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莊鍵
按照計劃,一艘裝載14.5萬方液化天然氣(LNG)的運輸船將在4月14日靠泊洋山接收站。這座接收站地處杭州灣的小洋山島,距離上海市中心超過100公里。
洋山接收站于2009年投入啟用,它的功能是接收由海路運輸而來的LNG,并將其裝卸至儲罐內。氣化后,再通過管道輸送至上海的居民和工商業用戶。
洋山接收站是上海最為重要的氣源,為這座超大型城市供應了約一半的天然氣。其運營方為上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上海LNG公司),隸屬于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申能集團)。
目前,這座接收站庫存水平接近七成,可以滿足上海三周左右的用氣需求。
對于洋山接收站而言,過去的17天非常特殊。3月27日晚,上海宣布將在次日實施區域靜態管理,洋山接收站也隨即進入全封閉狀態,同時召回在島外輪換休整的員工。
接到通知后,26名接收站員工連夜從上海市區的家中出發,趕在交通管控開始前,回到了小洋山島。此時的洋山接收站,駐扎著公司本部的105位員工,以及213位為接收站提供各項保障的外部協同人員。
姚珉芳是在4月7日上島的。她是申能集團副總經濟師,同時兼任上海LNG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由于疫情影響,姚珉芳居住的小區此前處于封閉管理中,人員只進不出,她因此無法第一時間返崗。
經過數輪核酸和抗原檢測后,確認新冠檢測為陰性的姚珉芳,在4月1日向申能集團提出申請,希望能盡快回到一線。
姚珉芳說,雖然在家中能通過視頻會議等方式遠程指揮,但與接收站員工一起,守在保供一線,是作為公司一把手的職責所在。
姚珉芳獲準離開小區的必要條件,是所居住的樓棟七天內沒有新冠感染者。提出返崗申請的六天后,這一條件終于具備,姚珉芳獲得社區放行,搭乘公司派來的車輛前往小洋山島。
按照上海LNG公司應急預案中的防疫規定,姚珉芳上島后,必須先接受三天的單獨隔離和三次核酸檢測,才能返回工作崗位,從而確保接收站的絕對安全。

封閉管理開始后,接收站已切換為“蜂巢管理”模式,防范潛在的疫情傳播風險。
駐島員工按照生產運行、設備維護、服務保障和安保等功能分為四大類,四類人員再劃分為不同的班組。各班組分區住宿、分時段用餐,形成人員之間的屏障,類似蜂巢內的一個個獨立單元。
與此同時,接收站每天會組織核酸檢測,站內也配備了抗原試劑和隔離房間,以備不時之需。
對于洋山接收站而言,全封閉管理并不陌生。2020年國內新冠疫情爆發時,接收站曾經歷總計46天的全封閉管理。
相比于兩年前,這家保供企業當下所面臨的局面更為嚴峻,全封閉管理何時結束仍是一個未知數。由于疫情爆發較為突然,不少員工倉促上島,家中事情并未完全安頓好。
姚珉芳說,保供企業的天職就是保供,任何個人的問題都不能成為問題。上島的員工們對此非常理解,他們現在都有一個信念:不問時間,只問需要。
“我們要有心理準備,接收站解封的時間肯定會比外面來得晚。因此我們不會做任何預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她告訴界面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