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下網商 黃天然
編輯|李丹超
因為一段失眠經歷,山東小伙李明光自制“無壓枕”,還挖出一個大商機。
2018年盛夏,李明光抱著試水和學習的心態,帶著自研的枕頭樣品來到德國法蘭克福家紡展。當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把目光聚焦在這款結構新奇、觸感獨特的枕頭上時,他的內心燃起了一把火:生意有戲了。
兩年后,這款由新材料制成的“無壓枕”通過電商爆發,2021年,年銷售量超過100萬只,年銷售額達到了4億元。
“無壓枕”的誕生,是一個理工男的技術理想與消費市場的碰撞。“無壓枕”銷量的爆發,則切中了增長中的睡眠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4000億,2030年或將達到萬億元。
不只是枕頭,一大波助眠產品都在爆發的路上。
被失眠所困的工程師
如果不是自己工作后難熬的失眠經歷,李明光沒想過自己會進入睡眠消費品領域。
這位山東小伙出生在一個偏遠農村。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他,曾以理科滿分的成績,考入山東大學材料化學系。2008年畢業后,李明光拿到了一份高薪職位,作為一名材料化學工程師,從事工業品的新材料研發和設計。
然而,這份光鮮又高薪的工作背后卻是超負荷的壓力,日積月累下李明光失眠了。公司要開發一款新材料產品,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需要經過無數種可能性的分析和測試,疲憊的加班和工作的思慮讓他身心俱疲。
“突然間發現自己睡不了懶覺了。無論睡得多晚,第二天五六點鐘就會睡意全無,有時脖子肩膀還酸得難受,這種狀況持續了很多年。”李明光說。也許是對材料獨特的敏感和癡迷,他首先想到的助眠方式是換枕頭,從傳統的蕎麥枕、棉花枕,到新一些的軟管枕、空氣纖維枕,他一口氣試了遍,竟發現沒有一款真正令自己滿意。
此時,一個出于職業習慣的想法在他腦海中誕生了:為什么不用新材料,自己開發一款擁有更高舒適度的枕頭?他的設想,得到了同樣受睡眠困擾的同事的支持。
研究逐漸深入,李明光發現,這的確是一個具備潛力的市場:市面上大部分的枕頭材料,多年都沒有革新,且產品同質化嚴重;相比其他睡眠用品,床墊品類在國內出現了像席夢思、喜臨門等叫得響的大品牌,而枕頭往往被視為其附屬品,還沒出現主攻這一領域的頭部品牌。
李明光心想,也許這樣的枕頭產品,正是市場所期待的。
辭去高薪,專研枕頭
工作8年后,李明光辭去了百萬年薪的職位。有了資金和新品研發經驗,他決定靠自己的知識放手一搏。2016年,他與合伙人建立團隊,籌集了近2000萬啟動資金開始研發。
雖然是一款小小的枕頭,李明光打磨了兩年。
為給枕頭選擇合適的材料,他查找資料,一種近年來用于美國輪椅坐墊的新型醫療材料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是一種名為TPE(熱塑性彈性體)的材料,可經受長久施壓不變形,由于其密度為0.82-0.9kg/m3,與水(密度為1 kg/m3)極為接近,因此其觸感如水般柔滑。
找到這種材料,李明光很激動。“我們也曾考慮過改良乳膠材料,而且當時乳膠枕在市面上很火,但我們發現這樣做雖有創新點,卻還不夠理想。”
據李明光介紹,他按照做工業品的思路,對枕頭網格深度、形狀、釋壓方向以及每個網格的尺寸都做了精確到毫米的力學設計,從外觀到內部結構建立了30多項指標,如枕頭的回彈度、耐壓性、抗老化性……最終上市的“無壓枕”產品介紹中這樣寫道:它具有快速回彈的特性,能夠隨時響應睡姿的變化。
每一個指標背后,是多次的實驗和測試。李明光稱,團隊投入研發兩年,產品調整上千次。李明光說:“希望做出的是一個有實現難度的產品,當你的追求越高,競爭優勢也會更明顯。”
2018年,李明光與團隊帶著樣品前往德國法蘭克福家紡展參展,并將其命名為“無壓枕”。他回憶,這款枕頭吸引了許多海外參觀者的興趣,甚至有外商表示,想買斷專利,將其作為國外品牌,在中國找代工廠批量生產。
外商的態度,讓李明光心中更堅定,他要把這個發明把握在手里,快速推向市場,打造成令人刮目相看的國貨品牌。
靠短視頻走紅,在天貓賣貨
創立“翼眠”品牌后,李明光首先嘗試了電視購物廣告銷售,但由于大部分觀眾為中老年,對新產品接受度不高,銷量不見起色。他明白要去年輕人更多的平臺,于是就在短視頻平臺上鋪開投放,視頻內容一個月輸出上百條,以觸達消費人群。
很快,其中一條短視頻火了。視頻講述的是李明光草根出生,拒絕做外國代工廠,堅持國貨創業的經歷,引起了百萬網友的圍觀。
“視頻發布后,我的微信就炸鍋了,高中同學、大學同學、老家的群里,甚至一些許久不聯系的朋友都找過來問這是不是我。”運營短視頻讓很多人認識了這款無壓枕,“翼眠”全網的銷量也開始增長,最多時甚至一夜間賣出了兩三萬只。
隨著銷量增長,翼眠意識到需要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于是在天貓平臺加大了投入。“許多消費者已經形成了習慣,在電視或者短視頻平臺看到產品之后,第一反應會去淘寶搜索下單,淘寶天貓在消費者信任度上做得比較好,也方便貨比三家,我們也一直在加碼天貓店鋪的建設。”李明光說。
他介紹,從消費者行為來看,天貓的消費者更加理性。比如退貨率上,被短視頻平臺內容吸引后容易出現沖動消費,退貨率相對較高,天貓期艦店的銷售則確定性更高。
“有位顧客家里有一位長期臥床的老人,經常出現令人疼痛的壓瘡,發現無壓枕后他一口氣購買了8只,為老人鋪在床下當床墊。”看到產品能為顧客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是李明光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未來我們還計劃通過天貓來提升品牌調性,最近也在尋求與一些新銳品牌如蕉內、Ubras的合作,通過頭部和腰部主播直播合作去做推廣。”
李明光稱,去年翼眠全網銷量突破100萬只,銷售額突破4億元。
萬億規模的睡眠經濟
中國睡眠研究會數據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意味著超3億中國人遇到過睡眠問題,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睡眠經濟。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4000億,2030年或將達到萬億元。
面對失眠,有超過四成的消費者會選擇購買助眠產品,線上綜合電商平臺則是購買的主要渠道。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雙11”期間,購買進口助眠類商品的人數同比增長174%,其中00后增長達434%。
從枕頭切入睡眠市場、快速成長的翼眠也正是抓住了這一機遇。
枕頭屬于耐用品,一般使用壽命較長,如何在獲得銷量基礎之后,進一步擴大盈利點,成為翼眠面臨的問題。目前,李明光在無壓枕的基礎上,新開發出了多款TPE材質的新產品,如懸浮床墊、午睡枕、防褥瘡護理墊等,豐富產品種類。
在市場拓展方面,翼眠也接到了不少來自海外的訂單,如今在日本、韓國,翼眠無壓枕也實現了十幾萬只的年銷量。
從材料與技術上與一般枕頭差異化發展,是翼眠破局關鍵,但當睡眠賽道上更多玩家涌入,尤其是擁有新功能、智能化的產品出現時,是否還能繼續保持高增長,依舊是對翼眠的考驗。
對于“無壓系列”產品的前景,李明光很看好。“在這個格局未定、高度分散的市場里,國貨新品牌的成長空間依然是潛力巨大的,而在創新和消費者需求上肯下功夫,真正帶來價值改變的產品,能得到市場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