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鄭小琳
4月21日晚間,匠心家居(301061.SH)交出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年度業績。
財報顯示,2021年匠心家居實現營業收入19.25億元,同比增長46.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8億元,同比增長45.15%,營收、凈利雙雙增長。
匠心家居前身為常州市銳新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21年9月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公司主要從事智能電動沙發、電動床及其核心配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
其中,智能電動沙發是匠心家居的核心收入來源,2021年該銷售收入達到13.42億元人民幣,占主營業務收入的70.20%,同比增長73.74%。
對于業績增長,匠心家居表示,主要受大環境助力公司主營業務大幅增長。
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6萬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30%。貿易順差創下歷史新高。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外貿占國際市場的份額也創新高,達到15%。
據悉,匠心家居的主要客戶和市場都在國外,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歐洲部分國家,2021年,匠心家居的海外收入占總收入比例高達97%。
其中,美國比例最高,2021年匠心家居對美國市場的銷售收入達到16.8億元人民幣,占主營業務收入的87.65%,同比增長43.43%。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上半年,全球疫苗接種的范圍擴大,疫情趨緩帶動經濟逐步復蘇。
具體來看,2021年,匠心家居所在的美國、澳大利亞等家居市場需求不斷回暖。
2021年3月以來,美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財政補貼、 刺激法案,增加居民購買力,促使市場需求強勁反彈。同一時期,減少了旅行及外出聚會的美國民眾因為疫情導致的居家工作及生活方式而更加注重“home improvement”(家居改善)。
同時,據 Home & Lifestyle信息顯示,2021年澳大利亞政府鼓勵住宅行業發展的各項法令和政策及較低的按揭利率,都為澳大利亞家具需求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利環境。
然而,即便是大環境助力公司業績增長,但去年面對越南疫情、美國港口擁堵、國際物流受限等因素影響,匠心家居的盈利水平也相應出現了下滑。
具體來看,2021年匠心家居的主營業務毛利率為28.41%,同比下降6.78個百分點。
其中匠心家居智能電動沙發、智能電動床、配件、其他業務收入毛利率依次分別為28.64%、31.75%、22.2%、59.75%,同比下滑7.73百分點、1.46百分點、9.56百分點、0.72個百分點。
以海運費用為例,根據國際網上物流平臺 Freightos的數據顯示,2021年8月,一個40英尺集裝箱從中國上海運往美國西海岸的海運費一度上升到2萬美元,相比全球疫情發生前的2020年2月,上漲了11倍多。
持續高漲的赴美海運費、緊缺的集裝箱、美國高通脹率和越南疫情后的“勞工荒”導致公司四季度末的產成品價值達到 6722.33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38%,以及四季度的銷售同比減少854.15萬元人民幣,降幅接近2%。
不僅如此,2021年,國際貿易間產生的匯兌損失,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公司盈利。
財報顯示,2021年,匠心家居財務費用同比下降70.29%,主要系匯兌損失減少所致。2021年,匠心家居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外匯合計2.93億美元,產生了1609萬元人民幣的匯兌損失。
匠心家居表示,由于外匯管理不足,未能采取措施主動規避匯兌損益的風險。同時,自報告期以來,公司從未采用外匯套期保值等相關金融衍生工具。
或受海外貿易環境變化影響,去年以來匠心家居開始把目光瞄向國內市場。
尤其進入2022年,匠心家居計劃于中國市場推出自有品牌。根據去年公開信息顯示,匠心家居計劃以旗艦店與直營店結合、以一二線城市為主的布點策略,新開27家門店,總面積1.17萬平方米。
時下,國內軟體家居行業競爭非常激烈,顧家家居、敏華控股等競爭對手已經在國內市場布局多年,品牌、渠道方面均頗具優勢。在兩大軟體巨頭的壓制下,匠心家居想要開拓國內市場或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