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周三發布最新一期《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評論綜述》(即“褐皮書”)指出,從3月到4月11日期間,美國經濟繼續以溫和的速度擴張,但物價上漲和地緣政治進展造成的不確定性,給經濟增長前景蒙上了陰影。
美聯儲在褐皮書中指出,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通脹將大幅走低。由于勞動力市場緊張,供應鏈瓶頸持續存在,以及價格不斷上漲,企業被迫支付更高的工資。
與此同時,烏克蘭戰爭提高了石油、金屬和小麥等谷物的成本,進而加劇了通脹壓力。中國的新一輪疫情也讓供應鏈中斷變得更加嚴重。
“大多數地區的公司預計,未來幾個月內通脹壓力將持續,”褐皮書中寫道。
為對抗通脹,美聯儲已在3月實施了2018年12月以來的首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近零水平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決策者們預計,今年還將實施一系列加息,使聯邦基金利率到年底時升至接近2%的水平。
3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5%,為1981年12月以來的最快同比增速。美聯儲希望通過加息,能夠在不導致經濟大幅放緩的情況下遏制通脹。
整體經濟方面,褐皮書指出,消費者支出繼續回升,更多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農民們從農作物價格上漲中受益,但家庭也為食品雜貨或外出就餐支付了更多費用。
通脹方面,“自上次報告以來,通脹壓力依然非常大,企業繼續將迅速上升的投入成本轉嫁給客戶”。一些企業表示,價格上漲開始損害銷售,但尚不足以產生重大影響。
就業方面,美聯儲表示,勞動力需求強勁,但勞動力短缺仍然是招聘的最大障礙。盡管工資不斷上漲,還是未能吸引更多人重返勞動力市場。
跳槽也是個大問題。許多公司報告稱,許多工人為了獲得更高的工資以及更靈活的工作時間而辭職。美聯儲表示,“持續的勞動力需求繼續推動強勁的工資增長,特別是對于愿意換工作的流動性較強的職業者而言。”
褐皮書是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形勢的概述,根據12個地方聯儲對當前經濟狀況的調查總結而成,每年發布8次,通常在議息會議前兩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