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總結2022年替代蛋白新趨勢,萬億賽道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機會點?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總結2022年替代蛋白新趨勢,萬億賽道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機會點?

2022年一路高歌猛進的替代蛋白賽道又有哪些新趨勢?場內場外的眾多玩家又可以抓住哪些增長機遇?

文|FDL數食主張 馬白果

植物基熱潮持續升溫,2022年替代蛋白市場又將迎來哪些新趨勢?

在長達近三年的新冠疫情拉鋸戰中,無論是社會大環境還是回歸到每一個個體的意識習慣及生活方式都早已發生巨變。

后疫情時代下,全球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開始將健康關注對象從人類擴展到全生態,探尋如何構筑人與地球之間可持續的動態平衡。

據Innova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同一個地球”位列2021年全球食品飲料行業十大消費趨勢之首,許多品牌及消費者紛紛表示已開始為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付諸行動。

另一方面,近年來人們發現畜牧業發展帶來的碳排放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根據聯合國的預測,隨著人口不斷增長,2050年全球人口將從如今的約80億增長到100億,其中,人口增長的絕大部分將來自發展中國家。當下全球還有8.15億饑餓人口,基本糧食需求仍無法得到滿足,2050年全球在現有的基礎上新增20億人口,這意味著需要在當下基礎上增加60%-70%的食物供應,這對于食物資源,特別是肉資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了更好地解決環境與資源問題,努力維持人與自然的平衡,就必須要有新的蛋白質供給方式來重塑全球現有的蛋白質供給系統,并成為新蛋白質供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乎,替代蛋白就在此背景下隆重登場,迅速成為資本、品牌及市場一致認可的最優解。

所謂的替代蛋白質是一個總稱,根據原料不同可分為微生物蛋白、細胞蛋白、昆蟲蛋白和植物蛋白,當中屬植物蛋白的消費者教育程度最高,市場占比最大。近年,替代蛋白產業持續利好,相關技術發展迅速,消費市場持續擴大。據歐睿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估值195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在6.8%~9.4%。

那么,2022年一路高歌猛進的替代蛋白賽道又有哪些新趨勢?場內場外的眾多玩家又可以抓住哪些增長機遇?

為此,ADM、Green Queen、Good Food Institute、Business Insider、Forbes、ProVeg Incubator基于豐厚的行業經驗以及對消費市場的敏銳洞察均給出了獨到的趨勢預判。

FDL數食主張圍繞上述權威機構給出的見解分析梳理并總結出2022年替代蛋白七大趨勢方向,期待能幫助讀者和行業食品從業人員更好了解該賽道的發展新動向。

圖片制作:FDL數食主張

趨勢一:新一代蛋白質

目前,除了常見的豌豆、燕麥、種子、堅果、谷物等替代蛋白產品配方中比較活躍的原料,越來越多的品牌正在探索研發更多蛋白新來源,試圖為市場帶來更高效、更多元且更優質的解決方案。

截止目前,市場上已經能看到通過火山微生物、海藻/微藻、昆蟲甚至空氣等多種原料制造蛋白質的案例。這些新一代蛋白或已取得實驗室成功,或已實現商業化正式走上消費者餐桌。

另外,FAIRR Initiative(農場動物投資風險與回報)的研究表明,雖然目前關于蛋白質轉化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植物性蛋白的選擇上,但隨著其他蛋白技術的興起,更多的新蛋白有望在未來幾年改變當下的市場格局。同時AT Kearney(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的一項分析也提到,到2040年,傳統肉類將僅占全球肉類供應的40%,而植物性肉占比達25%,剩下35%將由其他人造肉占據。

示例:

l 火山微生物:

來自美國的Nature 's Fynd是一家生物技術及制品研發商,專注于蛋白質創新發酵技術的研發,該技術旨在將常見食物成分(如淀粉或甘油)里的高級蛋白質微生物通過人為“喂養”方式,使它們得以迅速繁殖。

圖源:foodnavigator

目前,Nature's Fynd正在研發以黃石國家公園溫泉中收集的真菌制作而成的蛋白質“ Fy Protein ”,并已成功將其運用于早餐餡餅和奶油芝士之中,實現產品商業化。所謂的“Fy Protein ”是一種富含營養的真菌蛋白,同時也是一種氨基酸組成為完整的優質蛋白質,其含有9種人體必需氨基酸,且蛋白質含量比豆腐高出50%。

同時,該蛋白的優勢還體現在發酵技術上的重大突破與進步。據悉,該蛋白質的生產相較于傳統蛋白質,減少了99%的土地使用率,94%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及99%的用水。因此該產品完全稱得上是一款真正環保、健康,富含營養的植物基蛋白質。

l 海藻/微藻:

來自以色列的Yemoja, Ltd.是一家海洋原料初創公司,它使用紅色微藻配方研發出“帶血”的素食漢堡。該配方模仿真肉中帶有的紅色血漿和質地,為素肉提供真實逼真的多汁口感,煮熟后還會散發肉香。

其原料來源于海洋的紅色微藻,對動物和環境無害,并且不需要加入人工添加劑,蛋白質含量為20%-30%,并含有完整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清潔的同時還提供了額外的營養。該配方采用的原料“深紅藻”在室內高精度光生物反應器中生長,具有作為天然、清潔的標簽,且 100%來源于植物,它作為血紅素的替代品,可用于培養肉和植物性替代肉行業。

圖源:meatpoultry

l 空氣:

芬蘭初創公司Solar Foods研發出一種從空氣中提取而來的蛋白質。據了解這款稱為“Solein”的新型空氣蛋白質靈感來自美國宇航局,其是基于氣體發酵(酶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之間的反應)培養制成。Solar Foods表示,Solein使用碳捕獲技術從大氣中提取二氧化碳,將其與少量的水和營養物質結合,并使用100%太陽能,通過自然發酵過程得到一種擺脫耕地及氣候束縛的新型原料,且蛋白質含量將近50%。

目前這種具有與動物蛋白相同的氨基酸特征的Solein以粉末形式出售,可以用來制作從漢堡到意大利面再到谷類食品等多種產品。

趨勢二:替代乳制品持續擴張

隨著全球消費者對于環保、健康等高質量飲食需求的增加,以及由于牛奶過敏和乳糖不耐受人群不斷擴大,進一步推動替代乳制品市場高速發展。據grandview research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乳制品替代品市場規模為205億美元,預計2021年至2028年將以12.5% 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持續擴大。

另一方面,精準發酵在代替蛋白產業中的應用逐步成熟,同樣成為替代乳品迎來增長大爆發的強大推動力。2021年,當使用Perfect Day發酵乳清蛋白制成的Brave Robot冰淇淋在美國全國零售商推出時,消費者第一次食用精密發酵技術制作的產品。

隨著消費者與精密發酵乳制品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取得巨大成功,過去一年間這種替代乳制品在市場中遍地開花,短時間內躥升至熱門品類 。在市面上,包括Naturli'、TurtleTree、星巴克等眾多品牌均推出了相關替代乳制品產品。

總部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Biomilq更是努力從干細胞中開發人類母乳替代制品,期待對于那些無法為嬰兒獲得足夠母乳的家庭提供一種更加健康、高效及新穎的解決方案。

資本端無乳制品同樣迎來了春天,晉升為資本眼中的“香饃饃”。近日,無動物乳制品公司Remilk完成1.2億美元B輪融資,由Hanaco Ventures領投,CPT Capital、Intercap和OurCrowd等機構跟投。據悉,本輪資金將用于擴大無動物蛋白的生產規模等方面。在此之前的2021年9月,Formo宣布已完成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EQT Ventures領投,Elevat3 Capital和Lowercarbon Capital跟投。Formo表示將利用新資金建立試點工廠,加快精確發酵奶酪的商業生產,并擴大其科研團隊。

示例:

從大米、杏仁、大麻到大豆、腰果,如今市場充斥各種原料的替代乳制品。踏入2022年,一種全新產品——馬鈴薯奶走進消費者視線。

這款基于馬鈴薯的替代乳制品飲料來自瑞典品牌Dug,其聲稱產品能完美復刻真正奶油所體現的泡沫感和稠度。此外,馬鈴薯奶的可持續性、環保效果更是秒殺比其純素競爭對手,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因為種植根莖類蔬菜占用的土地是種植燕麥的一半,用水量比種植杏仁減少56倍。

此外,馬鈴薯奶含有人體所需營養成分其不含17種過敏源原料,因此比其他替代乳制品具有更多的健康益處,對食物過敏人群更加友好。

圖源:foodingredientsfirst

趨勢三:人造肉邁進平價化

近年,爭取從肉類市場中分一杯羹的替代蛋白質初創公司憑借良好的口味、概念、健康功能等多方面努力已經迅速進入公眾視線。現在,隨著這些企業開始逐漸滲透市場,他們開始將目光投向主流賽道,并嘗試通過更低廉的價格優勢收割更多消費者。

Good Food Institute的分析師Zak Weston表示,目前,肉類替代品的銷售額約占肉類市場總量的1%,而價格以及口味和健康功效現在是這些公司努力擴大消費者基礎的關鍵因素。其中,價格因素尤為重要。較低的價格可以讓這些產品被比較,更有機會站在消費者面前。如果產品不能達到某個價格點,那意味著這些產品甚至無法進入大多數商店,消費者也無法購買到。

紐約貝倫貝格分析師唐納德麥克利則預測,人造肉類的零售價格將在兩到三年內降至與真肉持平。此外,替代蛋白行業投資者也預計未來幾年人造肉生產成本將急劇下降,人們會驚訝地發現,人造肉成本被壓縮得如此之快的同時效率卻正在顯著提高。

圖源:greenqueen

對此,知名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在2021年宣布,其品牌目標是到2024年至少有一種產品類與真肉價格持平。首席執行官Ethan Brown表示,為了完成這一目標,該公司開發完全集成的生產設施以降低勞動力和物流成本。

同年,美國植物性漢堡公司Impossible Foods宣布將其漢堡肉餅在美國地區的建議零售價基礎上下調20%。無獨有偶,以色列初創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同樣宣布,已經成功地以7.50美元的價格從生物反應器中培養出通過真正雞細胞制成的雞胸肉。

趨勢四:植物基產品多樣化

邁入2022年,我們發現植物基產品開始呈現逐步多元化趨勢,并迅速在各大細分賽道中站穩腳跟。

品種上,不僅是原來常見的植物肉末,如今貨架上已經可以看到更為高端的全切牛排、肉塊等植物基產品。同時除了植物牛肉、豬肉,市面上海鮮類、雞肉、雞蛋等新產品也層出不窮,帶有“海鮮類”字眼的產品更是增幅迅速。

據Good Food Institute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替代海鮮的投資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16億美元,超過了2020年的總投資。現在有超過87家公司使用植物、微生物和動物細胞生產海鮮替代產品,全球各大領先植物基制造商正在擴大其海鮮類SKU。

值得一提的是,ProVeg Incubator的調查顯示,在植物基賽道中,替代雞蛋成為了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品牌開始紛紛看好對植物基和發酵衍生的雞蛋成分在改善人造肉制品口味方面的潛力。

同時,據福布斯的觀察發現,一些品牌開始致力于培養傳統食品市場中價格昂貴且高級的食材替代產品、設計更符合倫理道德或瀕臨滅絕等珍稀動物的替代肉類,如鵝肝、花膠、斑馬等等,并期待通過這些替代肉的形式滿足老饕們的口腹之欲的同時為環境、生態貢獻一份力量。

除了品種、品類上的多元化,近期許多植物基品牌甚至基于人群需求踏入更為細分的產品賽道。例如,有針對性不同國家人群設計的基于本國文化傳統的植物基食品;又比如基于兒童、上班族推出符合其身體及感官需求的產品,這些產品或通過有趣口味、可愛顏色和形狀吸引小朋友,或通過高便利性滿足繁忙一族。

示例:

l 海鮮:

泰森旗下品牌New Wave Foods于2021年3月宣布,將在美國各地的餐飲服務公司和餐館推出其植物基替代蝦New Wave raw Shrimp。據悉這款產品由綠豆、海藻和其他植物成分混合制成,可以像普通蝦一樣進行烤、烤、炒、炸和烤等各種烹制。除了純素、無麩質和非轉基因外,這款產品也非常適合對蝦貝類過敏人群食用。

圖源:foodnavigator

l 雞蛋:

來自以色列的初創公司YO-Egg使用自主研發的獨有成分創造了一種100%植物基雞蛋替代產品。與傳統雞蛋一樣,YO-Egg的產品由“蛋白”和“蛋黃”兩部分組成,含有與雞蛋相同的有益營養素,且不含膽固醇、無沙門氏菌污染風險。

據YO-Egg介紹,產品在制作過程中使用分子技術將專有成分組合塑造成“蛋黃”及“蛋白”,目前該配方正在申請專利。

圖源:galilee culinary institute

l 方便食品:

這是一款外觀和味道如經典方便面一樣的植物基拉面。秉持著“打造既健康又美味的即食拉面”的信念,來自哈佛商學院的Isabel Khoo推出了NOODIE,一款采用最新的烹飪技術開發而成,味道濃郁且僅含有蔬菜的方便面產品。

據悉,每包NOODIE都配有大量的羽衣甘藍、白菜和西蘭花,每份含有高達10-16克植物蛋白,且與其他品牌相比鈉含量最多可減少75%。同時,產品面餅由螺旋藻和小麥制成,并使用最新的非油炸技術,僅需加入熱水等待四分鐘即可享用便捷、健康的美味快餐。

圖源:foodbeast

趨勢五:技術創新與融合

2022年,隨著人造肉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與他行業技術的持續融合與深入,越來越多不同來源的新蛋白實現混合搭配,各品類人造肉的界限愈發模糊。如今,我們可以看到培養肉類產品與植物蛋白成分混合推出,以降低成本并吸引尋求纖維等營養成分的消費者。我們也能看到植物肉類產品添加人工脂肪以改善感官特性。例如,Impossible burger 是一種植物性漢堡,由發酵衍生的血紅素制成。

同時,我們還將看到許多創新工藝的出現。精準發酵技術的逐漸成熟使得替代乳制品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植物分子農業 (PMF),使用植物作為重組蛋白生產宿主來生產傳統上只存在于動物產品中的成分;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的進步同樣大力支持新工藝的開發以制作出模仿動物產品味道和質地的產品。

圖源:foodinstitute

例如,Climax Foods開發機器智能工具來支持產品開發;Culture Biosciences開發了基于云的生物反應器,可生成簡化的分析結果,使公司能夠更有效地測試和擴展其生物過程;NotCo使用人工智能尋找植物成分的新組合來復制動物食品的味道。

示例:

由生物工程師Ryan Pandya和Perumal Gandhi于2014年創立的Perfect Day 憑借在生物工程、食品創新和消費品方面的專業知識,開發下一代產品并實現商業化或市場擴展,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劇增的新需求,并為通往可持續未來的道路強力支持。

目前該公司的旗艦產品,全球首個精準發酵蛋白于2020 年首次亮相,這是一款不依賴奶牛,而是利用微生物群來制造的專有無動物乳蛋白的產品。據悉,該產品符合ISO標準,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可節約99%的水資源使用、減少97%的溫室氣體排放和60%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圖源:greenqueen

趨勢六:投資風口產業

隨著替代蛋白行業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公司將邁入成長階段,這也將吸引更多的資本涌入相關賽道。

在剛過去的2021年中,全球食品飲料領域里金額最大的10筆融資中有9筆來自替代蛋白領域,這9筆的總金額超過了26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球替代蛋白領域的投資更是達到了5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60%。

圖源:gfi-apac

其中來自以色列的Future Meat Technologies獲得創紀錄的3.47 億美元的B輪融資,包括Impossible Foods、Eat Just、Motif Foodworks、Aleph Farms、Nature's Fynd、Perfect Day、The Every Company、V2food 和 NotCo在內的多家創新企業也收獲單輪融資超過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超過2億美元)的資本投入。

2022年到來,預計除了機構投資者之外還將迎來更多的IPO和收購,以及越來越多以個人和名人名義投資替代蛋白相關產品。

聚焦亞太地區,替代蛋白的同比增長同樣強勁,從2020年的1.62億美元飆升至2021年的 3.12 億美元(增長 92%)。 其中,新加坡初創公司Next Gen Foods以創紀錄的3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受到世界關注。

圖源:gfi-apac

從另一個角度看,過去十年關于替代蛋白的投資數據呈現出另一個明顯趨勢:北美在全球投資總額中的份額正在迅速縮小,而來自亞太地區和其他地區初創公司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過去,北美公司曾經占全球替代蛋白投資的近100%,現在它們的份額已下降到三分之二。

但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中國市場與海外卻形成鮮明對比,對于替代蛋白和植物肉資本更多持保守、觀望態度,整體活動結構存在缺失,主賽道遇冷。

趨勢七:政府與監管部門的介入

隨著資源及環境問題的日漸嚴峻,越來越多的政府及社會機構開始關注替代蛋白,并將其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

目前,包括歐盟、以色列和加拿大在內的世界各國政府已為替代蛋白質研究項目撥款超過6600萬美元。這些用于研究的公共資金對于行業的速度擴展至關重要,邁入2022年預計會有更多公共資金將專門用于解決高優先級的替代蛋白基礎設施和研究需求,這將使整個行業受益。

同時,隨著替代蛋白賽道站上風口,相關監督機構也相繼開展更深層次的介入。盡管許多替代蛋白初創公司還沒準備好將他們創新產品推向市場,但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都已開始布局相關的標準措施。特別是在美國,美國農業部和細胞培養肉行業之間正在就他們將使用什么術語、標簽要求以及其他市場規則進行溝通協商。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政府層面似乎對于替代蛋白表現出利好態度,但由于目前政策仍不確定,因此入局玩家需要更為謹慎地評估風險,切勿過分樂觀。

數食主張:

習總書記曾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大食物觀”的提出為替代蛋白中國市場的發展營造了利好的政治環境,為這個艱巨無比的賽道帶來新的生機與曙光。同時從可持續的角度預判市場,替代蛋白也終將成為食品市場變遷的大勢所趨。

然而,受技術、文化、飲食習慣以及社會環境的多重制約,國外風生水起的替代蛋白國內之路卻步步難行。其核心原因在于,替代蛋白始終無法找到真正扎根市場、打動消費者的特殊性或不可替代性。

寬廣無垠的替代蛋白藍海市場,如何才能趁著利好前景率先站穩腳跟?解決內核問題或許是破局關鍵點。

參考資料:

1、Good Food Institute,The top 7 alternative protein trends to watch for in 2022

2、green queen,12 Alt Protein Trends To Watch: Green Queen’s 2022 Industry Predictions

3、Archer Daniels Midland,New Report Highlights Top 7 Emerging Trends in Alternative Protein

4、businessinside,8 vegan and alt-meat food trends you won't be able to escape this year

5、forbes,Trends In Cell-Cultured And Fermentation-Grown Animal Products To Watch In 2022

6、provegincubator,ALT-PROTEIN FOOD-TECH TRENDS TO WATCH IN 2022

7、Good Food Institute,THE STATE OF APAC’S ALT PROTEIN INDUSTRY IN FOUR GRAPHS

8、FoodPlusHub,深度研究:在合成生物賽道的火熱之下,萬億替代蛋白市場的確定性、不確定性與重大挑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總結2022年替代蛋白新趨勢,萬億賽道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機會點?

2022年一路高歌猛進的替代蛋白賽道又有哪些新趨勢?場內場外的眾多玩家又可以抓住哪些增長機遇?

文|FDL數食主張 馬白果

植物基熱潮持續升溫,2022年替代蛋白市場又將迎來哪些新趨勢?

在長達近三年的新冠疫情拉鋸戰中,無論是社會大環境還是回歸到每一個個體的意識習慣及生活方式都早已發生巨變。

后疫情時代下,全球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開始將健康關注對象從人類擴展到全生態,探尋如何構筑人與地球之間可持續的動態平衡。

據Innova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同一個地球”位列2021年全球食品飲料行業十大消費趨勢之首,許多品牌及消費者紛紛表示已開始為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付諸行動。

另一方面,近年來人們發現畜牧業發展帶來的碳排放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根據聯合國的預測,隨著人口不斷增長,2050年全球人口將從如今的約80億增長到100億,其中,人口增長的絕大部分將來自發展中國家。當下全球還有8.15億饑餓人口,基本糧食需求仍無法得到滿足,2050年全球在現有的基礎上新增20億人口,這意味著需要在當下基礎上增加60%-70%的食物供應,這對于食物資源,特別是肉資源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了更好地解決環境與資源問題,努力維持人與自然的平衡,就必須要有新的蛋白質供給方式來重塑全球現有的蛋白質供給系統,并成為新蛋白質供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乎,替代蛋白就在此背景下隆重登場,迅速成為資本、品牌及市場一致認可的最優解。

所謂的替代蛋白質是一個總稱,根據原料不同可分為微生物蛋白、細胞蛋白、昆蟲蛋白和植物蛋白,當中屬植物蛋白的消費者教育程度最高,市場占比最大。近年,替代蛋白產業持續利好,相關技術發展迅速,消費市場持續擴大。據歐睿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估值195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在6.8%~9.4%。

那么,2022年一路高歌猛進的替代蛋白賽道又有哪些新趨勢?場內場外的眾多玩家又可以抓住哪些增長機遇?

為此,ADM、Green Queen、Good Food Institute、Business Insider、Forbes、ProVeg Incubator基于豐厚的行業經驗以及對消費市場的敏銳洞察均給出了獨到的趨勢預判。

FDL數食主張圍繞上述權威機構給出的見解分析梳理并總結出2022年替代蛋白七大趨勢方向,期待能幫助讀者和行業食品從業人員更好了解該賽道的發展新動向。

圖片制作:FDL數食主張

趨勢一:新一代蛋白質

目前,除了常見的豌豆、燕麥、種子、堅果、谷物等替代蛋白產品配方中比較活躍的原料,越來越多的品牌正在探索研發更多蛋白新來源,試圖為市場帶來更高效、更多元且更優質的解決方案。

截止目前,市場上已經能看到通過火山微生物、海藻/微藻、昆蟲甚至空氣等多種原料制造蛋白質的案例。這些新一代蛋白或已取得實驗室成功,或已實現商業化正式走上消費者餐桌。

另外,FAIRR Initiative(農場動物投資風險與回報)的研究表明,雖然目前關于蛋白質轉化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植物性蛋白的選擇上,但隨著其他蛋白技術的興起,更多的新蛋白有望在未來幾年改變當下的市場格局。同時AT Kearney(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的一項分析也提到,到2040年,傳統肉類將僅占全球肉類供應的40%,而植物性肉占比達25%,剩下35%將由其他人造肉占據。

示例:

l 火山微生物:

來自美國的Nature 's Fynd是一家生物技術及制品研發商,專注于蛋白質創新發酵技術的研發,該技術旨在將常見食物成分(如淀粉或甘油)里的高級蛋白質微生物通過人為“喂養”方式,使它們得以迅速繁殖。

圖源:foodnavigator

目前,Nature's Fynd正在研發以黃石國家公園溫泉中收集的真菌制作而成的蛋白質“ Fy Protein ”,并已成功將其運用于早餐餡餅和奶油芝士之中,實現產品商業化。所謂的“Fy Protein ”是一種富含營養的真菌蛋白,同時也是一種氨基酸組成為完整的優質蛋白質,其含有9種人體必需氨基酸,且蛋白質含量比豆腐高出50%。

同時,該蛋白的優勢還體現在發酵技術上的重大突破與進步。據悉,該蛋白質的生產相較于傳統蛋白質,減少了99%的土地使用率,94%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及99%的用水。因此該產品完全稱得上是一款真正環保、健康,富含營養的植物基蛋白質。

l 海藻/微藻:

來自以色列的Yemoja, Ltd.是一家海洋原料初創公司,它使用紅色微藻配方研發出“帶血”的素食漢堡。該配方模仿真肉中帶有的紅色血漿和質地,為素肉提供真實逼真的多汁口感,煮熟后還會散發肉香。

其原料來源于海洋的紅色微藻,對動物和環境無害,并且不需要加入人工添加劑,蛋白質含量為20%-30%,并含有完整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清潔的同時還提供了額外的營養。該配方采用的原料“深紅藻”在室內高精度光生物反應器中生長,具有作為天然、清潔的標簽,且 100%來源于植物,它作為血紅素的替代品,可用于培養肉和植物性替代肉行業。

圖源:meatpoultry

l 空氣:

芬蘭初創公司Solar Foods研發出一種從空氣中提取而來的蛋白質。據了解這款稱為“Solein”的新型空氣蛋白質靈感來自美國宇航局,其是基于氣體發酵(酶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之間的反應)培養制成。Solar Foods表示,Solein使用碳捕獲技術從大氣中提取二氧化碳,將其與少量的水和營養物質結合,并使用100%太陽能,通過自然發酵過程得到一種擺脫耕地及氣候束縛的新型原料,且蛋白質含量將近50%。

目前這種具有與動物蛋白相同的氨基酸特征的Solein以粉末形式出售,可以用來制作從漢堡到意大利面再到谷類食品等多種產品。

趨勢二:替代乳制品持續擴張

隨著全球消費者對于環保、健康等高質量飲食需求的增加,以及由于牛奶過敏和乳糖不耐受人群不斷擴大,進一步推動替代乳制品市場高速發展。據grandview research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乳制品替代品市場規模為205億美元,預計2021年至2028年將以12.5% 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持續擴大。

另一方面,精準發酵在代替蛋白產業中的應用逐步成熟,同樣成為替代乳品迎來增長大爆發的強大推動力。2021年,當使用Perfect Day發酵乳清蛋白制成的Brave Robot冰淇淋在美國全國零售商推出時,消費者第一次食用精密發酵技術制作的產品。

隨著消費者與精密發酵乳制品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取得巨大成功,過去一年間這種替代乳制品在市場中遍地開花,短時間內躥升至熱門品類 。在市面上,包括Naturli'、TurtleTree、星巴克等眾多品牌均推出了相關替代乳制品產品。

總部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Biomilq更是努力從干細胞中開發人類母乳替代制品,期待對于那些無法為嬰兒獲得足夠母乳的家庭提供一種更加健康、高效及新穎的解決方案。

資本端無乳制品同樣迎來了春天,晉升為資本眼中的“香饃饃”。近日,無動物乳制品公司Remilk完成1.2億美元B輪融資,由Hanaco Ventures領投,CPT Capital、Intercap和OurCrowd等機構跟投。據悉,本輪資金將用于擴大無動物蛋白的生產規模等方面。在此之前的2021年9月,Formo宣布已完成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EQT Ventures領投,Elevat3 Capital和Lowercarbon Capital跟投。Formo表示將利用新資金建立試點工廠,加快精確發酵奶酪的商業生產,并擴大其科研團隊。

示例:

從大米、杏仁、大麻到大豆、腰果,如今市場充斥各種原料的替代乳制品。踏入2022年,一種全新產品——馬鈴薯奶走進消費者視線。

這款基于馬鈴薯的替代乳制品飲料來自瑞典品牌Dug,其聲稱產品能完美復刻真正奶油所體現的泡沫感和稠度。此外,馬鈴薯奶的可持續性、環保效果更是秒殺比其純素競爭對手,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因為種植根莖類蔬菜占用的土地是種植燕麥的一半,用水量比種植杏仁減少56倍。

此外,馬鈴薯奶含有人體所需營養成分其不含17種過敏源原料,因此比其他替代乳制品具有更多的健康益處,對食物過敏人群更加友好。

圖源:foodingredientsfirst

趨勢三:人造肉邁進平價化

近年,爭取從肉類市場中分一杯羹的替代蛋白質初創公司憑借良好的口味、概念、健康功能等多方面努力已經迅速進入公眾視線。現在,隨著這些企業開始逐漸滲透市場,他們開始將目光投向主流賽道,并嘗試通過更低廉的價格優勢收割更多消費者。

Good Food Institute的分析師Zak Weston表示,目前,肉類替代品的銷售額約占肉類市場總量的1%,而價格以及口味和健康功效現在是這些公司努力擴大消費者基礎的關鍵因素。其中,價格因素尤為重要。較低的價格可以讓這些產品被比較,更有機會站在消費者面前。如果產品不能達到某個價格點,那意味著這些產品甚至無法進入大多數商店,消費者也無法購買到。

紐約貝倫貝格分析師唐納德麥克利則預測,人造肉類的零售價格將在兩到三年內降至與真肉持平。此外,替代蛋白行業投資者也預計未來幾年人造肉生產成本將急劇下降,人們會驚訝地發現,人造肉成本被壓縮得如此之快的同時效率卻正在顯著提高。

圖源:greenqueen

對此,知名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在2021年宣布,其品牌目標是到2024年至少有一種產品類與真肉價格持平。首席執行官Ethan Brown表示,為了完成這一目標,該公司開發完全集成的生產設施以降低勞動力和物流成本。

同年,美國植物性漢堡公司Impossible Foods宣布將其漢堡肉餅在美國地區的建議零售價基礎上下調20%。無獨有偶,以色列初創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同樣宣布,已經成功地以7.50美元的價格從生物反應器中培養出通過真正雞細胞制成的雞胸肉。

趨勢四:植物基產品多樣化

邁入2022年,我們發現植物基產品開始呈現逐步多元化趨勢,并迅速在各大細分賽道中站穩腳跟。

品種上,不僅是原來常見的植物肉末,如今貨架上已經可以看到更為高端的全切牛排、肉塊等植物基產品。同時除了植物牛肉、豬肉,市面上海鮮類、雞肉、雞蛋等新產品也層出不窮,帶有“海鮮類”字眼的產品更是增幅迅速。

據Good Food Institute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替代海鮮的投資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16億美元,超過了2020年的總投資。現在有超過87家公司使用植物、微生物和動物細胞生產海鮮替代產品,全球各大領先植物基制造商正在擴大其海鮮類SKU。

值得一提的是,ProVeg Incubator的調查顯示,在植物基賽道中,替代雞蛋成為了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品牌開始紛紛看好對植物基和發酵衍生的雞蛋成分在改善人造肉制品口味方面的潛力。

同時,據福布斯的觀察發現,一些品牌開始致力于培養傳統食品市場中價格昂貴且高級的食材替代產品、設計更符合倫理道德或瀕臨滅絕等珍稀動物的替代肉類,如鵝肝、花膠、斑馬等等,并期待通過這些替代肉的形式滿足老饕們的口腹之欲的同時為環境、生態貢獻一份力量。

除了品種、品類上的多元化,近期許多植物基品牌甚至基于人群需求踏入更為細分的產品賽道。例如,有針對性不同國家人群設計的基于本國文化傳統的植物基食品;又比如基于兒童、上班族推出符合其身體及感官需求的產品,這些產品或通過有趣口味、可愛顏色和形狀吸引小朋友,或通過高便利性滿足繁忙一族。

示例:

l 海鮮:

泰森旗下品牌New Wave Foods于2021年3月宣布,將在美國各地的餐飲服務公司和餐館推出其植物基替代蝦New Wave raw Shrimp。據悉這款產品由綠豆、海藻和其他植物成分混合制成,可以像普通蝦一樣進行烤、烤、炒、炸和烤等各種烹制。除了純素、無麩質和非轉基因外,這款產品也非常適合對蝦貝類過敏人群食用。

圖源:foodnavigator

l 雞蛋:

來自以色列的初創公司YO-Egg使用自主研發的獨有成分創造了一種100%植物基雞蛋替代產品。與傳統雞蛋一樣,YO-Egg的產品由“蛋白”和“蛋黃”兩部分組成,含有與雞蛋相同的有益營養素,且不含膽固醇、無沙門氏菌污染風險。

據YO-Egg介紹,產品在制作過程中使用分子技術將專有成分組合塑造成“蛋黃”及“蛋白”,目前該配方正在申請專利。

圖源:galilee culinary institute

l 方便食品:

這是一款外觀和味道如經典方便面一樣的植物基拉面。秉持著“打造既健康又美味的即食拉面”的信念,來自哈佛商學院的Isabel Khoo推出了NOODIE,一款采用最新的烹飪技術開發而成,味道濃郁且僅含有蔬菜的方便面產品。

據悉,每包NOODIE都配有大量的羽衣甘藍、白菜和西蘭花,每份含有高達10-16克植物蛋白,且與其他品牌相比鈉含量最多可減少75%。同時,產品面餅由螺旋藻和小麥制成,并使用最新的非油炸技術,僅需加入熱水等待四分鐘即可享用便捷、健康的美味快餐。

圖源:foodbeast

趨勢五:技術創新與融合

2022年,隨著人造肉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與他行業技術的持續融合與深入,越來越多不同來源的新蛋白實現混合搭配,各品類人造肉的界限愈發模糊。如今,我們可以看到培養肉類產品與植物蛋白成分混合推出,以降低成本并吸引尋求纖維等營養成分的消費者。我們也能看到植物肉類產品添加人工脂肪以改善感官特性。例如,Impossible burger 是一種植物性漢堡,由發酵衍生的血紅素制成。

同時,我們還將看到許多創新工藝的出現。精準發酵技術的逐漸成熟使得替代乳制品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植物分子農業 (PMF),使用植物作為重組蛋白生產宿主來生產傳統上只存在于動物產品中的成分;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的進步同樣大力支持新工藝的開發以制作出模仿動物產品味道和質地的產品。

圖源:foodinstitute

例如,Climax Foods開發機器智能工具來支持產品開發;Culture Biosciences開發了基于云的生物反應器,可生成簡化的分析結果,使公司能夠更有效地測試和擴展其生物過程;NotCo使用人工智能尋找植物成分的新組合來復制動物食品的味道。

示例:

由生物工程師Ryan Pandya和Perumal Gandhi于2014年創立的Perfect Day 憑借在生物工程、食品創新和消費品方面的專業知識,開發下一代產品并實現商業化或市場擴展,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劇增的新需求,并為通往可持續未來的道路強力支持。

目前該公司的旗艦產品,全球首個精準發酵蛋白于2020 年首次亮相,這是一款不依賴奶牛,而是利用微生物群來制造的專有無動物乳蛋白的產品。據悉,該產品符合ISO標準,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可節約99%的水資源使用、減少97%的溫室氣體排放和60%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圖源:greenqueen

趨勢六:投資風口產業

隨著替代蛋白行業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公司將邁入成長階段,這也將吸引更多的資本涌入相關賽道。

在剛過去的2021年中,全球食品飲料領域里金額最大的10筆融資中有9筆來自替代蛋白領域,這9筆的總金額超過了26億美元。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球替代蛋白領域的投資更是達到了5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60%。

圖源:gfi-apac

其中來自以色列的Future Meat Technologies獲得創紀錄的3.47 億美元的B輪融資,包括Impossible Foods、Eat Just、Motif Foodworks、Aleph Farms、Nature's Fynd、Perfect Day、The Every Company、V2food 和 NotCo在內的多家創新企業也收獲單輪融資超過1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超過2億美元)的資本投入。

2022年到來,預計除了機構投資者之外還將迎來更多的IPO和收購,以及越來越多以個人和名人名義投資替代蛋白相關產品。

聚焦亞太地區,替代蛋白的同比增長同樣強勁,從2020年的1.62億美元飆升至2021年的 3.12 億美元(增長 92%)。 其中,新加坡初創公司Next Gen Foods以創紀錄的3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受到世界關注。

圖源:gfi-apac

從另一個角度看,過去十年關于替代蛋白的投資數據呈現出另一個明顯趨勢:北美在全球投資總額中的份額正在迅速縮小,而來自亞太地區和其他地區初創公司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過去,北美公司曾經占全球替代蛋白投資的近100%,現在它們的份額已下降到三分之二。

但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中國市場與海外卻形成鮮明對比,對于替代蛋白和植物肉資本更多持保守、觀望態度,整體活動結構存在缺失,主賽道遇冷。

趨勢七:政府與監管部門的介入

隨著資源及環境問題的日漸嚴峻,越來越多的政府及社會機構開始關注替代蛋白,并將其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

目前,包括歐盟、以色列和加拿大在內的世界各國政府已為替代蛋白質研究項目撥款超過6600萬美元。這些用于研究的公共資金對于行業的速度擴展至關重要,邁入2022年預計會有更多公共資金將專門用于解決高優先級的替代蛋白基礎設施和研究需求,這將使整個行業受益。

同時,隨著替代蛋白賽道站上風口,相關監督機構也相繼開展更深層次的介入。盡管許多替代蛋白初創公司還沒準備好將他們創新產品推向市場,但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都已開始布局相關的標準措施。特別是在美國,美國農業部和細胞培養肉行業之間正在就他們將使用什么術語、標簽要求以及其他市場規則進行溝通協商。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政府層面似乎對于替代蛋白表現出利好態度,但由于目前政策仍不確定,因此入局玩家需要更為謹慎地評估風險,切勿過分樂觀。

數食主張:

習總書記曾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

“大食物觀”的提出為替代蛋白中國市場的發展營造了利好的政治環境,為這個艱巨無比的賽道帶來新的生機與曙光。同時從可持續的角度預判市場,替代蛋白也終將成為食品市場變遷的大勢所趨。

然而,受技術、文化、飲食習慣以及社會環境的多重制約,國外風生水起的替代蛋白國內之路卻步步難行。其核心原因在于,替代蛋白始終無法找到真正扎根市場、打動消費者的特殊性或不可替代性。

寬廣無垠的替代蛋白藍海市場,如何才能趁著利好前景率先站穩腳跟?解決內核問題或許是破局關鍵點。

參考資料:

1、Good Food Institute,The top 7 alternative protein trends to watch for in 2022

2、green queen,12 Alt Protein Trends To Watch: Green Queen’s 2022 Industry Predictions

3、Archer Daniels Midland,New Report Highlights Top 7 Emerging Trends in Alternative Protein

4、businessinside,8 vegan and alt-meat food trends you won't be able to escape this year

5、forbes,Trends In Cell-Cultured And Fermentation-Grown Animal Products To Watch In 2022

6、provegincubator,ALT-PROTEIN FOOD-TECH TRENDS TO WATCH IN 2022

7、Good Food Institute,THE STATE OF APAC’S ALT PROTEIN INDUSTRY IN FOUR GRAPHS

8、FoodPlusHub,深度研究:在合成生物賽道的火熱之下,萬億替代蛋白市場的確定性、不確定性與重大挑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津县| 嫩江县| 清镇市| 东乌| 郯城县| 白城市| 张家港市| 娄底市| 巴塘县| 夹江县| 邻水| 疏勒县| 大石桥市| 乌拉特中旗| 潞西市| 垫江县| 林州市| 衢州市| 梨树县| 轮台县| 祁东县| 博乐市| 城口县| 东辽县| 南木林县| 乐山市| 天镇县| 宝鸡市| 鹰潭市| 徐州市| 花莲县| 江门市| 潞城市| 余江县| 马关县| 洛阳市| 华池县| 诏安县| 德令哈市| 竹溪县| 久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