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看視頻就能賺錢,哪有那么美的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看視頻就能賺錢,哪有那么美的事?

為什么各類手機APP如此熱衷于讓用戶“看視頻賺錢”?而對于用戶來說,所謂看個視頻就有紅包,賺錢App又真的賺錢嗎?

文|陳根

近年來,從抖音、騰訊、拼多多,再到各類手機APP,都陸續推出了各種“拉人頭”活動,包括各種看新聞賺現金,刷視頻拿紅包,購物獲返利等等,以此吸引大量用戶,尤其是老年人群體下載安裝。一些應用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相關應用的下載量最高超過千萬,下載過百萬的更不鮮見。

但俗話說得好,自古套路得人心。在下載應用后,大多數的用戶才會發現,所謂的金幣并不等同于現金,廣告中宣稱的高額金幣折算成現金,往往只有幾毛錢,高額收益并不能實現。

那么,到底是為什么,各類手機APP如此熱衷于讓用戶“看視頻賺錢”?而對于用戶來說,所謂看個視頻就有紅包,賺錢App又真的賺錢嗎?

看視頻賺錢為什么這么流行?

先來看看大廠,以拼多多為例,最近,拼多多的短視頻業務有了最新進展,多多視頻成為拼多多一級入口,這意味著拼多多對多多視頻的重視程度再升級。

為了培養用戶習慣,鼓勵用戶的創作和觀看熱情,拼多多又開始了拿手好戲——補貼。拼多多不僅將發視頻的門檻放得很低,還采用了現金獎勵和補貼的方式鼓勵用戶觀看視頻和創作視頻。去年年底,拼多多推出了百萬傭金助力計劃,在現金和流量補貼的吸引之下,其他平臺的不少大V和MCN都紛紛入駐拼多多。

尤其是對于用戶來說,打開多多視頻,就能看到現金提現的提示,還有不停地送紅包和金幣,停留的時間越長,獲得的補貼越多。雖然金額并不大,但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只需要停留幾分鐘,這也對部分用戶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再比如,騰訊推出的片多多。片多多也是主打網賺模式,看視頻可以領金幣,內容以經典老劇、老電影為主,不需要注冊 VIP,也沒有廣告,所有內容均可免費觀看。在播放狀態下,畫面右上角的“金幣”數額會持續滾動,一秒一幣,18000 金幣≈1 元,最低提現門檻為 0.3 元。看劇金幣每天上限為 3600 金幣,也就是說,每天只能賺一小時金幣,約等于 0.2 元。

短視頻領域的抖音自然也沒有落下,尤其是抖音極速版的拉新策略,可以說是十分接地氣,采用了趣頭條的網賺模式。初次使用,便會彈出“38元”的現金紅包,1塊多的新人紅包即刻到賬。完成觀看視頻、邀請好友、簽到等任務,就可以領取金幣。每隔一個小時,用戶還可以開一次寶箱,獲得隨機數額的金幣。

在觀看視頻時,圍繞著紅包的進度條會轉動。觀看視頻20秒,進度條轉滿一圈,此時打開紅包可以隨機獲得2~100不等的金幣。不過,10000金幣才相當于1元,只有當現金滿0.3元,用戶才可以提現。也就是說,你至少要有3000金幣、觀看超過100分鐘的視頻,才有提現資格。

相比之下,“拉人頭”來錢更快。首次邀請好友,可獲得2元現金獎勵;好友觀看視頻滿3天,可獲得最高10元的現金獎勵;好友觀看視頻,你可以收獲雙倍金幣。從紅包金額的分配上不難看出,抖音極速版更鼓勵用戶去拉新。

除了大場外,在玩游戲、刷微博、看短視頻時,人們也經常會看到植入的賺錢類App廣告,比如一些手游App在一局游戲結束后,往往會有觀看15秒廣告視頻贏得經驗或者其他福利性收益,而在刷短視頻或者看小說時,也能在頁面底部看過各種賺錢App的廣告。

實際上,這種金幣激勵模式首創于做圖文信息流的趣頭條,隨后才被多家資訊平臺效仿,這一模式的出現,主要則是在于互聯網平臺的用戶增長焦慮。

這幾年,國內人口紅利見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后移動互聯網時代,“去下沉市場找增量”的口號響徹云霄,在互聯網巨頭們爭搶Z世代新新人類、小鎮青年時,中老年人成為了 “廉價的過剩流量”。 

根據《老年用戶移動互聯網報告》,目前國內老年網民數量已經占到老年人口比例20%,也就是說每5位老年人口中就有1位使用手機上網,且在近五年來,老年人觸網速度是整體移動互聯網普及速度的1.6倍,這種呈現指數級增長的老年網民團體,仍是尚未被完全開發的藍海。而顯然,會被所謂“看視頻拿紅包”吸引的,正是中老年人這一群體。

賺錢不是動動手指就可以

動動手指就能賺錢?互聯網時代,不少人選擇了相信。畢竟,確實在網絡上能夠經常聽到一些人在社交網站的短視頻中說句話、跳個舞或者搞個怪就成網紅了的故事。成為網紅后,自然就開始代言各種產品。

但事實是,帶著這種心理走向“看視頻拿紅包”等賺錢APP時,人們才會發現,所謂的“賺錢”并沒有那么容易,也絕非簡單看看新聞或視頻。

比如,在騰訊的在片多多平臺上,有用戶投訴說,按照要求拉新、看視頻,提現時卻不停受阻,最后賬號被封、投訴無門。而黑貓投訴平臺也顯示了多條,關于片多多“虛假宣傳”“邀請獎勵不到賬”“無客服反饋不處理”等投訴信息。

根據北京商報記者的實測,當完成實名注冊并登錄后,新人金幣紅包瞬間到賬,當日可以提現0.24元。當成功“拉新”,邀請到第一位好友時,平臺隨機獎勵了5元,此時立即提現的金額為3元,扣稅后得到2.4元,且即刻到賬。但當北京商報記者邀請第二位好友時,平臺卻只是把金額累計到了賬戶,不僅沒有第一次拉新時出現的可立即提現的入口,立即提現的標準也提升至了500元。

這一問題在其他的手機APP上則更為明顯。在一款名為“種子視頻”、號稱“看視頻能賺錢”的APP上,首次進入APP后,頁面彈出一個“新人紅包”,寫著“打開得38元,紅包可立即提現”。點擊打開紅包后卻彈出另一則“收益通知”,告知獲得6000“金幣”。不僅承諾的38元現金沒有,6000“金幣”也無法提現。根據提示,想提現必須繼續看視頻,所謂6000“金幣”的實際收益不到1塊錢。

另外一些“趣輸入”“趣步”等App,前者宣稱手機打字可以“賺錢”,而后者則宣稱走路可以“賺錢”。但在實際使用中,這些APP會不斷彈出廣告,并提示領“金幣”、邀請好友。只要沒有按照彈窗去做,幾乎沒有任何受益。

此外,宣稱走路能賺錢的APP“趣步”,將拉人頭數量與用戶等級和收益掛鉤,如果下線多發展1個人,上線的推廣活躍度就增加0.05,而推廣活躍度直接影響最終收益。套路類似傳銷。甚至有一些App,注冊完就會要求用戶繳納押金。

拋開賺不到錢,賺錢類App還有其他的問題。首先就是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賺錢APP在注冊時,基本要求用戶填寫真實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因為涉及利益與提現,還要綁定銀行賬號、微信號等。在很多軟件都進行了實名認證的當下,不少用戶覺得再多幾個實名認證也無大礙,但現實是,一旦注冊后,各種信息泄露、騷擾電話就少不了。

其次,不少APP采用“第一次注冊獎勵”吸引用戶點擊下載,而用戶在初期獲利嘗到甜頭后,又會在“成功推薦親朋好友得獎勵”的誘惑下向他人介紹,這些都加速了此類APP傳播。吸引大量手機用戶加入,刺激流量擴張,但這對于用戶來說,只是另一次無用的循環。

再來,法律擦邊球。幾乎所有宣稱“賺錢”的APP,均包含瀏覽資訊版塊,而所謂的“新聞資訊”,大多是垃圾信息。在“種子視頻”“微鯉看看”等APP上,內容多為打色情擦邊球、涉嫌宣傳賭博信息的廣告。

實干才能旺業

任何時代,靠苦干、實干旺業都是一個不變的真理。

對于手機APP們來說,與其想著怎么通過這種不正當的手段欺騙消費者獲得流量,倒不如真正做好一款能說服消費者的產品。更何況,下沉市場的紅利總有見頂的一天,金幣也總有發完的一天,搭建自己可持續發展的護城河才是一款軟件保有生命力的核心。

QuestMobile 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有 11.35 億移動互聯網用戶,其中三四五線城市以及廣大農村地區占據 54.5%,也就是 6.18 億的規模。過去兩年,經過了抖音和快手的瘋狂吸納,同一家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20 年 10 月,“移動視頻”在下沉市場的滲透率已經高達94.7%,僅次于“社交”(96.5%),成為目前僅有的兩個滲透率超過 90% 的行業之一。

目前,我國關于網絡App方面的立法還處于相對滯后的情況,亟需加強法制建設。不過,一些地方已對“賺錢”APP進行整治。此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約談趣頭條、惠頭條等曾宣稱“看新聞能賺錢”的資訊類平臺,要求相關企業加強廣告發布前審查把關,杜絕發布虛假違法廣告。

同時,少數App為了躲避監管,不在正規應用商店上架,而是選擇在網絡上發帖。針對部分手機App的母公司存在改頭換面、反復觸碰傳銷紅線的行為,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表示,監管部門應形成黑名單制度,將違法平臺及其背后資本納入,防止其更換馬甲,死灰復燃。同時,摸排平臺發展下線情況,涉及人員較多的,應防范相關人員跑路,損害用戶權益。

此外,承諾高額返利的噱頭,加上拉人頭的方式,使一些App可能在短時間內吸納大量用戶,如果這類App中存在色情、賭博等不良信息,會造成廣泛傳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匡文波認為,網信部門應及時對不具備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App進行下架處理,防止不良信息在互聯網大規模擴散。

而對于用戶們來說,人們應該對存在非法牟利或鼓勵用戶拉人頭行為的平臺,要切實增強防范意識,不要輕信高額收益的承諾,對不斷發展多層級下線、個人收益與下線數量掛鉤等情況,更要提高警惕,防止落入傳銷陷阱。拒絕餡餅,或許就是拒絕陷阱的最好方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看視頻就能賺錢,哪有那么美的事?

為什么各類手機APP如此熱衷于讓用戶“看視頻賺錢”?而對于用戶來說,所謂看個視頻就有紅包,賺錢App又真的賺錢嗎?

文|陳根

近年來,從抖音、騰訊、拼多多,再到各類手機APP,都陸續推出了各種“拉人頭”活動,包括各種看新聞賺現金,刷視頻拿紅包,購物獲返利等等,以此吸引大量用戶,尤其是老年人群體下載安裝。一些應用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相關應用的下載量最高超過千萬,下載過百萬的更不鮮見。

但俗話說得好,自古套路得人心。在下載應用后,大多數的用戶才會發現,所謂的金幣并不等同于現金,廣告中宣稱的高額金幣折算成現金,往往只有幾毛錢,高額收益并不能實現。

那么,到底是為什么,各類手機APP如此熱衷于讓用戶“看視頻賺錢”?而對于用戶來說,所謂看個視頻就有紅包,賺錢App又真的賺錢嗎?

看視頻賺錢為什么這么流行?

先來看看大廠,以拼多多為例,最近,拼多多的短視頻業務有了最新進展,多多視頻成為拼多多一級入口,這意味著拼多多對多多視頻的重視程度再升級。

為了培養用戶習慣,鼓勵用戶的創作和觀看熱情,拼多多又開始了拿手好戲——補貼。拼多多不僅將發視頻的門檻放得很低,還采用了現金獎勵和補貼的方式鼓勵用戶觀看視頻和創作視頻。去年年底,拼多多推出了百萬傭金助力計劃,在現金和流量補貼的吸引之下,其他平臺的不少大V和MCN都紛紛入駐拼多多。

尤其是對于用戶來說,打開多多視頻,就能看到現金提現的提示,還有不停地送紅包和金幣,停留的時間越長,獲得的補貼越多。雖然金額并不大,但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只需要停留幾分鐘,這也對部分用戶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

再比如,騰訊推出的片多多。片多多也是主打網賺模式,看視頻可以領金幣,內容以經典老劇、老電影為主,不需要注冊 VIP,也沒有廣告,所有內容均可免費觀看。在播放狀態下,畫面右上角的“金幣”數額會持續滾動,一秒一幣,18000 金幣≈1 元,最低提現門檻為 0.3 元。看劇金幣每天上限為 3600 金幣,也就是說,每天只能賺一小時金幣,約等于 0.2 元。

短視頻領域的抖音自然也沒有落下,尤其是抖音極速版的拉新策略,可以說是十分接地氣,采用了趣頭條的網賺模式。初次使用,便會彈出“38元”的現金紅包,1塊多的新人紅包即刻到賬。完成觀看視頻、邀請好友、簽到等任務,就可以領取金幣。每隔一個小時,用戶還可以開一次寶箱,獲得隨機數額的金幣。

在觀看視頻時,圍繞著紅包的進度條會轉動。觀看視頻20秒,進度條轉滿一圈,此時打開紅包可以隨機獲得2~100不等的金幣。不過,10000金幣才相當于1元,只有當現金滿0.3元,用戶才可以提現。也就是說,你至少要有3000金幣、觀看超過100分鐘的視頻,才有提現資格。

相比之下,“拉人頭”來錢更快。首次邀請好友,可獲得2元現金獎勵;好友觀看視頻滿3天,可獲得最高10元的現金獎勵;好友觀看視頻,你可以收獲雙倍金幣。從紅包金額的分配上不難看出,抖音極速版更鼓勵用戶去拉新。

除了大場外,在玩游戲、刷微博、看短視頻時,人們也經常會看到植入的賺錢類App廣告,比如一些手游App在一局游戲結束后,往往會有觀看15秒廣告視頻贏得經驗或者其他福利性收益,而在刷短視頻或者看小說時,也能在頁面底部看過各種賺錢App的廣告。

實際上,這種金幣激勵模式首創于做圖文信息流的趣頭條,隨后才被多家資訊平臺效仿,這一模式的出現,主要則是在于互聯網平臺的用戶增長焦慮。

這幾年,國內人口紅利見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后移動互聯網時代,“去下沉市場找增量”的口號響徹云霄,在互聯網巨頭們爭搶Z世代新新人類、小鎮青年時,中老年人成為了 “廉價的過剩流量”。 

根據《老年用戶移動互聯網報告》,目前國內老年網民數量已經占到老年人口比例20%,也就是說每5位老年人口中就有1位使用手機上網,且在近五年來,老年人觸網速度是整體移動互聯網普及速度的1.6倍,這種呈現指數級增長的老年網民團體,仍是尚未被完全開發的藍海。而顯然,會被所謂“看視頻拿紅包”吸引的,正是中老年人這一群體。

賺錢不是動動手指就可以

動動手指就能賺錢?互聯網時代,不少人選擇了相信。畢竟,確實在網絡上能夠經常聽到一些人在社交網站的短視頻中說句話、跳個舞或者搞個怪就成網紅了的故事。成為網紅后,自然就開始代言各種產品。

但事實是,帶著這種心理走向“看視頻拿紅包”等賺錢APP時,人們才會發現,所謂的“賺錢”并沒有那么容易,也絕非簡單看看新聞或視頻。

比如,在騰訊的在片多多平臺上,有用戶投訴說,按照要求拉新、看視頻,提現時卻不停受阻,最后賬號被封、投訴無門。而黑貓投訴平臺也顯示了多條,關于片多多“虛假宣傳”“邀請獎勵不到賬”“無客服反饋不處理”等投訴信息。

根據北京商報記者的實測,當完成實名注冊并登錄后,新人金幣紅包瞬間到賬,當日可以提現0.24元。當成功“拉新”,邀請到第一位好友時,平臺隨機獎勵了5元,此時立即提現的金額為3元,扣稅后得到2.4元,且即刻到賬。但當北京商報記者邀請第二位好友時,平臺卻只是把金額累計到了賬戶,不僅沒有第一次拉新時出現的可立即提現的入口,立即提現的標準也提升至了500元。

這一問題在其他的手機APP上則更為明顯。在一款名為“種子視頻”、號稱“看視頻能賺錢”的APP上,首次進入APP后,頁面彈出一個“新人紅包”,寫著“打開得38元,紅包可立即提現”。點擊打開紅包后卻彈出另一則“收益通知”,告知獲得6000“金幣”。不僅承諾的38元現金沒有,6000“金幣”也無法提現。根據提示,想提現必須繼續看視頻,所謂6000“金幣”的實際收益不到1塊錢。

另外一些“趣輸入”“趣步”等App,前者宣稱手機打字可以“賺錢”,而后者則宣稱走路可以“賺錢”。但在實際使用中,這些APP會不斷彈出廣告,并提示領“金幣”、邀請好友。只要沒有按照彈窗去做,幾乎沒有任何受益。

此外,宣稱走路能賺錢的APP“趣步”,將拉人頭數量與用戶等級和收益掛鉤,如果下線多發展1個人,上線的推廣活躍度就增加0.05,而推廣活躍度直接影響最終收益。套路類似傳銷。甚至有一些App,注冊完就會要求用戶繳納押金。

拋開賺不到錢,賺錢類App還有其他的問題。首先就是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賺錢APP在注冊時,基本要求用戶填寫真實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因為涉及利益與提現,還要綁定銀行賬號、微信號等。在很多軟件都進行了實名認證的當下,不少用戶覺得再多幾個實名認證也無大礙,但現實是,一旦注冊后,各種信息泄露、騷擾電話就少不了。

其次,不少APP采用“第一次注冊獎勵”吸引用戶點擊下載,而用戶在初期獲利嘗到甜頭后,又會在“成功推薦親朋好友得獎勵”的誘惑下向他人介紹,這些都加速了此類APP傳播。吸引大量手機用戶加入,刺激流量擴張,但這對于用戶來說,只是另一次無用的循環。

再來,法律擦邊球。幾乎所有宣稱“賺錢”的APP,均包含瀏覽資訊版塊,而所謂的“新聞資訊”,大多是垃圾信息。在“種子視頻”“微鯉看看”等APP上,內容多為打色情擦邊球、涉嫌宣傳賭博信息的廣告。

實干才能旺業

任何時代,靠苦干、實干旺業都是一個不變的真理。

對于手機APP們來說,與其想著怎么通過這種不正當的手段欺騙消費者獲得流量,倒不如真正做好一款能說服消費者的產品。更何況,下沉市場的紅利總有見頂的一天,金幣也總有發完的一天,搭建自己可持續發展的護城河才是一款軟件保有生命力的核心。

QuestMobile 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有 11.35 億移動互聯網用戶,其中三四五線城市以及廣大農村地區占據 54.5%,也就是 6.18 億的規模。過去兩年,經過了抖音和快手的瘋狂吸納,同一家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2020 年 10 月,“移動視頻”在下沉市場的滲透率已經高達94.7%,僅次于“社交”(96.5%),成為目前僅有的兩個滲透率超過 90% 的行業之一。

目前,我國關于網絡App方面的立法還處于相對滯后的情況,亟需加強法制建設。不過,一些地方已對“賺錢”APP進行整治。此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約談趣頭條、惠頭條等曾宣稱“看新聞能賺錢”的資訊類平臺,要求相關企業加強廣告發布前審查把關,杜絕發布虛假違法廣告。

同時,少數App為了躲避監管,不在正規應用商店上架,而是選擇在網絡上發帖。針對部分手機App的母公司存在改頭換面、反復觸碰傳銷紅線的行為,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表示,監管部門應形成黑名單制度,將違法平臺及其背后資本納入,防止其更換馬甲,死灰復燃。同時,摸排平臺發展下線情況,涉及人員較多的,應防范相關人員跑路,損害用戶權益。

此外,承諾高額返利的噱頭,加上拉人頭的方式,使一些App可能在短時間內吸納大量用戶,如果這類App中存在色情、賭博等不良信息,會造成廣泛傳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匡文波認為,網信部門應及時對不具備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的App進行下架處理,防止不良信息在互聯網大規模擴散。

而對于用戶們來說,人們應該對存在非法牟利或鼓勵用戶拉人頭行為的平臺,要切實增強防范意識,不要輕信高額收益的承諾,對不斷發展多層級下線、個人收益與下線數量掛鉤等情況,更要提高警惕,防止落入傳銷陷阱。拒絕餡餅,或許就是拒絕陷阱的最好方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建宁县| 吉首市| 胶州市| 鹿邑县| 铜川市| 衡南县| 长顺县| 石渠县| 安化县| 夏津县| 全南县| 海安县| 海南省| 扶沟县| 平遥县| 昆山市| 乳山市| 师宗县| 若尔盖县| 乌鲁木齐县| 绥棱县| 郑州市| 雅江县| 浦北县| 宜丰县| 宁波市| 屯留县| 葫芦岛市| 朝阳市| 明溪县| 达孜县| 临夏县| 屯昌县| 张北县| 荣成市| 峨山| 和平区| 绵阳市| 凉城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