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硅料景氣度持續提升,四家硅料頭部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再超預期。
目前,四家硅料龍頭公司通威股份(600438.SH)、協鑫科技(原保利協鑫,03800.HK)、新特能源(01799.HK)和大全能源(688303.SH)均已公布一季報或預告。
據界面新聞統計,上述公司一季度凈利總額超147億元,約占去年總凈利240億元的六成。
其中,通威股份盈利最多,一季度預估達到49億-52億元,同比漲幅約4.8-5.1倍。
新特能源在去年及今年一季度,凈利同比漲幅均位列四家公司首位,分別達到680%和931.3%。
去年,新特能源實現多晶硅產量7.82萬噸,同比增長10%。
據界面新聞了解,新特能源的多晶硅成本控制能力在上述硅料龍頭中處于弱勢。新特能源在財報中未單獨透露多晶硅毛利數據,該公司去年的綜合毛利率為41.25%。


今年一季度,大全能源凈利潤43.12億元,占去年全年凈利的75%,同比增幅超六倍。
去年,大全能源多晶硅產量達8.66萬噸,超出原先預計的8.3萬噸-8.5萬噸,銷量達7.54萬噸。該公司多晶硅毛利率高達65.56%,同比提升32.38個百分點。
協鑫科技去年多晶硅產量約10.45萬噸,同比增加40.5%,顆粒硅產出占比約18%。
繼去年扭虧為盈后,協鑫科技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9.9億元,歸母凈利潤30.3億元。其中,光伏材料業務分部營業收入達66.8億元,綜合毛利率達46%。
協鑫科技稱,其顆粒硅產品毛利率持續高于棒狀硅毛利率15個百分點以上。
作為全球硅料老大通威股份,暫未公布去年年報和季報詳細數據。該公司在全年業績快報中披露,去年高純晶硅實現銷量10.77萬噸,同比增長24%。
中國光伏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多晶硅產量達到50.5萬噸,同比增長27.5%。以此計算,去年四家龍頭的硅料產量占比最少在75%以上。
截至4月22日收盤,四大硅料龍頭市值有較大差距,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均在千億市值以上,協鑫科技和新特能源市值折合人民幣僅約570億元和203億元。
這或與港股的估值較低有關。協鑫科技和新特能源均在回A旅途中。3月,新特能源母公司特變電工稱,新特能源將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計劃年內通過審核。
目前,硅料已14周連漲。4月20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協會數據顯示,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4.9-25.9萬元/噸,成交均價上漲至25.33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2%;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4.7-25.7萬元/噸,成交均價上漲至25.0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2%。
安泰科對此分析稱,各硅料企業長單早在月初簽訂完畢,本周硅料成交依舊相對清淡,只有個別企業以區間高價簽訂少量散單急單,拉漲本周成交均價。
此外,各地硅料企業受當地疫情影響,原料、生產、物流、用工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受限、受阻,導致硅料擴產產能釋放增量不足,以及硅料發貨和到貨時間延后,部分下游企業在原有長單供應無法保障的情況下,臨時加單情況增多。
硅料分會稱,對于本就供不應求的市場而言,上述原因致硅料供應更顯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