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查沁君
隨著上海疫情持續,在線教學成為常態。當前的線上教學模式已基本滿足疫情下的教學需求,但如何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的在線教學,作業管理是其中的一大關鍵點。
4月8日,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舉辦云端精準教學經驗分享會。該校英語教師江程云介紹:“此前,學生提交作業多采用拍照上傳的方式,常出現拍照不清晰、交錯科目作業、橫版拍成豎版等現象,一度挑戰老師的頸椎,導致作業批改周期過長、反饋不及時等問題。”
“最怕碰到的是,一個作業我基本批完了,系統一下子崩潰了,又得重新來,甚至有學生提交的作業全部打不開。”江程云對界面教育說。
不僅老師的負擔重,“中國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全球排第一,大量時間花在低效的刷題、做題上。”騰訊教育精準教學產品負責人井博在分享會上稱,由于學生吸收知識的能力存在區別,也造成現有教學模式的作業質量、學習質量和提升效果有限。
去年三月底,騰訊作業君在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落地,將AI識別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應用于作業管理場景中,把全流程作業管理遷移到云端。
據井博透露,作業君在騰訊內部做了三年多,被視為騰訊教育的王牌產品。“尤其近幾年,我們和墨水屏軟硬件做了協同,還有大量優質資源和教育AI的加成。”
“墨水屏有自動批改功能,平時正常默寫15個單詞或詞組的工作量,線下需40分鐘、線上需兩小時才能批完,而在墨水屏上僅需10分鐘。” 江程云告訴界面教育。
同時,通過動態采集學生每日作業學情,教師可結合學生的作業時長、作業軌跡、作業完成質量等多維度數據,精準發現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并進行教學調整。
現階段,騰訊作業君已先后落地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上海市寶虹小學、上海市盧灣高級中學、上海市彭浦中學等十多所中小學。
“我們在上海地區的落地最為充分,目前在北京也選了幾所,正在試點中。深圳、湖北、成都,因疫情產生交付延遲,但上半年應該會全面推下去,計劃今年全國所有的超級城市、省會城市、二線城市都有學校落地。”井博告訴界面教育。
騰訊作業君主攻的作業管理是教育信息化中的一環。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教育信息化市場規模超4300億元,預計2021年超5000億元。
整體看來,從事教育信息化業務的企業,大致可分為三類:硬件提供商、軟件產品服務商、一體化智慧教育平臺。
其中,硬件提供商提供智慧黑板、學生平板、錄播設備等業務,代表廠商有視源股份、長虹、鴻合等。
軟件產品服務商提供招生報名、教務管理(教師管理、排課、成績管理、教學評價等)、教學管理(授課、批改作業)、升學管理等業務,代表廠商有校寶在線、曉羊教育、佳發教育、百家云、松鼠AI等。
比如松鼠AI在作業管理上,推出自適應作業系統,跟釘釘合作進入公立學校。字節跳動旗下的極課大數據也是從作業及考試場景切入。一起教育科技(NASDAQ:YQ)去年底還推出一起作業3.0版本,同樣是解決以作業為核心教學應用場景的問題。
一體化智慧教育平臺則主要提供智慧教育解決方案,代表廠商有騰訊教育、阿里釘釘、華為智慧校園、訊飛教育云、全通教育、新開普等。核心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老師、學校管理者、學生減負增效。
當前,國內的中小學信息化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作業作為實現課程育人價值的重要載體,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還面臨許多難題。
據艾瑞咨詢近期發布的《2022年中國中小學教育信息化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作業設計難度較大,作業批改負擔較重,作業反饋效率較低仍是當前作業環節的三大問題。
井博談及騰訊作業君未來的產品主攻方向,一是優化用戶體驗;二是探究如何將設備與科技做更好的結合;三是基于教研和學生評價體系,做更前沿的、學情大數據分析,以及素質型的系統支持,比如在線書畫大賽、線上展覽會等。
“精準教學中的‘精準’,強調個性化、因材施教;‘教學’強調為信息化賦能。‘教學’已經做得不錯了,未來還要看‘精準’,真正實現個性化。這三個字聽上去簡單,但實際特別難,也是我們未來著重發力的點。”井博對界面教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