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娛樂 胖部
編輯|夏添
對于長視頻骨灰級用戶羅賓來說,從去年12月開始各平臺普遍性的會員漲價,每次都跟他有關系。騰訊視頻宣布將于4月20日零點開始上調會員價格后,他看了一下細則得知,作為連續包月VIP每月的費用上漲了5元。
“其實完全可以接受,就多出一瓶飲料錢唄。”羅賓算了一筆賬,加上愛奇藝、芒果TV和咪咕視頻等平臺對會員價格的調整,多了相當于一頓工作餐的花銷。而且對于習慣以連續包月形式付費的他,這幾家平臺對自動續費用戶提供了緩沖期,還能享受一段時間的優惠。
相比而言,羅賓更看重各平臺提供的內容體驗。“多幾個會員就是為了隨時看熱門內容,感覺現在出好作品的頻率還是比以前高了”。今年羅賓追完了《開端》,也加入了《人世間》催更大軍,“要是平臺多一些《開端》這樣的劇,價格上調也還是會買的。”
小時候的羅賓曾經夢想當個導演,雖然后來沒入行,對影視內容的熱愛還是保留至今。對他來說,視頻平臺上不但有好的內容,更可以跟其他愛好者互動和交流。過去的一年,他在《掃黑風暴》里領取過“綠藤群眾”的頭像掛件,在《你是我的榮耀》刷過故事接龍,在《脫口秀大會》里磕過門神CP。在這里,他覺得自己的熱愛不再孤獨。
“我沒考慮取消哪個VIP,平臺現在都是自制,IP價格和成本都那么高,漲價很正常。反正能互相理解吧。”在社交平臺上,羅賓也看到了一些對漲價不滿的聲音,但他認為這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蔥蒜這十年漲了多少了,視頻會員漲漲價正常,有更多好內容就行。”
和羅賓一起在平臺刷彈幕的年輕用戶們,或許是過去十年里長視頻平臺積累的最寶貴財富,也是在這一輪喊出“漲價”的底氣。也正如羅賓所說,他們愿意買單的始終是好內容本身,漲價之后平臺能否給他們帶來更具性價比的服務,是判斷漲價合理性的核心指標。
跑通內容與收益的良性循環,長視頻的“理性時代”
宣布漲價的前一天,騰訊視頻在“早春業務分享會”上,與行業上下游公司一起探討了降本增效、尋求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話題。
這是2018年以來行業始終探索的方向。去年年報發布后,愛奇藝和B站已經分別宣布了盈虧平衡節點,騰訊視頻、優酷和芒果TV也都介紹了平臺降本增效的成果。長期虧損之后,更良性的盈虧表現,已經成為當下決定長視頻平臺想象力的核心指標。
在這種環境下,漲價被解讀為一種紓解虧損的“過冬”策略也在情理之中。但值得思考的是,行業平臺為什么在2020年之后、歷經十年發展才喊出“漲價”?
“羅賓”們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過去十年,90后、00后逐漸成為互聯網消費主體,正在推動內容付費市場的良性有序增長,這些用戶也更愿意為了好內容買單。逐漸成熟的市場,讓平臺操作可以回歸商業合理性。
而同一時間,長視頻平臺正式進入了“億級”時代,行業開始面對互聯網紅利見頂后的增長問題,客觀上有著在沉淀期進行自我調整的需求。
“羅賓”們最看重的內容,也是平臺側最著力搭建的能力,逐漸開始引領長視頻領域的審美風向。如2020年就有《三十而已》《安家》等現實題材劇的熱度提升,《我是余歡水》《隱秘的角落》等短劇爆款,還有“小而美”黑馬如《傳聞中的陳芊芊》。
結合這些節點變化或可認為,長視頻平臺不漲價的許多年里,其實是面對國內特殊的市場和行業環境,進行培養付費、強化內容制作生態的平臺強輸出階段。回歸正常商業邏輯下的健康狀態,在平臺運營角度說有其必然性。
參考海外Netflix和Disney+等頭部平臺,周期性的漲價是常態化動作。
截至2022年初,Netflix已經經歷了六次漲價,標準計劃(1080P,2 臺設備)從最初的7.99美元提升至15.49美元,高級計劃(4K,4 臺設備)從11.99美元漲到了19.99美元;Disney+全球訂閱數破8600萬后,也宣布進行首次提價。
這種漲價策略的實質,是形成一種內容支出與平臺收益雙向跑通的良性循環。2020年第四季度Netflix首次實現自由現金流為正,進入跑贏虧損的正向發展,在平臺內容的生產擴容、成本提升和用戶為內容買單之間取得財務平衡。
合理的漲價策略,是對平臺內容能力和生存能力的良性輸血通道。從這個層面說,平臺漲價與尋求降本增效、盈虧平衡在當下的同步發力,正在指向行業進入了一個“理性時代”。
這種理性一是表現在對下游成本更有效的“節流”,也就是行業一直以來強調的降本增效,取得內容成本和內容品質之間的最優解;同時,更成熟的市場提出了越來越高的內容要求,營收的“開源”成為內容標準和體量的保證,而會員付費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由此,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將真正跑通。
在這個循環下,漲價不會造成明顯的業績下滑。從Netflix的漲價過程中可以看到,短期內客單價的提升往往可以對沖付費會員數下降的影響,而從長期看,爆款內容對會員付費的拉動邏輯已經反復驗證,成為平臺長期發展的核心動能。
視頻行業的“理性時代”下,漲價作為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會更加常態化、周期性。如果對比海外流媒體價格,甚至東南亞視頻平臺,目前國內平臺會員價格在漲價后整體上也是較低的,單月費用甚至比不上一杯咖啡。當視頻平臺的內容品質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獲得更好的回報也正是“理性”的一種表現。
觀眾對長視頻的需求還將長期存在
內容理性是長視頻“理性時代”的另一個關鍵維度。觀眾愿意為好內容買單,這是長視頻平臺發展的根本邏輯。
如羅賓所感覺到的,近年來長視頻制作經歷了從流量思維到內容思維的轉化,普遍在強化內容精品化策略,也帶動了內容精品率的提升。
2021年出現了《山海情》《覺醒年代》《功勛》三部豆瓣評分破9的作品,是這種趨勢的集中表現,也體現了更加成熟的用戶市場對好內容的認同度越來越高。圍繞著好內容,平臺與用戶之間形成了良性的互動關系。
以劇集領域為例,去年熱度很高的《你是我的榮耀》《掃黑風暴》,在第三季度帶動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同比增長8%;“小而美”的《司藤》《御賜小仵作》《愛很美味》等,在觀眾的自來水式安利下成為破圈黑馬。今年開年以來,《開端》《人世間》《余生,請多指教》等多類型佳作也先后成為爆款。
在此基礎上,平臺進一步探索動漫、微短劇、紀錄片和少兒節目等更多內容增長點,也在持續強化對不同圈層的服務能力。
孩子剛剛3歲的羅賓,特別注意到了去年以來各平臺對少兒節目的普遍發力。騰訊視頻旗下就開發了如《故宮里的大怪獸》《狐桃桃與老神仙》等少兒向IP,在3月初宣布《米小圈上學記》真人劇開機,進一步發力多元化內容。
在這背后,是多年來圍繞視頻平臺,形成了越來越緊密、高效的生產生態。平臺是生態的發動機也是潤滑劑,通過在供給側主動推動探索內容精品化和更具性價比的服務,實現長視頻對用戶的吸引力。
比如視聽技術與內容結合,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沉浸式體驗,比如騰訊視頻的“臻彩視聽”等功能開發,實現了4K+HDR、杜比音效等對國內視頻會員的普惠。而在Netflix,4K、HDR等新技術只面向19.99美元每月的高級會員。
更好的內容、更出色的視聽體驗等服務,進一步放大了長視頻對用戶的價值。
面對當下短視頻等更豐富娛樂形式的外部競爭,長視頻仍然能在市場上保持長期生命力,就在于憑借更具魅力的人物和更具沉浸感、陪伴感的內容,形成與用戶之間更緊密的互動關系和粘性。
而在這個層面上,當平臺通過漲價獲取更大收益,將惠及圍繞平臺的整個供給側生態。更多的優質內容將有機會投入制作,行業公司和從業者也會獲得更合理的收益,形成刺激與激勵,并通過分賬等模式對C端市場有更清晰的認知,進而反哺制作。
平臺漲價只是表象,其帶動的更良性的發展環境,應該由此成為行業平臺、公司與用戶之間的多贏。
就像羅賓所說,“晚上下班到家想放松一下的時候,看個劇或者電影能讓我有滿足感,那我就會覺得,錢沒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