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戈振偉
4月13日,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發布近6小時自動駕駛卡車行駛實錄,展示出自動駕駛技術在干線物流場景的真實表現。
在整個行駛過程中,面對夜間駕駛、隧道通行、大曲率匝道、故障車擠占車道、前方出現慢車等復雜多樣的工況,這輛卡車識別出4806個動態交通參與者,執行了4235次轉向指令,1052次加速和剎車指令,最后完成駕駛任務。
小馬智行稱,這應該是目前時間最長的自動駕駛卡車路測視頻——在405公里路途里,這輛卡車通過了5條高速公路,進出匝道9次,穿過13條隧道,最長的隧道有4.2公里。
公開資料顯示,小馬智行成立于2016年底,2017年落戶廣州南沙,2018年在廣州推出中國首個常態化試運行的自動駕駛出行(Robotaxi)服務,目前在中美共七個城市落地規模化的自動駕駛測試運營或服務運營,包括國內四大一線城市。
截至目前,小馬智行共經歷過8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IDG資本、五源資本、招商資本、松禾資本、豐田汽車等。最新融資是今年3月份宣布的D輪,具體融資金額未披露,但估值較上輪融資提升約65%至85億美元。
眾多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誕生于2015年左右,彼時人工智能技術正是資本關注的熱點。自動駕駛賽道則在2016年開始進入爆發期,之后融資持續攀升。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相關融資高達94起,熱度在整個汽車出行領域最高,披露融資金額超過435億,同比歷史最高。
隨著技術的成熟,商業化及量產落地成為自動駕駛公司們的突破點。尤其在運輸、物流等商用細分領域,無人駕駛已經能看到運行與落地的方向。
按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制定的時間線,到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203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要實現規?;瘧谩R簿褪钦f,未來2~3年在特定場景商用已經臨近。
據了解,小馬智行正在同時推進自動駕駛在物流和出行領域的商業化落地,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和Robotruck(自動駕駛卡車)是公司的兩大核心業務板塊。
4月1日,小馬智行與中國外運合資公司青騅物流開啟運營。青騅物流總部設在廣州,業務輻射全國,已在青島設立首個運營子公司。目前,雙方已共同投入超過100輛卡車,開始集裝箱運輸業務。
截至今年3月底,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卡車已完成了21072噸的商業貨運,自動駕駛里程數達到101307公里。小馬智行表示未來將持續增加對卡車業務的投入。
事實上,自動駕駛卡車賽道的競爭程度絲毫不亞于其他自動駕駛賽道。除了小馬智行,目前該賽道已有文遠知行、智加科技、西井科技、主線科技、飛步科技、圖森未來等十余個獨角獸玩家,數量已經超過了Robotaxi和robobus領域玩家數量的總和。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公眾對“無接觸配送”的關注使自動駕駛技術的社會價值更加凸顯。小馬智行也在疫情期間先后在美國加州爾灣、廣州荔灣區和南沙區等地投入無接觸自動駕駛配送工作。
對于自動駕駛公司而言,從目前來看,雖然在技術與商業化層面穩步推進,但在安全與政策層面依然面臨著不確定性。技術、安全、政策、商業化仍是擺在自動駕駛公司面前的四座大山。
尤其是安全問題,今年3月份,小馬智行部分L4自動駕駛系統在美被召回。這也是全球首起L4自動駕駛系統召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