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酒網
進入2022年,變化的外部環境和疫情沖擊,讓酒類連鎖企業面臨多重考驗。
河南酒百惠連鎖在全省擁有11家門店,總經理張海寧表示,2020-2022年是創業以來遇到的最為艱難的年頭,酒市除部分高端名酒外消費降級明顯,公司為此暫停省內開店,保存現金流。
河南華邑酒庫創始人馬向陽介紹,公司在洛陽和鄭州有100多家門店,部分門店經營壓力很大,公司已經停止開店計劃。
新疆昌吉酒揚真經酒類連鎖董事長陶戈發現,昌吉市每年都有30-50家煙酒店開業,也有幾乎相等數量的門店倒閉,開煙酒連鎖成為“高死亡率”行業。
近年來,酒類連鎖陣營悄然變化:2021年,河南酒客來加盟商退群;2021年11月,上市公司*ST寶德牽手名品世家失敗;2022年3月,酒便利易主。市場上還傳出了酒類連鎖公司和加盟商發生糾紛消息,酒類零售連鎖告別高歌猛進,開始渡劫。
曾經高速擴張的酒類連鎖企業們發生了哪些變化,背后原因何在?云酒頭條(微信號:云酒頭條)就此進行了探訪。
?三連擊:疫情+消費降級+渠道下沉
4月9日,廣州俊濤名煙名酒連鎖公司董事長張健偉接到通知,為了配合疫情防控,公司15家門店全部歇業。部分員工家住隔離區不能上班,張健偉和夫人就到亟需人手的門店做起了一線店員。
張健偉表示,進入2022年以來,公司除1月份生意較好外,2月和3月業績都不盡如人意,4月又遇到歇業,2-4月虧損基本成為定局。
目前,廣州俊濤名煙名酒連鎖公司擁有近百名員工,公司每月房租和人工成本超過70萬元,在他看來,酒類利潤“薄如刀片”,公司壓力很大,2021年以來公司已對員工崗位進行優化,但若疫情長期持續,更大的影響仍不可避免。
2022疫情爆發后,長春、吉林、深圳等多城酒類連鎖按照要求閉店歇業。1919酒類直供長春負責人介紹,3月11日長春要求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全市20多家門店陸續關門歇業,至今超過1個月。
疫情還導致了大量消費場景消失。張海寧分析,伴隨消費者收入預期下降,酒類消費降級凸顯,商務宴請頻次也大幅減少,500-600元價位段次高端白酒下滑嚴重,100-200元價位段大眾酒成為主流,但客單價的下滑也令酒商利潤下降明顯。
馬向陽則表示,除上述因素外,酒業存量競爭也在加劇,廠家通過“名酒進名企”和開發團購客戶等形式直達消費端,部分消費者被分流,煙酒連鎖生意更加難做。
三大沖擊疊加,煙酒連鎖生存環境日益艱難。
?無奈解約為哪般?
拋開疫情影響,個別酒類連鎖前些年“跑馬圈地”,其內部問題也逐漸暴露。
2018年,酒類連鎖加盟風口正勁,華北酒商陳鈞(化名)攜手某知名酒類連鎖投資了1家旗艦店,還參股了6家門店。
陳鈞介紹,該連鎖在全國征集合作伙伴,前期溝通承諾總公司掌握名酒資源,產品整體毛利20%-25%,還可以線上引流賦能商家,利用多重舉措與合作伙伴共同做大。
實際運行后,陳均發現對方承諾的名酒資源數量有限,個別名酒需要提前打款3個月以上,市場調貨難以做到隨叫隨到,價格還缺乏競爭力,整體上并沒有多少優勢。
雙方簽約時,總公司要求陳鈞對公司開發品牌必須按指定價銷售,否則即視為違約。陳鈞實際運營后發現,總公司開發品牌已經流入批發市場,自己按照指定價格根本賣不掉,無奈隨行就市降價銷售,卻被總公司市場監察人員發現并處罰款,雙方矛盾逐漸滋生。
徹底激化雙方矛盾的,是陳鈞發現總公司承諾的20%-25%毛利很難達到,真實毛利只有12%上下。加上總公司承諾的線上引流不能真正落地,線上訂單占總營收沒有超過3%,開業不久就面臨虧損。陳鈞強烈要求總公司解決,總公司卻責怪陳鈞不按照公司要求運營,最終雙方不歡協商解約,6家門店關閉,陳鈞損失超過百萬。
和多家酒類連鎖有過合作的高地國際酒業(廣州)有限公司創始人向軍對此分析,酒類連鎖為了跑馬圈地,最初希望利用加盟商資金快速開店,隨后才是精耕細作,加盟商如果沒有較好團購資源前期比較困難。
他同時表示,從理論上看開發品牌中不少宣稱毛利超過20%。但目前市場貨源很多,成交價往往低于實際標價。預定名酒提前打款往往是酒廠要求,總公司未必占用資金,酒商在開店前一定要多方了解,千萬不能盲目。
?精耕細作,化解困局
盡管部分酒類連鎖直言增長“剎車”,云酒頭條(微信號:云酒頭條)在調研中也發現,頭部企業增長迅猛,而定位一些精耕細作市場的中小型企業也并未“失速”,依舊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3月29日,華致酒行發布2021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74.6億元,營收凈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凈利率分別為21.0%和9.2%,領先酒類連鎖行業。其2022年一季報預告顯示,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收35.3億元-35.6億元,凈利潤2.48億元-2.58億元,再創新高。
業內人士評價,華致酒行疫情之下逆勢增長,得益于較好的名酒資源、以及眾多的自有品牌,公司運營和市場管理到位,成為酒類連鎖企業代表。
成都至誠恒泰酒類連鎖在當地擁有31家門店,疫情之下公司依然增長,每年新開多家門店。
總經理鄧國銀介紹,酒類連鎖已經從跑馬圈地進入精耕細作,至誠恒泰定位“小而美”,17年來在成都市場培育了大量忠實客戶,多家單店年銷量突破千萬。
在他看來,由于不少名酒利潤有限,往往只能維持運營基本費用,公司隨即不斷開發進口葡萄酒、烈性洋酒、茶葉等品類。公司營收中葡萄酒銷售占比僅為2%,但是提供了10%的毛利。2022年,員工工資及福利增長了17%,成長勢頭不減。
陶戈表示,酒類連鎖正從“開店為王”轉向“運營為王”,公司門店主要集中在昌吉州周邊,管理半徑較小。公司構建了較好的會員管理體系,購買1000元以上產品成為普通會員,根據金額可升級為銀卡、金卡等會員,同時還建立網上商城積分可以購物,開業以來積累近萬名會員,撐起市場半壁江山。
有業內人士分析,酒類連鎖正告別高歌猛進的粗放增長階段,個別依托資本野蠻生長的企業,亟需補上精細化運營一課;而認真培育消費者,穩健經營的企業,或迎來機遇。
因此,酒類連鎖渡劫并非行業衰退,而是市場螺旋式上升的必然。家電、服裝、汽車連鎖都出現過類似的一幕,穿越分化周期才能成為市場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