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T財經 游璃?
裁員畢竟只能節流,有贊業務近乎全面崩盤情況下無法實現自我造血,虧損就還會持續存在。
頭上頂著“微信生態第一股”之稱的有贊近期發布了2021年年度財報,同時也是有贊被打入“仙股”冷宮的第五個月。
股票市場上,價格極低的標的有一個飄逸的名字——“仙股”。
仙股說的并不是股票市值高到難以觸碰,而是指代其投資價值低到馬上要退市“升仙”。起源于香港股市的仙股最初是個諧音梗,香港人的“仙”與英文“cent”(分)發音類似,仙股表示只能以分為計價單位的股票,如今則泛指股價已經跌至一元以下的股票。
截至4月7日收盤,有贊股價定格在0.18港元。3月25日發出盈利警告后,有贊股價持續下滑,跌幅達到20%。根據雪球提供的數據,從2021年2月開始,有贊的股價就一路下行,2021年11月前后跌破1元,今年3月15日達到年內最低點0.15元。
年報披露出503.5%的虧損擴大幅度后,投資者加速逃離,董事會不得不在3月31日和4月4日進行兩次護價。而累積590萬股的增持只是讓股價略顯回溫,與2021年2月的4.52港元相比,有贊的榮光已經褪去96%,不足33億元的市值,也讓有贊的未來顯得陰霾密布。
有媒體撰文稱,這是新消費快冷快熱狀況的一種折射,并質疑有贊“即使節衣縮食也快要過不下去”,事實真是如此嗎?
野心膨脹還是業務疲軟?
2021年度財務報告顯示,有贊2021年營收與凈利都在下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贊實現總營收15.70億元,同比降幅為13.8%,報告期內總虧損為32.93億元,同比擴大503.5%。
有贊CEO白鴉在財報釋出次日的內部信中提到:“2021是有贊創立歷史上經營遇到最大挑戰的一年”,而問題的根源,可以被總結為“野心膨脹”四個字。
在這份名為《關于2021年的業績復盤和后續調整》信中,白鴉反思認為,其實早在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全體就已經做好了面對存量市場的準備。社會總額零售下降、互聯網用戶數量見頂、移動互聯網紅利漸消,以上種種都釋放出統一的信號,讓有贊決心不再燒錢擴張,而是勤奮努力,深耕業務基本面。
然而“疫情帶來額外需求讓2020年意外獲得了接近100%的增長”,宅家經濟與直播電商興起讓有贊認為自己有了再度起航的機會。從數據上看,白鴉分析零售線上化和數字化的時代極速到來,企業服務公司擁有巨大增量空間。2020年第四季度他們據此提出“五年十倍,萬億交易額”的高速增長目標,也自此走向了精細化運營的反面。
根據近三年財報,有贊2019、2020及2021年銷售費用分別為5.32億元、7.82億元及9.59億元。分銷開支逐步攀升,在營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在增加,從2018年借殼上市至今,有贊的銷售費用率從31.06%提高到了60.73%,營銷方面的投入吞噬了有贊的大部分收入。2021年有贊錄得毛利收入9.52億元,這也是有贊上市以來銷售費用首次高于毛利。
對于SAAS公司來說,成長期燒錢獲客并非不可理解。有贊的最大競爭對手微盟,2015年銷售費用率是驚人的91.23%,但到了2020年,微盟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下降到46.67%,這說明隨著用戶使用黏性提升、付費習慣養成,營銷費用率能夠實現下降。像海外知名電商SAAS公司Shopify一樣先砸錢后收益的商業模式,也一樣能夠被投資人們認定為優秀。
擺在有贊面前的考驗不是一味地降低銷售費用高企,而是需要提高營銷投入對收入的撬動效率。銷售費用率連年走高意味著有贊的生意在靠成本驅動,背后折射出的業務疲軟,正在釋放出更危險的氣息。
盡管白鴉在公開信中表示有贊業績“跟2019年比有正常的增長”,但從財報中看,2021年已是有贊連續第四年虧損,累計接近55億元,而去年一年32.93億元的虧損就遠遠超過了2018至2020年的虧損總額。投資人用腳投票的結果是如今股價不足0.2元,相較疫情以前水平還要更低。單純的一句“沒有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形勢,并且修正得不夠及時”無法解釋業務基本盤的失守,白鴉恐怕也難以因此獲得二級市場的再度支持。
靠裁員省錢?
創投圈人士Takun分析道:“SAAS服務商歸根結底還是軟件公司,輕資產模式下,最昂貴的支出還是人工。”要想實現最大程度的節流,裁員是最迅速也最快見效的方法,這也解釋了有贊2022年來為何兩度傳出裁員消息。
綜合媒體報道,2022年1月、3月均有有贊將大規模裁員的傳聞。包括董事會成員在內的多位高管從去年開始相繼離職,多位自稱內部員工的被裁者爆料:“有贊將把不賺錢的部門全部裁掉”。哪怕有贊官方回應表示裁員規模被高估,“實際調整比例大約20%”,也阻擋不了市場對其商業邏輯的質疑。
從有贊收入結構來看,拉動營收的部分主要是訂閱解決方案及商家解決方案,前者即SAAS訂閱及云服務,后者是為商家日常經營提供的增值服務。而根據最新財報,有贊的三項業務呈全面下滑趨勢,訂閱解決方案業務同比下降7.1%,商家解決方案業務相較以往下滑22.8%,基數較小的其他業務實現營收1140萬元,2020年同期為1526萬元。
業務近乎全面崩盤以外,市場對它盈利模式單一的擔憂始終存在。裁員畢竟只能節流,無法實現自我造血,虧損就還會持續存在,截至目前,有贊仍舊沒能給出讓投資人滿意的解法。
上市以來,有贊的SAAS服務訂閱費一直是支柱業務。翻看歷年財報可以發現,2018至2020年SAAS業務的重要程度逐年提升,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由52.5%一路增長至57.6%,第二增長曲線卻難覓蹤影。
2021年5月,有贊COO兼聯席總裁浣昉在MENLO有贊新零售見面會上,宣布有贊新零售將成為獨立業務品牌,將講出新故事的希望寄托在新零售身上。依照首度披露的新零售業務成績單,2021年前三季度門店商家交易額超130億元,已覆蓋6.3萬家門店。
然而到了年末回望,新零售業務的作用非常有限。2021年全年,有贊SAAS服務訂閱費帶來的營收為9.7億元,在總收入中的貢獻率為62.03%,相較2020年繼續提升。商家解決方案業務占總營收的比例從41.6%下降至37.3%,此消彼長之下,SAAS及其延伸服務仍然是有贊的唯一收入來源。
失去支撐,核心困局難解
能夠影響SAAS公司業績三個因素分別是產品、獲客和客戶續費率,想同步提升卻顯得很難。
雪球用戶“芳博士”橫向分析多家中國SAAS企業各項指標后得出結論,認為目前電商SAAS賽道有兩個特點,“第一,客戶忠誠度不高,完全可以燒錢搶奪;第二,電商SAAS的技術壁壘不高,先發優勢不強”。換句話說,以有贊為首的SAAS企業正在陷入同質化競爭,產品無法打出差異化,在互聯網整體寒冬的今日獲客只會更為困難。
既然無法面面俱到,那么加強單項或許也是辦法。B端產品總監,SAAS產品負責人王戴明就進一步指出三選一時應該優先考慮續費率。“獲客成本和服務成本降低的難度較大,要實現較高的獲客投入產出比,最關鍵的還是提高‘客戶生命周期價值’。這要求SAAS公司必須打磨好產品和服務,提高給客戶帶來的價值。”
這也引出了有贊埋下的另一個隱雷,獲客成本不降反增之余,付費客戶的流失率也在提高。
按照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國外優秀SAAS公司的續約率基本能維持在90%上下,而國內一般認為續約率要達到80%以上。然而第三方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報顯示,有贊付費商家流失率一直不低,2018、2019年及2020年分別為52.2%、52.6%及54.8%。
以“客戶流失率=(流失客戶數量/總客戶數)*100%”的公式計算,2020年有贊付費商家為97158家,2021年全年共計新增47686家,但最終2021年存量付費商家只有88395家,流失56449家,流失率高達63.86%。白鴉在內部信中也表示:“短期內我們的服務運營能力構建的速度不能幫助所有人,這拖累了2021年整體的商家續費率。”
有贊面前的另一個問題,是過于依賴其他平臺的流量。有行業人士評論有贊困境時提到,它最大的困境不是自身的管理決策失誤,而在于流量來自平臺,一旦平臺啟動自建電商,有贊將無處可去。
2020年7月,微信上線微信小店,官方推出的免費程序能夠實現的功能,與收費6800元的有贊服務相差無幾,商戶會倒向哪邊幾乎不需要猶豫。2021年11月,快手著手切斷第三方鏈接,據了解此舉讓有贊徹底消失在了快手,快手自己的官方服務商取而代之。根據快手最新公布的2021年財報,其閉環電商快手小店貢獻了電商交易總額的98.8%。接連喪失微信與快手兩大支撐,有贊的“商家解決方案”就成了一句空話。
SAAS是個偽命題嗎?
但這是否意味著通過SAAS服務運營實現盈利,在國內就是個偽命題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SAAS是一門ToB的生意,B端商家隊伍里的中小型玩家與大企業特點并不相通。對中小型企業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止是軟件工具,更重要的是補齊過去沒能擁有的資源管理及運營意識,想要獲得這部分客戶的青睞,有贊需要提供增量服務。多點Mall產品經理宋秋雨指出,簡單易用、固化標準流程、打造服務生態是面向中小企業的突破方向。
不過中小企業本質上仍是流失率高、付費意愿低的客戶群體,擁有高客單價、高留存率、高復購率的大客戶更解燃眉之急。加快響應速度,注重優化管理,滿足個性化需求是爭取大型企業時要注意的關鍵詞。
王戴明表示,除了關注客戶以外,SAAS企業還應當關注尖端科技,關注自我創新。鏈接微信生態和砸錢打“營銷戰”都不足以支撐有贊走得更遠,真正的“客戶成功”是借助自己的服務,讓客戶實現營銷數字化轉型。當一家SAAS企業自己都還在通過人海戰術、電話轟炸、AI騷擾等方式求取關注時,數字化改革更是無從談起。
按Takun的說法,大膽嘗試、親自下場才能得到真實的成功經驗。危與機從來都是一體兩面,暴露短板的同時,對生存能力的鍛煉也在進行。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提出,整個電商零售行業非平臺方的SaaS服務公司要針對變化降本增效,這與有贊未來的意圖不謀而合。
白鴉在內部信中提到,有贊未來會持續提升經營效率,加強商業化能力,強調人均產出,以求實現個人和組織的能力沉淀。
愿景總是臻至完美,實現的路上卻需要左沖右突,有贊是否能夠得到圓滿還有待觀察,但至少它已經邁向自己選好的道路,前行之后,終究會遇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