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小康股份發布的3月份產銷快報,首次單獨披露了旗下智能新能源汽車賽力斯的產銷情況,數據顯示,3月份賽力斯的產銷量分別為3465輛和3160輛,一季度累計產銷分別為6808輛和5044輛。
考慮到SF5的產量已經非常少,賽力斯3月份的產銷量大部分來自于AITO問界M5,這款由華為和賽力斯聯合打造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車于去年12月開啟預售,在今年3月迎來首批批量交付。
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曾表示問界M5要在今年3月份實現交付5000輛的目標,從結果來看未能達成。賽力斯在1月份誓師大會上曾打出“塞力斯汽車問界M5 一季度新車10000臺生產保障”的標語,從一季度累計的產量來看并未實現當時制定的生產預期。
而從目前的銷量情況來看,即便能夠生產出1萬臺問界M5,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庫存積壓。
AITO問界M5共推出三款車型,一款后驅版本和兩款四驅版本,價格在25萬元至32萬元區間。新車定位中型SUV,首次搭載了鴻蒙OS智能座艙,并搭載了由一臺1.5T增程器和驅動電機組成的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最長續航里程為1242公里。
理想ONE是增程式電動車領域的領頭者,這款車在3月份的單月銷量達到了1.1萬輛。此外還有嵐圖FREE推出了增程式版本中大型SUV,目前最高單月交付量為3000多輛,遠超其純電版本。
此前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增程式電動車之所以受消費者青睞,主要原因是它有效解決了純電動汽車普遍存在的補能和里程焦慮問題。
問界5作為增程式電動車領域的新進入者,首月交付超3000輛是個不錯的起點,但與其最初定下的目標存在一定差距。這或許能從市場上的一些反饋中得出原因。界面新聞記者梳理了主流社交平臺上對這款車的討論,內部空間不足、透明底盤增加駕駛障礙、高速噪聲帶來的不良體驗等讓這款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消費者質疑。
此外,塞力斯的品牌力相比已經崛起的新勢力還不具備明顯優勢,后者的關注度和討論度較高,已經逐漸得到了市場上的廣泛認可。
今年AITO問界M5還將推出純電版和全新中大型SUV,余承東此前透露,AITO品牌在2022年將挑戰30萬輛的銷售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