞馬遜本身意在構建海陸空一體化物流網絡。除了組裝自己的飛機機隊外,亞馬遜還組建了一個由遠洋貨輪、卡車和本地運輸機組成的網絡,同時探索機器人和無人駕駛飛機等新的運輸選擇。
亞馬遜自建物流還要從2013年說起,當年購物季的包裹大規模延遲,促使亞馬遜開始著手打造全球物流網絡。2014年,亞馬遜自建倉庫、車隊。2015年亞馬遜開始涉獵航運業務。2017年,亞馬遜面向中國賣家推出龍舟計劃,投入數十億元自建集裝箱船隊。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亞馬遜更是加速構建自主可控的遠洋船隊,并尋求提升其貨運代理服務。
(網經社注:圖片采集自亞馬遜官網)
2021年,亞馬遜實現凈銷售額4698億美元,與2020年的3861億美元相比增長22%;凈利潤增長至334億美元,而2020年為213億美元。目前,亞馬遜提供的1日達服務包括1000萬+商品,2日達服務包括約1億+商品。1日達的商品量自2018年至今增長了10倍。
目前,亞馬遜物流模式包括FBA發貨和賣家自發貨兩種。前者的優點在于物流速度快、客服專業、由于物流問題導致的差評可刪除,并且能獲得亞馬遜平臺的流量支持;后者的優點在于倉儲成本通常低于FBA,有利于賣家開拓當地市場。
亞馬遜的物流流程主要包括倉庫-分揀中心-干線運輸-末端派送。倉庫和分揀中心方面,根據MWPVL統計,截至2021年5月,亞馬遜在全球運營1561個物流設施,面積約3660萬平方米,在建441個物流設施,面積約1403萬平方米,其中美國規模最大,運營838個物流設施,面積約2583萬平方米,在建349個物流設施,面積約1096萬平方米。亞馬遜的履約中心內部運轉主要包括6個流程,其中入庫包括接收、存件,出庫包括取件、包裝、貼標分揀、運輸,自動化程度高,包括貨到人自動化設施。
干線運輸方面,主要包括空運、陸運和第三方物流配送,其中空運主要用于長距離調貨,截至2021年3月,亞馬遜運營22架波音737和55架波音767,另訂購了1架波音737 和8架波音767,主要轉運樞紐為美國辛辛那提、德國萊比錫、美國加州圣貝納迪諾。
末端配送方面,如果目的地位于人口集中度較高的城市或近郊,亞馬遜會依靠自己的網絡完成末端配送。該網絡主要為外包形式,包括DSP和Amazon Flex。如果目的地地區人口集中度有限,亞馬遜會選擇與USPS等快遞企業合作完成末端配送,從而降低末端配送成本,成本約為2美元。
四、劍指美國快遞行業霸主勝算幾何?
多年來,聯邦快遞、UPS和美國郵政一直主導著美國的快遞市場。但自2014年以來,亞馬遜物流在這兩個類別中的增長每年都超過聯邦快遞、UPS和郵政服務。在過去的十年里,亞馬遜一直在悄悄地建立一個物流帝國,除與大量外包公司簽訂排他性協議外,亞馬遜還運營著自己的貨運飛機、卡車和輪船物流網絡,并在美國各地開設了倉庫和航空樞紐。
據Cowen估計,近兩年亞馬遜在物流上投入高達800億美元,是前五年總和580億美元的一倍多。目前,亞馬遜在全球擁有40萬名貨運司機,4萬輛半掛車,3萬輛貨車,以及一支由70多架飛機組成的航空運輸隊。
根據PitneyBowes的數據,亞馬遜物流在2020年的國內包裹數量上首次超過聯邦快遞,位居第三。2020年亞馬遜的包裹處理數量達到42億件,超過了聯邦快遞的33億件,該年度亞馬遜在美國的包裹份額為21%,與UPS只有3%的微小差距。在2020年,USPS、UPS、亞馬遜、聯邦快遞這四家公司總共占據了99%的市場份額,其中USPS占38%,UPS占24%,亞馬遜占21%,聯邦快遞占16%。而根據公開數據和行業估計,亞馬遜2021年在美國交付了50多億個包裹,而UPS交付了大約55億個包裹。
亞馬遜全球消費者業務首席執行官Dave Clark曾表示,亞馬遜有望在2022年初成為美國最大的快遞服務公司。盡管UPS擁有一個多世紀以來建立的更廣泛的空中和地面網絡,但優勝劣汰的法則適用于所有行業。亞馬遜在2022年將超過UPS的美國包裹量,五年后,物流網絡足夠大,不需要依賴UPS或美國的郵政服務。
無疑,亞馬遜最初是為自己的目的建立了龐大的運輸和物流業務,現已有成熟的網絡體系,可以對外開放,提高財政收入。隨著亞馬遜加碼自建物流體系,尤其是航空貨運業務,全球航空貨運賽道競爭或將變得更激烈。而面對聯邦快遞、UPS和美國郵政三大美國快遞巨頭的競爭,亞馬遜能否成為美國快遞行業霸主值得期待。
而在中國跨境電商物流領域,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跨境電商物流的蓬勃發展。據網經社企業庫(COP.100EC.CN)顯示,當前,在跨境電商物流產業鏈中,主要的玩家包括:中國郵政、遞四方、縱騰集團、華貿物流、云途物流、燕文物流、佳成國際、順豐速運、中國外運、百世集團、綠色物流集團、飛特物流、出口易、萬色速遞、萬邦速達、心怡科技、斑馬物聯網、九方通遜、三態速遞、飛盒跨境、至美通、拓撲絲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