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馬財經 梁春富
編輯|盧泳志
4月中旬,內蒙古烏拉特草原蓄勢待發,逐漸返青。再過一月有余,這片草原將披上“綠裝”,再現北朝民歌中傳唱不息的“敕勒川”之景——“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因地理位置特殊,陰山腳下,烏梁素海流域的烏拉特草原是“北方防沙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阻止庫布齊沙漠向北侵蝕的重要屏障。但眼下,曾經的“敕勒川”正在因非法采礦遭到蠶食,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繼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通報烏拉特前旗近3萬畝草原遭違法開礦和侵占后,巴彥淖爾市下轄旗烏拉特后旗又被曝出紫金礦業(601899.SH)子公司涉嫌無證開采600萬噸礦石。
子公司涉嫌無證越界采礦,已被立案調查
4月15日,紫金礦業針對媒體報道的烏拉特紫金礦業有限公司(下稱“烏后紫金”)無證越界采礦問題進行公告。
紫金礦業表示,烏后紫金主要開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的三貴口鋅(鉛)礦,該礦山分為南礦段、北礦段。而烏后紫金只有南礦段的采礦權。2012年,烏后紫金對北礦段進行補充探礦,2013年9月獲得資源儲量備案證明,開始多次申報采礦權,因為礦業政策及人為等多種因素,北礦段一直沒有取得采礦權,2018年之前在探礦過程中對副產礦石進行了回收,存在以探代采及部分越界開采情形。
2021年度,烏后紫金采選礦石量為278萬噸,生產精礦含鋅5.04萬噸,含鉛1.0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9.04億元、凈利潤8744萬元,分別占紫金礦業2021年度銷售收入的0.4%、歸母凈利潤的0.56%。
此前據相關報道,媒體接到舉報消息稱,紫金礦業公司在無開采許可證的情況下涉嫌違規開采600萬噸礦石,收益超40億元,且在開采過程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并導致周圍土地鹽堿化程度不斷加劇。
針對舉報情況,巴彥淖爾市生態環境局在4月10日至12日通報督察組交辦案件辦理情況時稱,經查證,烏后紫金在南礦段越界開采礦石2988.41噸,無安全許可證違法開采約163.25萬噸已處罰。信訪舉報的北礦段已無證采礦約251萬噸,南礦段越界采礦約4.65萬噸的情況基本屬實。
截圖來源:巴彥淖爾市生態環境局
4月8日,烏后紫金總經理鄭某某已投案,稱紫金礦業三貴口北礦段無證開采鉛鋅礦,涉嫌非法采礦,目前烏拉特后旗公安局已受理案件。該案件違法違規性質和情形尚需有關部門確認。
根據巴彥淖爾市生態環境局通報,目前該案已明確旗政府旗長為責任人,加快信訪問題調查處理,預計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辦結。
3200億“礦茅”
作為中國500強企業,2003年12月23日,紫金礦業在港交所上市,2008年4月25日回歸A股,在上交所上市。截至4月15日,紫金礦業收盤價12.13元/股,總市值3194億元。
財報顯示,2021年紫金礦業實現收入2251.02億元,同比增長31.25%,凈利潤156.73億元,同比增長140.8%,這是其上市以來最大的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幅。在去年,紫金礦業的礦產金、礦產銅、礦產鋅分別實現產量47.46噸、58.41萬噸和43.4萬噸,同比增幅在15%至29%之間。
烏后紫金是紫金礦業控股子公司,負責紫金礦業在烏拉特后旗的礦產業務。紫金礦業官網顯示,紫金礦業持有烏拉特后旗三貴口鐵(鉛)鋅礦95%股份。該礦年產鋅5萬噸,鉛1.1萬噸,2021年營業收入9億元,總資產達到22.7億元,凈利潤0.87億元。三貴口也是紫金在內蒙古唯一擁有的礦業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紫金礦業手中的礦產資源大部分通過海外并購取得。從2005年開始,紫金礦業開始海外擴張,相繼收購了塞爾維亞丘卡盧-佩吉銅金礦、塞爾維亞博爾銅礦、剛果(金)卡莫阿銅礦、剛果(金)科盧韋齊銅礦、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等。到2021年,公司海外銅、金礦產資源儲量及產量、利潤均超過集團總量的一半。目前在中國14個省(區)和海外13個國家擁有礦業投資項目。
不過,紫金礦業通過大量并購迅速擴張,自身的“造血”能力自然也受到了較大考驗。A股上市以來,紫金礦業發行了一系列融資債券、票據、公司債,用于海外并購,以及補充日常運營資金。公司負債水平也一路水漲船高,資產負債率從2008年底的26.85%一路漲至2022年3月底的56.56%。
近年來,受益于礦產銅、金的銷量增加和價格的帶動,紫金賺得不少,產生了大量經營現金流,使得其資金壓力有所緩解。基于此,國際信用評級公司標普近日也將紫金礦業信用評價上調至“BBB-”,評級展望為穩定。
截至2022年3月末,紫金礦業期末現金余額225.44億元,同比增長47%,短期借款213.88億元,同比微降。
但紫金礦業目前似乎并沒有停下持續并購的打算,2022年1月相繼宣布啟動剛果(金)Manono鋰礦的勘察項目,以及收購加拿大Neo Lithium Corp,該公司的核心資產是阿根廷Tres Quebradas鹽湖項目,擁有碳酸鋰當量總資源量763萬噸。在新能源金屬領域的擴張,有可能繼續加大債務規模,紫金礦業未來可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仍值得關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作為內蒙古九大天然草場之一,烏拉特草原自古就是一片豐沃之地,不僅水草肥美,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巴彥淖爾市的三個下轄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后旗是典型的資源型地區,旗域內礦產資源富集。
根據巴彥淖爾生態環境局官網2012年數據,烏后紫金所在的烏拉特后旗現已探明各類礦產資源8大類46個礦種。其中:銅400萬噸、鋅1000萬噸、鉛300萬噸、硫3億噸、鐵礦石1.4億噸、石油資源量1.4億噸、油頁巖約300億噸。
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同樣有著豐富金、鐵、鉬、煤炭、石灰石等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分別在100億元、636億元以上。
截圖來源:巴彥淖爾市生態環境局
由于礦產資源豐富,近十年間烏拉特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礦山工業生產總值是其經濟總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吸引了青山控股、盾安集團、紫金礦業、大中礦業、包鋼集團、晶牛集團等一眾國企、大型私企以及小型企業投資項目。
但部分企業并沒有認真對待礦山開發與保護。根據烏拉特前旗公安局通報,2022年4月,因涉嫌非法采礦、違法占用草原等,內蒙古華拓礦業有限公司、聚德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長盛礦業等企業中的5人被刑事拘留。
來源:烏拉特前旗公安局官方微信公眾號
上述內蒙古華拓礦業、聚德成實業經股權穿透后,為北京華拓礦業關聯公司,實控人為程樂軍。2021年11月,《巴彥淖爾日報》曾報道,華拓礦業常務副總經理路平介紹,公司正在推進上市工作。
根據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通報,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礦山開采長期無序發展,大面積露天開采生態破壞嚴重,越界開采等違法違規問題突出,導致近3萬畝荒漠草原被違法侵占,給原本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害。
督察組調查發現,華拓礦業下屬子公司生鐵礦業的公忽洞鐵礦采礦證面積僅有81.9畝,近年偷偷鏟毀草原、越界開采鐵礦卻高達271畝。該公司曾多次被相關部門處罰,但屢教不改,依舊非法采礦。而華拓礦業及其子公司非法采礦、破壞草場等行為遭到群眾多次舉報,部分舉報內容已立案調查。
事實上,3月25日進駐以來,督察組已受理多起舉報,涉及多家大中小企業。根據通報,北方龍源風電、大唐風電等風電企業存在破壞草場等行為,已被相關部門處罰。其中,北方龍源風電為內蒙華電(600863.SH)全資子公司。
截圖來源:巴彥淖爾生態環境局
另外,包鋼股份(600010.SH)關聯公司包鋼集團固陽礦山公司的一處礦山沒有取得征用草原批復,直接將廢礦石推下山,侵占178畝草原。因涉嫌違法采礦,包鋼集團固陽礦山公司被責令清理廢石,恢復植被。
A股上市公司涉嫌非法采礦的情況并不罕見。2021年11月,鹽湖股份(000792.SZ)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鹽湖能源需承擔在木里礦區非法開采煤炭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費9500萬元,以及修復治理費用1億元,合計1.95億元。更早的2021年10月12日,鹽湖股份曾公告,鹽湖能源涉嫌非法采礦罪,已決定主動退繳非法所得3.57億元。
2021年2月,藏格股份(000408.SZ)披露公告稱,實控人肖永明涉嫌非法采礦罪,已被青海省公安廳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再往后,2020年8月,昊華能源(601101.SH)子公司西部能源紅慶梁煤礦因涉嫌非法采礦,被責令停產。
烏拉特草原地理位置特殊,是北疆綠色生態的最后一道屏障。但非法采礦屢禁不止,部分企業肆意侵占草場,礦場修復也成為空談。如此長期無序發展,不僅將嚴重影響生態環境,而且違法違規開采行為同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于非法采礦,你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