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訊 天一
在牽手過京東、阿里等綜合電商平臺后,勁牌再度與新零售平臺合作。盡管多次接觸電商企業,但卻未能解燃眉之急。
日前,勁牌正式加入有贊新零售“K100”戰略合作計劃,借此打入新零售賽道。
“勁牌跟有贊的此次合作更多的是讓勁牌增加一個與年輕消費人群交流互動的平臺,是一個品牌展示、品牌傳播的的窗口,并不會有較高的銷售業績。線下市場仍是勁牌的主戰場。”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指出。
01 傍零售大佬
當近日宣布與有贊合作時,勁牌顯然已忘卻了此前在電商渠道受過的痛,重燃起對新零售的希望。
針對此次合作,酒訊致電勁牌品牌部相關負責人,但對方以不知悉該項目為由,拒絕采訪。
盡管積極擁抱新渠道,但對于勁牌來說,在這條追逐新零售的道路上,屢屢碰壁。
與有贊的合作并非勁牌首次“出海”新零售,早在2018年,勁牌就先后與京東、阿里巴巴零售通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酒類行業新零售標桿。
布局零售渠道如同一顆石子點水般泛起漣漪。但對于勁牌而言,這顆“電商石子”在綜合電商渠道未能掀起波瀾后,便轉向線上自營渠道。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勁牌推出了云店項目,直連終端、立足社區,在武漢、杭州、廣州進行試點。酒訊查看勁牌的云店小程序,截至目前,共三十余款覆蓋各檔位產品,銷量均較低。其中,在“天水勁牌云店”中,520ml35度中國勁酒銷量為0,500ml25度金眠酒總銷量僅為8。
一面是瘋狂試探線上渠道,一面卻是慘淡的電商銷售數據。
酒訊登陸勁牌天貓官方旗艦店發現,眾多產品銷量慘淡,其中中國勁酒600ml*2瓶月銷量僅47,35度中國勁酒2.5L瓶裝保健酒月銷僅為84。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勁酒產品屬性并不具備前瞻性與社交屬性,在疫情居家的場景下,消費者對勁牌的剛需度是不高的。因此,即便與電商合作,自建電商體系,勁牌產品整體的銷量并不高。
02 產品線“元兇”
隱藏在線上渠道疲軟之下的根源,在于勁牌產品端暴露出的問題。
勁牌作為保健酒龍頭老大,盡管占據了保健酒市場近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但仍面臨市場增速放緩、品牌老化的問題。可以說,增加線上零售新渠道對于目前的勁牌來說,是順應時勢之舉。
下得了鄉,回不了城,是目前擺在勁牌產品線面對的最大問題。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對酒訊表示,一家獨大的市場主要集中于三四線城市以下的鄉鎮與縣城,在大城市營銷中,勁牌針對年輕人的營銷缺乏靈活性,這種消費場景缺乏與時俱進。因此,在品牌的時尚化、消費場景的時尚化方面,勁牌還需要轉變。
據酒訊了解,在包裝設計上,2019年3月,勁牌對中國勁酒系列產品的終端價格體系進行了統一調整。隨后,勁牌還對勁酒的產品包裝進行了升級換代。而上一次價格調整發生在2016年,而包裝更新更要追溯到2011年。
“產品包裝以及價格體系的滯后,對于非上市公司勁酒而言進一步拉大了與其他保健酒酒企之間的差距。以現在的市場表現來看,并非低價便能贏得消費者,而是要靠質量以及產品溢價才能通過產品提升業績。不僅如此,導致產品包裝老舊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消費群體畫像。”對此,業內人士指出。
03 內外受困
在產品體系老舊、渠道瘸腿使得提出“雙百億品牌戰略”的勁牌舉步維艱。
“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喲”曾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廣告詞,勁牌也曾憑借其出色的營銷影響力,實現了百億銷售額。
但登上百億臺階的勁牌,日子并不好多。不斷起伏的業績表現,讓剛剛一條腿邁過百億“終點線”的勁牌飽受市場的爭議。公開數據顯示,勁牌2017年銷售額達104.9億元;2018年公司營業額同比下滑至102億元左右;2019年實現銷售額約107億元。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勁牌目前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尷尬境地。一方面在于自身產品以及渠道問題,尤其是受到疫情重創,以及缺少新的年輕消費人群導致直接影響銷售業績。另一方面則在于保健酒大環境之下,眾多品牌的涌入也加大了市場競爭,但以勁牌的品牌力而言,很難在其中分得更多份額。
企業間激烈競爭的同時,行業整體增速下降也成為影響勁牌業績提升的又一原因。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全國保健酒市場規模近年增速不斷放緩,2015年至2019年增速分別為12.44%、6.07%、3.72%、4.3%、1.48%。
勁牌要想自救,進一步緩解目前現狀提升業績,增加新渠道雖是選擇之一,但并不是最優選。“以目前來看,加快產品創新升級,迭代加速,提高品牌的鮮活度是勁牌急需解決的課題。”朱丹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