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徐寧
上海化學工業區(下稱上海化工區)逾八成重點企業目前正常生產,園區整體運行負荷維持在50%左右。
4月21日,界面新聞從上海化工區獲悉,截至4月17日,該園區50家重點企業中,84%的企業正常生產運行。園區整體運行負荷維持在50%左右,大型連續生產裝置基本處于最低負荷運行。從4月5日至4月17日,園區內企業已累計有254人返崗。
4月19日舉行的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經濟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張宏韜透露,3月中下旬以來,本市約有1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封閉生產,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電力等領域。
上海化工區成立于1996年,橫跨金山和奉賢兩區,包括贏創、科思創和巴斯夫等大型化工企業均在園區內設有生產基地。
贏創透露,自3月中旬起,該公司位于上海化工區的生產基地進入封閉運營狀態,包括生產和維修人員在內的約240位員工24小時值守。在此期間,基地一直處于連續生產的狀態。
科思創也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其位于上海化工區內的一體化基地目前閉環生產,已及時調配足夠員工駐廠。科思創稱,三月底以來,一體化基地一直保持連續生產,但因物流運輸和上下游供應方面的原因,部分設施生產負荷有所降低。
巴斯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3月下旬起,其在上海化工區內的生產基地進入閉環運營。封控期間,雖然工廠生產負荷有所減少,但生產活動未曾中斷。
巴斯夫稱,公司將依據上海市經信委發布的復工復產指引要求,配合好政府的防疫措施,在保障員工安全的基礎上,努力提升生產負荷。
上海經信委4月16日發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要求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落實閉環管理,有力有序有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