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超新星財經
被迫居家辦公的小陳最近每天睜開眼腦子里就只想兩件事,第一件是今天能不能搶到菜,第二件就是今天做的飯能不能吃。
疫情之前小陳從來不在家做飯,能在外面吃絕不帶回家解決,用她的話說就是做飯這事只能由專業的人干,但是近期疫情突發,餐館都暫停營業了。被隔離在家的小陳每天不得不開始自己動手解決一天三餐。
她一邊看著教做飯的視頻一邊想,難道就沒有那種,所有食材、調料、方法都準備的食材包嗎?簡單省事一舉多得。直到她打開手機一搜,發現了預制菜這個好東西。免洗、免切、免調料。小陳立即就愛上了它。
但她不知道由于“懶宅經濟”加速發展,導致預制菜需求大幅增長。讓預制菜不僅在線上線下銷售的熱火朝天,在資本市場更是火熱。4月11日—4月15日,千味央廚漲23%、安井食品漲19.7%、味知香漲23%、海欣食品漲19.34%、國聯水產漲8.8%。預制菜一眾概念股在二級市場上表現亮眼。
所謂的預制菜都包括哪些呢?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01 預制菜傳入中國三十年后,進入爆發期
據資料顯示,20世紀60年代,預制菜起源于美國,1969年大型食材配送供應鏈公司Sysco在美國成立。
在20世紀80年代,凈菜加工配送在日本、加拿大及部分歐洲國家開始興起,女性外出工作比例提高、食品工藝不斷進步,日本預制菜行業復合增速達到9%以上,日本成立國內兩間最大的預制菜企業——神戶物產和日冷集團,預制菜發展開始走向逐漸成熟。
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進入,國內出現凈菜配送加工廠,預制菜傳入我國。2000年前后,國內一些深加工半成品菜企業好得睞(2002年)、綠進食品(2004年)、新雅食品(2005年)等相繼成立;此時由于冷凍技術和冷鏈運輸的高成本,半成品菜行業在發展初期存在銷售區域小、企業數量多、集中度低的特點,行業規模以上企業較少。
2008年味知香成立,我國預制菜行業正式邁入標準化、規模化之路。
2010年前后,迫于成本壓力,餐飲業推進連鎖化,紛紛投入中央廚房建設,但出現運營成本過高等問題;2014年互聯網巨頭百度、阿里、美團紛紛涌入餐飲外賣行業,外賣行業迅猛發展。憑借節約人工、租金等成本的優勢,外賣料理包興起,國內預制菜行業B端進入放量期。
2020年疫情發生后,預制菜C端需求高增,迎來爆發期,傳統預制菜企業紛紛布局C端市場。2021年,珍味小梅園、三餐有料等預制菜上下游企業先后獲得融資,“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和“餐飲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先后在A股上市。
2022年春節,傳統預制菜企業紛紛布局C端市場,推出預制菜年夜飯套餐,至此C端迎來爆發期。
02 多企業涌入賽道,味知香大起大落
據了解,預制菜可分為即食、即熱、即烹、即配四種。鹵雞爪、拉面料理包,甚至早期的方便面、罐頭類產品都可以算做預制菜。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1年調研結果顯示,70%左右餐飲企業疫情后明顯感受到成本端上漲壓力,90%以上餐飲企業認為疫情后招工變得更困難且人工成本更高,但是預制菜可以省去原料采購、初加工等過程,能夠減小企業對廚師的依賴,節省后廚面積,降低人工和租金成本。
隨著預制菜逐漸走紅,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開始紛紛涌入預制菜賽道。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僅2011年一年新增1796家預制菜相關企業,2020年新增數量達1.25萬家。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規模為3459億元,預計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預制菜行業成為可預見的下一個萬億市場。國海證券等機構也發表觀點,看多預制菜市場。
面對萬億賽道的大蛋糕,除了原本的預制菜企業之外,資本端、產業端以及各大上市企業厲兵秣馬,爭相入局。
海天味業在近期的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預制菜領域與調味品關聯度較高,公司正在積極調研中。恒順醋業日前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積極研發和布局預制菜產品系列。
前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新的投資目標就是預制菜。據天眼查APP顯示,陸正耀的預制菜項目舌尖英雄目前已獲兩輪融資,A輪為盈科資本的5.5億元融資,B輪融資達到16億元。據媒體報道,其目前簽約門店已達到6000家。此外,美股上市公司趣店也在近日宣布進軍預制菜賽道,據了解,趣店預制菜面向工薪階層家庭,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在網上下單,目前據了解趣店預制菜小程序已經開始運行。
而另一位餐飲大佬—西貝董事長賈國龍也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愿意把后半生全賭在賈國龍功夫菜上。他還表示,西貝未來10年要實現1100億營收,其中功夫菜就要做到1000億,而西貝莜面村只需要到100億就行。報道顯示,賈國龍功夫菜門店大部分菜品是提前做好的,也就是預制菜。
盡管市場規模夠大,資本層面熱錢不斷涌入。但陸正耀的“舌尖英雄”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或許并沒有那么容易。
這次的陸正耀采用只加盟不直營的方式擴張,大規模的開放加盟很容易帶來不穩定因素,尤其對于單店的管理更加考驗運營能力和供應鏈能力,但作為新入局的玩家,舌尖英雄團隊顯然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的經驗,而且從高管團隊的配置來看,舌尖英雄也并不是個專業的餐飲玩家。
今年拿下“預制菜第一股”寶座的味知香,也有點笑不起來了。味知香于2021年4月在上交所敲鐘上市,股價一路瘋漲。截至2021年底,八個月的時間內,期間經歷20次漲停板。
創始人夏靖也從一名普通的買菜商販,搖身一變,成為擁有50多億身價的上市公司老板。
但進入2022年后,味知香股價頻頻下滑,股價盤中最低時曾降至53.61元,雖然受到疫情形勢的影響,味知香的股價開始回暖,但是和去年139.8元/股的高光時刻相比,仍然相差甚遠。
03 萬億市場誰能獨占鰲頭
由于疫情的原因加速了“懶宅經濟”的發展,QuestMobile研究院數據顯示,“懶”人群用戶規模從2015年的6076萬人增長至2018年的13551萬人,3年CAGR為31%;“宅”人群用戶規模從2015年的76298萬人增長至2018年的83498萬人,3年CAGR為3%。2020年疫情影響下,居民外出意愿降低,刺激“懶宅經濟”發展。艾瑞咨詢顯示,33.8%居民2-3天外出一次;30.2%居民4-5天外出一次;1天外出3次以上的居民僅占1.9%。
由于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渠道為居民提供配送到家服務,能夠滿足居民宅家需求,居民消費習慣發生改變,線上消費需求高增,“懶宅經濟”加速發展。據QuestMobile研究院數據,截止2020年5月生鮮電商APP和微信小程序活躍用戶規模分別為6473萬人、8847萬人,分別同增22%、66%。華經產業研究院顯示,疫情前通過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購買農產品比例分別為2.1%和15.5%,疫情期間分別增至11.9%和33.1%。
在“懶宅經濟”推動下,居民為追求便捷高效,增加對方便食品和預制菜需求。根據星圖數據,2020年1-5月,方便食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50%,增速明顯高于其他民生類商品,其中2月增幅高達2131%。百度指數顯示,疫情期間“預制菜”搜索熱度達到峰值。
此外,線上電商、社區團購等平臺也為居民購買預制菜提供便捷途徑,推動預制菜增長。2020年天貓預制菜銷量同增111%,2020年3月京東“一人食”自熱火鍋和自熱盒飯成交額環比增長77%。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此前發布的《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間,預制菜需求激增。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3459億元,預計市場規模將以20%以上的增速于2023年突破5000億元。
市場規模不斷增大,眾多企業紛紛入局預制菜賽道,一場爭奪戰將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但是哪家企業能夠獨占鰲頭還需時間給出答案。
自從得知有預制菜這個好東西之后,小陳的購物車已經被塞滿了。她還加入了一個預制菜的搶購群,開啟了瘋狂下單的模式,終于結束了天天自己看視頻學做飯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