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觀察團
進入4月中旬,各大公司年報季接近尾聲,消費金融公司的業績也得以曝光。
據新經濟觀察團不完全統計,截止發稿前,招聯消金、興業消金、馬上消金、中郵消金、中銀消金、海爾消金、小米消金、晉商消金、湖北消金、陽光消金、中原消金、哈銀消金、盛銀消金、錦程消金、蒙商消金、華融消金、蘇銀凱基消金等17家消費金融公司已經全部或部分披露了2021年的經營情況。
17家消金公司2021年業績統計表(按總資產排序),制圖:新經濟觀察團
整體來看,消費金融公司的業績已經逐步復蘇,在總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的總量和增速上取得亮眼表現。但行業差距也進一步拉大,各指標中差距少則三十多倍,多則超百倍。華融消金資產總額出現了下滑,跌幅近12%。還有些消金公司雖然2021年業績大漲,但與過去幾年相比,已大不如前。雖然行業差距進一步拉大,但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行業未來將出現強者恒強的局面,但機遇仍存,科技實力是關鍵突破口。
01 總資產PK:最多差30倍,四家超500億,華融同比下滑11.57%
在15家公布了2021年總資產數據的消費金融公司中,11家總資產超過百億元,四家超過500億元。其中,招聯金融總資產超過千萬達1496.98億,穩坐頭把交椅,是盛銀消金48.04億元的總資產規模的31倍多。興業消金和馬上消金差距很小,分別以617.90億、610.91億的資產規模位列第二第三位置。
總資產增速方面,大部分消金公司保持在20%-50%的穩步增速,但兩家新成立不久的消費金融公司表現格外亮眼。
其中,小米消金同比增幅超過300%,截至2021年末,小米消金總資產63.16億元,而在2020年末,小米消金總資產僅為15.74億元。
而小米消金是首家由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2020年5月開業,注冊資本為15億元,小米公司持股50%,渝農商行持股30%。其合作伙伴包括重慶農商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新網銀行、百信銀行、創興銀行等等。官網顯示,目前小米消金圍繞用戶日常消費金融需求,開展旅游、家裝、教育、3C等不同場景拓展,覆蓋用戶線上、線下消費需求,構建包括現金分期、消費分期、循環貸等產品。
陽光消費金融的總資產增速也表現不俗,以276.92%的成績位列第二位。陽光消費金融成立于2020年8月,注冊資本10億元,光大銀行持股60%,中青旅控股和王道商業銀行=分別持股20%。2020年,陽光消費金融總資產僅有31.50億,2021年達到118.73億元,位列第八位。
不過,也有例外,即華融消金的總資產出現了下滑。截至2021年末,華融消金分類為持有待售的主要資產總額為70.35億元,但2020年末的資產總額為79.55億元,其大約下降了11.57%。去年,中國華融宣布擬轉讓華融消金70%的股權給寧波銀行。4月7日,寧波銀行在年報中稱,公司以10.91億元受讓華融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70%股權。本次股權受讓尚待獲得相關監管部門核準。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新經濟觀察團表示,華融消費金融在2021年采取了適當收縮規模的策略,在營收和利潤上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但相比行業其他已披露業績的消費金融公司來說要遜色。2021年華融適當收縮規模的策略背后,估計將更換大股東是主要原因,在寧波銀行正式接手后,其經營策略將回歸積極。
02 營收PK:最多差39倍,增速均為正,晉商成倒數第二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持牌消金公司的營收能力差距較大。招聯金融和馬上消金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元,但湖北消金、盛銀消金、晉商消金、蘇銀凱基消金的營收卻不足10億元,其中招聯金融與蘇銀凱基消金的營收差距達到39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馬上消金的總資產略低于興業消金,但營收卻達到100.1億元,比興業消金多16億元,比華融消金一年的營收還要多。
增速方面,披露數據的12家消金公司增速均為正數。其中增幅最大的為海爾消金,超過75%,中原消金也達到了73%,緊隨其后。增速最低的為晉商消金和盛銀消金,分別僅為0.73%和2.9%。
同時,這兩家消金公司的營收總量也處在末尾,晉商消金年營收5.5億,盛銀消金為7.1億元。而晉商消金近年來在多個場景業務中踩雷,營收持續處于低位,還多次被央行處罰。3月底,晉商消金因未準確報送個人信息等,被央行罰款49萬。2019年8月,晉商消金還因違反相關規定,未經同意查詢個人信息,被責令限期改正,對單位處以罰款50萬元;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以罰款5萬元。
盛銀消金也不例外。除了多次高管變動外,去年11月,盛銀消金因存在“發放無指定用途的個人消費貸款”,被遼寧銀保監局罰款20萬元。同時,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劍因涉及上述違法違規事實,被予以警告。
而蘇銀凱基消金于2021年3月2日獲準開業,注冊資本2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蔣建明。開業不足一年,2021年實現營收4.05億元,暫時位于末位。不過,據媒體報道,開業之初,蘇銀凱基消金曾經提出年營收15億元的目標。
03 凈利潤PK:4家超10億,差距超百倍,湖北消金增速超470%
在凈利潤方面,整體上行業表現均不錯。其中,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共四家,招聯、興業、馬上穩居前三,分別為30.63億元、22.3億元、13.82億元,中郵的凈利潤為12.29億元。哈銀消金表現亮眼,凈利潤達到9.6億元,與10億俱樂部僅有一步之遙。
但同時,行業賺錢能力進一步拉大,招聯金融30.63億元的凈利潤是剛開業不久的蘇銀凱基消金0.17億元凈利潤的180倍。除了蘇銀凱基消金外,湖北消金、晉商消金、小米消金、蒙商消金的凈利潤均在1億元以下。
但從增速來看, 各家表現均不俗。其中湖北消金雖然凈利潤總量不過億,但增速高達470.8%,拔得頭籌。而增速最低的晉商消金僅為12.47%。
有意思的是,兩家消金公司同屬于上市公司宇信科技(300674.SZ)旗下,截至2021年底,宇信科技持有晉商消金20%股份,持有湖北消金12.77%股份。受金融科技業務影響,宇信科技去年凈利潤下滑12.6%。
而海爾消金的凈利潤,則屬于看似美好的情況。2017-2020年,海爾消金凈利潤為4768.81萬元、1.68億元、2.04億元和1.23億元,今年雖然達到1.91億元,但與2019年的巔峰時期相比仍有差距,且2020年大幅下滑40.70%。
問題就出在業務上。除了踩雷多個場景分期產品,海爾消金還被多家媒體曝出曾推出“首付貸”相關產品。盡管海爾消金對外辟謠,稱從未發放過首付貸或者包裝發放首付貸,但后多家媒體指出,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多個裁判文書顯示,有用戶成功向海爾消費金融申請消費貸款用于買房的首付款。
2017年底,海爾消金還曾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于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相關規定,被央行青島市中心支行罰款10萬元。截止目前,海爾消金在黑貓投訴上的投訴量達到2600多個。
04 強者恒強,機遇仍存,科技成突破口
除了營收、凈利潤、總資產的縱向對比,于百程還指出了三個數據之間的橫向差距。
他表示,從已披露的消費金融公司財報看,有幾個特點:
一是資產規模絕大多數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顯示出消費金融公司在2021年疫情緩解后,繼續實現規模的穩步擴張。規模增長是營收和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
二是主要公司營收增速稍慢于資產規模的增速,原因可能是行業規范背景下產品利率的降低。
三是凈利潤的增長速度要高于資產和營收的增速,可能是在成本控制、壞賬控制等方面比較有效。
四是幾家大型公司的業績穩定,增速居于中等,小型公司則有所分化,由于基數低等原因,部分公司實現了超高速增長。
因此,于百程認為,在消金行業不斷規范,利率降低以及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帶來的行業優勝劣汰加劇,而技術能力、融資能力、用戶和合作資源更多的公司,在行業優勝劣汰過程中將有所受益。
易觀分析金融科技組組長蘇筱芮對新經濟觀察團表示,目前持牌消費金融業績呈現持續向好態勢,預計未來行業整體情況仍將向好,頭部機構會延續“強者愈強”的特征,未來將從三方面決定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在行業中的地位,分別是:
一是技術,新技術將繼續推動消費金融流程優化,助力提升業務效率;二是場景,預計持牌消金機構將加大尋求場景拓展與金融生態圈的構造;三是模式,伴隨著線上獲客成本的日益攀升以及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不斷完善,有機聯動的模式將成為消金機構的核心競爭能力。其中科技實力及科技創新能力是占據核心位置的關鍵要素。
如今,科技能力已成為消費金融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和競爭力,各家消金公司均加大了對科技的支持力度,精準觸達客戶,提高服務效率。例如,馬上消費為多個行業提供個性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向同業輸出信貸服務系統、智能客服系統等,完善行業的價值鏈。中原消費金融構建了一個以多元化的平臺能力、技術能力、數據能力為基礎,涵蓋“獲客+授信準入+貸中管理+貸后管理”全流程的智能風控體系等等。
未來,行業萬億市場空間仍舊待啟,雖然行業頭部效應顯現,差距在拉大,但中尾部平臺仍有機會。具備上述科技等優勢的持牌機構,將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