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奇銳
編輯 | 樓婍沁
4月11日,深交所官網更新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曼服飾”)創業板申請狀態,顯示已“提交注冊”。3月23日,嘉曼服飾首發上會,東興證券為保薦機構。
嘉曼服飾由臺灣商人周清輝于1992年成立,最初為外資企業,經過多次資本操作后成為本土企業。根據招股書,嘉曼服飾是一家中高端童裝運營公司,業務涵蓋童裝研發設計、品牌運營與推廣、直營與加盟等業務。
嘉曼服飾旗下擁有水孩兒和菲斯路汀等自有品牌,同時獲得暇步士和哈吉斯兩個品牌童裝線在內地設計、生產和運營的授權,還代理Emporio Armani、Kenzo和Hugo Boss等高端品牌在中國的童裝業務。
招股書以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為報告期,期間嘉曼服飾收入7.29億元、8.97億元、10.43億元和5.36億元。額外披露的2021全年業績數據顯示,嘉曼服飾年內收入增長16.38%至12.14億元。
1992年成立的水孩兒是嘉曼服飾最重要的資產,在國內享有較高知名度。
但近年自有品牌對嘉曼服飾收入貢獻占比下降,從2018年的28.15%降至2021上半年的24.62%。而授權經營業務占比從51.44%上升至62.51%,國際品牌代理業務占比則從20.40%下降到12.86%。
這種營收模式的可持續性存疑。
根據招股書,暇步士和哈吉斯的授權協議期限分別于2027年12月31日和2025年12月31日截止。其中,由于嘉曼服飾是通過第三方公司取得取得暇步士授權。
若中間商出現經營問題,極有可能導致合約中斷。此外,由于嘉曼服飾自有品牌運營狀況不佳,暇步士和哈吉斯在合約到期后是否愿意續約也成疑問。
在報告期內,嘉曼服飾大量關閉線下門店,直營店從316家下降到199家,加盟店從512家下降至460家。當前嘉曼服飾主要收入來自線上,銷售額貢獻占比從42.75%上升至62.17%,其中大部分來自天貓、京東和唯品會三個平臺。
近年嘉曼服飾加大對線上渠道投入,旗下品牌入駐抖音等新社交媒體平臺,并通過直播推動銷售,但這也引出新問題。
2018年嘉曼服飾申報中小板上市,隨后被發現存在刷單問題。該上市項目最終在2020年1月被否決。盡管嘉曼服飾在最新招股書中稱已對刷單行為進行整改,但2018年至2020年間仍存在刷單行為。
嘉曼服飾稱,將以發布買家秀和打造爆款為目的訂單認定為刷單。刷單現象在線上渠道普遍存在,品牌希望以此提高曝光度和好評率,但也意味著產品在市場可能存在遇冷現象。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嘉曼服飾研發投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約在1%左右,其中2018年和2019年占比低于1%。
與此同時,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從2018年的2.66億元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3億元,顯示出部分產品存在滯銷問題。
庫存是服飾品牌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由于銷售和供應體系龐大,部分連鎖品牌在銷售增速放緩后無法快速進行結構調整,大量產品成為銷售不出的庫存,積壓門店陳列空間和公司現金流。隨后為了減庫存進行的頻繁促銷,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顯然,嘉曼服飾即使最終成功上市,它短期內的發展之路也面臨挑戰。而除此之外,嘉曼服飾也有其他質疑需要面對。
在申請中小板上市被拒后,嘉曼服飾此次選擇創業板上市。但根據證監會公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 年修訂)》,紡織業原則上不支持申報。
為了解決該問題,嘉曼服飾一方面強調自身的互聯網銷售屬性,同時在低研發費用下稱已獲得21項專利。其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屬于“C18 紡織服裝、服飾業”,而非限制上市的“C17 紡織業”,并用同樣歸屬前者類別的安奈兒作為案例。
但安奈兒是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并非創業板。
此外,嘉曼服飾在招股書稱此次擬募資5.21億元,主要用于營銷體系建設、電商運營中心建設、企業管理信息化三個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和2018年初次申請上市時的項目相同。
其中營銷體系建設和企業管理信息化預計使用資金和2018年時相同,電商運營中心建設費用從1.34億元增長至3.13億元。
值得提到的是,嘉曼服飾的營銷體系建設指的是以購入或租賃的方式擴張門店網絡。但近期線下渠道因營收減少而收縮已經成為趨勢,而嘉曼服飾也沒有因為物價變動而調整募資金額,這使得門店擴張計劃及募資的真實目的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