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陳振芳
“視野開闊、獨立性強、學習能力好、朋友交往簡單、傳統負擔輕、為情所困少、決斷能力強,是Z世代大學生的優勢?!?/span>
4月9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NYSE:EDU)俞敏洪描述了他眼中的Z世代大學生。同時,俞敏洪將其所處的80年代大學生稱為“K世代”,“K”意指“改革開放”的“開放”,表現為知識領域、社會結構、經濟關系都在走向開放。
與K世代相比,Z世代大學生呈現出環境國際化、社會多元化、科技現代化、工作靈活化、競爭白熱化的特點。
當天,新東方聯合艾瑞咨詢共同發布的《2022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認為,“本科階段每個年級有超四成學生參與實習;超五成大學生畢業后希望繼續深造。”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校大學生規模超3599萬,2022年中國大學畢業生預計達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大學生就業壓力不斷加劇。
“工作起薪與學歷掛鉤成為大學生選擇升學的驅動因素之一。”艾瑞研究院院長金乃麗解釋,從絕對值來看,大學畢業生學歷越高,起薪越高,對工作的滿意度也越高。數據顯示,2019年專科生起薪3548元,本科生起薪5417元,研究生8778元,博士生13849元。
考研也面臨愈發激烈的競爭。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457萬,創下歷史新高,增幅達到21%。
“2022考研各學科門類國家線單科普漲3分左右,總分線普漲10分以上。隨著研究生招生方式多樣化,重點院校推免生比例居高不下,考入名校難度也加大。”新東方大學事業部考研項目總監李琳指出。
除學歷外,大學生同樣重視高含金量證書,大學生最看重的是四六級、職業資格證書、考研,其次是參與實習兼職工作、發展愛好特長。
大學生學習產品有“交付模式靈活,線上線下融合,工具課程配套”的特點,表現為工具產品智能化,課程服務人性化。
在其備考過程中,39%的大學生認為備考最大的困難是缺少有效的學習指導;33%的大學生選擇了“身邊娛樂活動的誘惑”;33%的大學生認為,缺少學習動力和熱情給備考帶來“重重阻礙”。
當代大學生的問題多而分散。《白皮書》指出,28%的受訪者對未來感到迷茫,24%認為自己不會表達,22%苦惱于不會攢錢,21%覺得自己能力不強,以及成績不好、情商不夠、有點懶等。
“Z世代大學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環境和眾多的誘惑。”俞敏洪建議,當代大學生們要克制欲望不要過度超前消費,多專注學習,增強自身的抗打擊能力,克服競爭,讓興趣成為事業?!安还苁裁磿r代,一些本質性的東西不會改變,那就是成為一個值得被信任的人,做一個對別人有幫助的人?!?/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