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趙曉娟
編輯 | 牙韓翔
4月22日,三只松鼠發布2021年年報和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2021年營收微降0.24%至97.7億元,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提升36.43%至4.11億元。這當中,第三方電商平臺營業收入64.79億元,占總營收的66.31%。其中天貓系平臺貢獻營收29.56億元,同比下滑22.3%;京東系平臺貢獻24.08億元,同比下滑11.84%。
更加難看的數字是,2022年第一季度,三只松鼠營業收入30.89億元,同比下滑15.85%;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61億元,同比下滑48.75%。究其原因,三只松鼠稱受累于上年基數高、原材料成本上漲、廣告費用過高等因素。
與此同時,三只松鼠還推翻了其此前制定的“大力拓展直營和加盟門店”的策略。
4月22日,三只松鼠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戰略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公告”,該公告提到,三只松鼠在發展模式上進行轉型升級——從電商向全渠道轉型,從單一品牌向多品牌 轉型,重構品牌力、渠道力與產品力。
公告稱,“為此公司已全面暫停門店擴張,并且大力度關停不符合長期定位、業績不佳的門店,下一步將著力提升單店盈利能力。”
對照其門店數字的變化,其直營的投食店新開12家,閉店43家,截至期末累計140家,實現營業收入8.1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6.39%,占總營收8.37%。
以加盟模式為主的聯盟店新開341家,閉店288家,截至期末累計925家,實現營業收入7.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3.3%,占總營收7.67%。
界面新聞在2021年曾采訪過數名來自天津、河北等地的三只松鼠聯盟小店的加盟者,他們均表示,線下渠道價格沒有優勢導致了顧客流失,一些加盟者甚至趁著三只松鼠雙11大促或官方旗艦店直播時“從線上進貨”,線上線下互博的矛盾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加盟商的意愿。這顯然與三只松鼠“2021年再開1000家聯盟店”的目標相左。
界面新聞此前走訪位于北京豐臺的“三只松鼠投食店”,該店位于一家購物中心一層黃金鋪位,但一名店員告訴界面新聞,過去一年,北京疫情反復,導致該購物中心客流大幅下滑,部分鋪位甚至提前撤退,反而是剛需類的連鎖超市客流多了起來,讓許多購物行為在超市渠道增加了成交機會。
事實上,三只松鼠已經開始學習傳統消費公司回歸至主流線下渠道。2021年10月,三只松鼠正式發布新分銷戰略,全力進軍線下主流渠道,入駐永輝、沃爾瑪、大潤發等連鎖商超,并為這一渠道定向開發33款分銷專供品。報告期內,新分銷業務整體實現營收16.09億元,同比增長38.16%。

傳統分銷渠道的銷售額已經超越了三只松鼠耗費數年發展的專營店,效率也更高。不過,三只松鼠的線下需要補太多的課,補起來也相當困難。這是所有從線上走到線下的消費品牌必須面臨的問題,包括營銷模式。
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在此前的演講中也提到,從流量時代到內容時代,對百億松鼠來說,營銷模式改變意味著巨大的挑戰,因為改變一定免不了短中期的陣痛,但新的“品銷合一”模式可以迅速建立產品認知并形成精準銷售,打通“小快抖直B淘”。
三只松鼠在一季度財報中也提到,戰略轉型下公司將持續進行門店體系戰略調整、聚焦堅果戰略下產品調整、加大科研投入、加大分銷渠道拓展和供應鏈建設,會對短期業績帶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