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樊旭
近期全國多地新冠疫情形勢緊張,是否會使專項債發行使用受到影響?對此,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周二在例行吹風會上表示,雖然會有一些影響,但財政部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影響降到最低。
許宏才說,財政部國庫司接受地方委托做好地方債券發行代操作,努力把疫情的影響盡量降到最低。“比如,某一個省份發債工作受疫情影響操作不了,財政部就代他進行操作,把地方債發出去。”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周二公布的數據,此輪疫情蔓延以來(3月1日至4月11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過32萬例,波及30個省(區、市)。
“因為疫情問題,許多地方不能出差發債,財政部接受地方委托代辦發債操作,我們部里為做好這項工作,專門組建一個小組,確保地方發債工作不受疫情影響,更好發揮地方債在擴大投資、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等方面的作用。”財政部國庫司司長王小龍補充道。
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為3.65萬億元,其中包括去年12月提前下達的1.46萬億元額度。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已達1.25萬億元,各級財政部門累計向項目單位撥付債券資金8528億元,占已發行新增專項債的68%。
許宏才還透露稱,目前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額度已全部下達。他表示,各地高度重視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分兩批共儲備了7.1萬個項目,目前正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要求,抓緊將新增限額對應到符合條件的項目上,同時進一步壓實主管部門和項目單位責任,要求加快資金使用,強化資金管理,確保專項債券實際使用形成的投資規模大幅增加,及早發揮作用。
據央視新聞報道,4月11日,李克強總理在江西主持召開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時要求,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支持企業穩崗等政策都要靠前安排和加快節奏,上半年要大頭落地,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此外,對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專項債券要合理擴大使用范圍,財政部預算司負責人、政府債務研究和評估中心主任宋其超在吹風會上稱,除了之前規定的九大使用領域外(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等物流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性安居工程),將在三個方面擴大使用范圍。
一是加大惠民生、解民憂等領域投資。他說,近期財政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各地補報了一批2022年專項債券項目,指導地方將城市管網建設、水利等重點領域項目作為補報重點。
二是支持增后勁、上水平項目建設。宋其超表示,這主要是圍繞新基建等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將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的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作為支持重點。
三是推動補短板、增強弱項項目建設。宋其超舉例稱,財政部要求各地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好農業農村領域項目儲備,將糧食倉儲物流設施作為專項債券支持重點,支持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