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日前表示,“全國統一大市場”不僅是一個經濟的概念,還涉及到文化、外交、政治、教育等內容。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之一是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理念上不能以過去的老眼光來看待中國大市場,我們應該把中國大市場放眼在全球的形勢下,放在當前國內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以及疫情過后全球化之下。”他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說。
“要打造成一個以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為主的市場體系,這是我們能夠長久立于不敗之地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魏建國說。
“高水平對外開放也是更加堅定地告訴大家,中國大門是敞開的,中國這個大市場是敞開的,不是倒退回計劃經濟或者說閉關自守,而是要用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來倒逼我們的市場改革。”
魏建國還表示,建設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需要有非常好的頂層設計。“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因為里面不僅有地方的利益和利益集團的利益,同時還存在一個關聯問題,我們不能把它看作是過去的計劃經濟,更不能看作是只顧國內為主的大市場,而是整體的統一。”
“頂層設計不僅可以消除人們以為的回到計劃經濟、回到只要國內市場不要國際市場的想法,同時又可以嚴厲地批評地方保護主義、風格主義。”魏建國說。
以下是本次采訪實錄,經界面新聞編輯整理
界面新聞:如何做到“全國統一大市場”中的“統一”?
魏建國:統一大市場是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一個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要素和資源市場以及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進一步規范的大市場。
要做到這些,我覺得需要有非常好的頂層設計。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因為里面不僅有地方的利益和利益集團的利益,同時還存在一個關聯問題,我們不能把它看作是過去的計劃經濟,更不能看作是只顧國內為主的大市場,而是整體的統一,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統一,所以要做好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不僅可以消除人們以為的回到計劃經濟、回到只要國內市場不要國際市場的想法,同時又可以嚴厲地批評地方保護主義、風格主義。
現在全國都了解到大市場的好處,但我們還沒有拿出來一個屬于全國的方案,所以作為國家高層,應該拿出一個像浦東新區發展那樣的頂層設計。既發揮中央各部門的積極性,又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既解決好當前問題,又解決今后長遠的經濟問題;既做好國內市場為主體,同時又做到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雙循環新格局的形成。
界面新聞:為什么現在要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
魏建國:我認為主要是因為很多地方政府對“三個關系”沒有認識到位。首先是大市場和強市場的關系。我們的市場很大,但大而不強,主要表現在資源的配置偏不足;資金周轉速度不夠快;還存在地方保護主義,一些地方市場還是小而全的自我循環。
其次是大市場和各省市地區小市場的關系,即統一大市場的統一性與區域性的關系。《意見》明確,統一大市場的統一,并非整齊劃一,而是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提下,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
第三就是統一大市場和雙循環暢通的關系。要把國內大市場在雙循環經濟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發揮出來,用足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讓需求更好地引領優化供給,讓供給更好地服務擴大需求。
界面新聞: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點有哪些?如何打通這些關鍵點?
魏建國:我覺得關鍵點在于三個地方,第一是理念,第二個是創新,第三個是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首先,在理念上不能以過去的老眼光來看待中國大市場,我們應該把中國大市場放眼在全球的形勢下,放在當前國內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以及疫情過后全球化之下。這個大市場不能只就經濟而言,還要有文化、外交、政治、教育,這些我覺得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大市場的組成,它的底蘊很深。
其次,很重要的難點就是創新。統一大市場要發揮更大的作用,要像吸鐵石一樣夠吸引更多的外資到我們這里建廠,同時我們也要有更好的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以前這些都是依靠美國,現在依靠中國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一季度的出口依然是兩位數的增長,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窗口去做好這項工作,大市場不能光有理念還要有創新。
第三點,很重要的就是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打造成一個以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為主的市場體系,這是我們能夠長久立于不敗之地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在高水平開放中,把這個市場體系建立起來。此外,高水平對外開放也是更加堅定地告訴大家,中國大門是敞開的,中國這個大市場是敞開的,不是倒退回計劃經濟或者說閉關自守,而是要用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來倒逼我們的市場改革。
界面新聞: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會給哪些行業帶來機遇?
魏建國:應該說,所有的行業都能夠受益,但是我認為特別能夠受益的是以下六個產業。
第一個是流通行業,因為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后,會帶動陸海空的物流業發展,進而對制造業和整個流通行業都存在利好。
第二個是服務業,包括餐飲、旅游、健身、文化培訓、教育服務,特別是醫保方面會有大的發展。
第三個是金融業,特別是銀行和保險,就好比健康寶一樣,各地的規則都不一樣,統一大市場建成后會有全國統一的規則。
第四個是互聯網行業,互聯網行業會有更大的發展,突破一些地區的限制、行業的限制,產業的限制。
第五個是醫藥制造業,制藥行業就表示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第六個是通信行業,特別要強調對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外資企業一視同仁,這樣它會有更大的發展,也是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獲得紅利的好時候。
此外,對老百姓而言,全國統一大市場會使流通成本降低,進而促使整個物價水平降低,當物價水平降低,產品的價格自然而然也就降低了,所以老百姓可以得益更多,可以通過最便宜的個性化的采購來享受不同地區的風味特產,這樣老百姓更加敢于消費。
界面新聞:這次發布的文件有哪些亮點?
魏建國:《意見》提出了“五個一”,包括落實“全國一張清單”;建成一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市場體系;一個完善的產權保護制度;一個協調機制: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另外還有一個平臺,即研究明確各類公共資源交易納入統一平臺體系的標準和方式。這也是首次創新地提出以市場化的方式來配置各類公共資源,推進公共資源全流程的電子化,來破除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區域壁壘。可以說,這是一個大膽創新,從產業鏈到供應鏈再到服務鏈的全流程電子化,也是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之一。
界面新聞:您認為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方面,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魏建國:首先要防止各地一哄而上,低層次重復建設和過度同質競爭;要找準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貪大求洋。同時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環,更不能以“內循環”的名義搞地區封鎖。
其次,要做好一體化監督。準入門檻降低的同時,管理要跟上。在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方面,《意見》就提出“4個最”,即落實最嚴謹標準、最嚴格監管、最嚴厲處罰、最嚴肅問責。這也是《意見》的一大亮點,即堅持破立并舉,一手抓“立”,明確立規建制的目標任務;另一手抓“破”,打破市場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等違反統一市場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