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刀財經 周俊
辣條,一種讓人“垂涎”的食物,鮮香麻辣,誘惑味蕾。說到它,大多數人都難以拒絕。
最近,一則關于“衛龍辣條”低俗營銷,打色情擦邊球的新聞被大家傳得火熱。
3月25日,一名為“豆豆醬有點閑”的微博大V發布了一則有關衛龍辣條的消息,在辣條包裝的醒目位置分別印有“約嗎、賊大、強硬”等詞語,且三種包裝的產品被擺在了一起。
該大V認為衛龍的這一包裝存在低俗營銷,打色情擦邊球的行為。并就此向衛龍食品旗艦店反映,但客服卻解釋稱,這類廣告語只是對他們產品特色的一種標注。
3月30日凌晨,衛龍發表道歉聲明。衛龍方面稱:“公司非常重視廣大網友和消費者的意見,決定停止有爭議文案包裝的生產,同時進行版面文案及設計的優化。”
實際上,處于上市關鍵期的衛龍,需要解決的不只是解除營銷危機,還有外界對其健康、衛生的質疑。
一直以來,作為大眾普遍認知中的“不健康零食”,辣條因為生產環境不衛生、不易監控、所用原料品質參差不全等問題備受爭議。
2019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辣條行業生產經營問題,部分辣條生產廠家衛生亂象令人觸目驚心,不僅添加劑多樣,而且衛生條件惡劣。
作為“辣條一哥”,衛龍深知其中風險,其在招股書表示,未能維持食品安全及始終如一的質量可能會對衛龍的品牌、業務及財務表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因此早在幾年前,衛龍就曾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生產基地,并采用自動化的無菌生產車間,還特別邀請了專業團隊到生產車間拍攝照片并發布推廣,以塑造品牌形象,打消消費者對生產過程的顧慮。
然而,辣條問題依然存在。
2018年,湖北省和山西省藥監局抽檢發現衛龍旗下親嘴燒和小面筋使用了禁用物——山梨酸及其鉀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但是衛龍拒不認賬,發聲明稱衛龍產品完全合法合規。
據《一點財經》查證,長期食用山梨酸和脫氫乙酸超標的食品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骨骼生長,危害腎、肝臟的健康。
雖然這兩種添加劑屬于食品防腐保鮮劑,具有廣泛的抑菌效果和防霉性能,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企業存在為增加產品保質期或者為彌補產品生產中衛生條件不佳而超限量使用,或者未準確計量的情況。
因此,辣條被大家冠以垃圾食品的名號并不是冤枉了它。
而就目前這個“不健康”的賽道,辣條正在被眾多域外玩家所涉足,例如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鹽津鋪子等網紅零食品牌已經將辣條加入了自己的產品矩陣。
2017年,三只松鼠推出了“約辣”系列產品,去年在辣條人氣榜上位居第三;2018年,良品鋪子推出了口紅辣條系列產品,去年實現營收5044萬元;2019年,鹽津鋪子順勢推出了“小新王子”,去年實現營收2751萬元。
事實上,衛龍最大的問題已經浮于表面:產品線過于單一。根據其招股書,從2018年至2020年,衛龍至少有超過65%的營收來自于“辣味食品”。
雖然近些年衛龍在不斷拓展新產品的邊界,但是依然由調味面制品占據主導地位,業務結構并不均衡。就長期而言,依賴單一的產品結構并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橫向對比,衛龍已經成為辣條賽道的頭部;縱向對比,在零食行業,衛龍有待上升的空間還很大。
眾所周知,如今的零食行業,注重的是健康美味,賽道的風向已經轉變為低糖低油低鹽,正好站在了衛龍高油高鹽的對立面。衛龍需摘掉“不健康”的帽子,這是衛龍辣條的大隱患。
另外,衛龍還多次陷入食品安全事件中。
就在今年1月,有媒體報道稱,廣東一網友在衛龍辣條中吃出異物,疑似情趣用品。
不過爭議中的衛龍卻發展迅速,2021年,衛龍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書,開始沖刺辣條第一股。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衛龍總收入分別為27.52億元、33.85億元、41.2億元,2018年至202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2.4%。
同期,衛龍的利潤分別為4.76億元、6.58億元和8.19億元,逐年增長。衛龍的業績可能會讓人產生疑惑,為什么營收這么多,利潤卻遠遠低于營收金額。
從衛龍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衛龍確實在廣告上花了不少錢。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衛龍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35億元、2.81億元和3.71億元,其中推廣及廣告費用分別為2680.9萬元、3082萬元和4665.8萬元。
2020年,衛龍廣告費同比增長51.4%,與2019年15%的廣告費增速相比,大幅增加。2021上半年,衛龍的銷售費用達到2.63億元,同比增長54.47%,廣告投入持續擴大。
衛龍在去年上半年業績出現了下滑。
更新版招股書顯示,2021年上半年,衛龍實現收入23.03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18.87億元增長22.06%;凈利潤為3.58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3.67億元減少2.5%。
實際上,處于上市關鍵期的衛龍,需要解決的不只是解除營銷危機。單一的產品結構、線上渠道短板、不健康標簽、不斷出現的競爭對手等都是衛龍未來的隱患。
此外,衛龍還面臨庫存過期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以及2021年6月30日,衛龍的存貨分別約為人民幣3.06億元、人民幣4億元、人民幣5.4億元及人民幣5億元。
衛龍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存貨周轉日數分別為51天、60天、67天及65天。
衛龍的業務營收依賴于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的需求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消費者的喜好、消費者的收入、產品的質量與食品安全、產品的口味等等。
遇到食品安全的突發事件可能會對衛龍產品的銷售產生影響,也許會出現產品庫存累積的情況,從而導致庫存過期、庫存價值下跌或庫存沖銷。
衛龍上市之后不僅要在“健康”的路上快速起航,在主營產品單一、銷量嚴重依賴線下渠道、消費者投訴不斷等情況下,衛龍的上市之路或許還將面臨不少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