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田然
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國三大鈷企業去年凈利均實現較大增長。
4月23日,華友鈷業(603799.SH)披露年報,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53.2億元,同比增長66.7%;歸母凈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234.6%。
同期,另一大鈷企洛陽鉬業(603993.SH)實現歸母凈利潤51.06億元,同比增長119.26%;寒銳鈷業(300618.SZ)歸母凈利潤6.63億元,同比上升98.25%。
這三大鈷企中,洛陽鉬業的凈利總額最高;華友鈷業凈利排名第二,但增幅最大。
隨著全球工業生產復蘇,新能源汽車成為熱點,鈷作為重要原材料,銷量大幅增加,也帶動了鈷企量價齊升。
生意社據顯示,鈷價在去年2-9月份經歷了一輪反復震蕩,自9月30日開始企穩走高。截至今年1月25日,報收于50.57萬元/噸,累計上漲32.52%。
華友鈷業成立于2002年,現為中國最大鈷產品供應商,業務涉及有色金屬(鈷、鎳新材料的深加工)、新能源電池材料及原料(鋰電正極材料和三元前驅體產品)等。
分行業看,華友鈷業新能源電池材料及原料板塊營收190.36億元,占比約53%,為營收最大來源,該板塊毛利率為21.39%。
有色金屬營收約55.3億元,占比約15.65%,毛利率高達48.46%,比上一年增加了7.29個百分點。
分產品看,銅、三元前驅體、鈷是華友鈷業兩大最主要產品,去年營收分別達84.12億元、57.61億和53.78億元。
其中毛利率最高的為銅,達49%,同比增加4.13個百分點;鈷的毛利率為31.52%,同比增加10.47個百分點。
去年華友鈷業的鈷生產量為3.65萬噸金屬量,同比增長9.44%,其中自產2.52萬噸,占總產量的69%。
同期,洛陽鉬業實現主營業務毛利162.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94.6%。其中銅、鈷產品實現毛利率52.92%,位列所有主要產品的首位。
去年洛陽鉬業鈷生產量1.85萬噸,同比增長19.86%。
鈷和銅是寒銳鈷業的兩大最主要產品,去年營收分別為25.62億元和17.78億元,占比為58.91%和40.87%。
鈷和銅的毛利率分別達34.38%和25.48%,分別同比增加約19個百分點、下降約7個百分點。
去年寒銳鈷業鈷銷量為0.82萬噸,同比增加38.08%;產量約0.79萬噸,同比增長24.82%。
全球鈷資源主要分布在非洲剛果(金),去年該國產量占全球比例超70%,中國、亞洲 其他地區和歐洲則是鈷的主要消費地區。電池領域、高溫合金、硬質合金、磁性材料等是鈷的主要消費領域,其中電池領域占比超過50%。
根據英國商品研究所(CRU)最新數據顯示,去年鈷原料供應約 15.9萬噸金屬鈷,同比增13.17%;精煉鈷供應約16萬噸,同比增 15.1%;鈷需求約17.4萬噸,同比增27%。
對于鈷價未來走勢,業內普遍持看好預期。中信證券認為,由于持續供應緊張,2022年鈷價不具備大幅下滑條件,預計鈷價中樞有望運行在45萬元/噸以上,同比均價抬升20%以上。
目前已有多家中國企業在印尼布局了鈷項目。其中,洛陽鉬業、華友鈷業通過子公司分別持有印尼華越項目30%和57%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