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ckie
19世紀末,隨美國校園運動的盛行,運動風著裝成為了年輕人中間的流行關鍵詞,由此催生了集運動和休閑為一身的「輕運動」(Athleisure)風格。最近幾年,「輕運動」開始成為年輕時尚的潮人的心頭愛,各大品牌也爭先推出輕運動產品線,TOPBRAND記者從產品,人群,營銷等三個方面預測,2022年輕運動品牌將有哪些趨勢?
PART 1 運動單品走向「跨場景」
圖片來源:RAW.J官網
生活節奏加快,疫情的反反復復,很多白領會利用辦公間隙或者午休時間去健身房運動,甚至在辦公室配有小型健身器材,爭分奪秒地鍛煉。現代人生活的場景也是多元,也許上午還在開會,下午要帶孩子去爬山,晚上又要和朋友一起去酒吧。
這種碎片化跨場景的生活方式給輕運動服裝提供了新的機會。
最近一年很火的輕運動品牌RAW.J就將品牌定位為「跨場景運動時裝」,將功能性的運動服飾和時裝設計相結合,讓都市人可以一套裝備,自由切換。
在它們新推出的產品線中既包括運動服飾、帶包括運動風的外套和西裝,給了消費者很大的自由選擇和搭配空間。它們的運動西裝在袖肘兩側加入高彈性的面料的拼接,最大限度地在時尚和零束縛間找到了平衡,T-恤的配色和剪裁也都充滿時尚感,人們在運動后直接穿著它去社交也會是全場最佳時尚麗人。
另一個主打跨場景的輕運動服裝品牌VOICE OF INSIDERS(VOI),于2019年成立于紐約,品牌有三大主要賣點:多場景、輕機能、中性。該品牌主打日常通勤中的「跨場景輕運動」,產品包含純運動產品線、混合街頭元素的運動休閑線,讓人在運動、休閑、生活的多場景無縫切換。
PART 2 運動單品成為#ootd中的點睛之筆
圖片來源:迪奧官網
奢侈品電商Net-a-Porter的運動時裝編輯認為「只有兼具運動功能和日常穿搭功能的運動單品才能滿足更多高階消費者的需求」,足見運動單品已經成為時尚搭配中彰顯活力的點睛元素。
2022年奢侈品秀場,各大品牌也都在LOOK中加入了運動單品。
迪奧2022秋季男裝系列秀場除了標志的學院風格大衣、帶有CD Diamond Logo的Fair Isle針織衫等兼具風格和時尚的單品,還在設計中加入了很多運動元素的小巧思,比如在經典的馬鞍包設計中加上了登山繩的元素,顯得更具動感也更年輕。
CELINE的大秀則設計了綠色衛衣套裝搭配貓跟鞋的LOOK,看似普通的衛衣面料中添加亮片,透著低調奢華的質感,衛衣套裝和貓跟鞋的碰撞在復古和新潮間碰撞出火花。
輕奢品牌LACOSTE則努力用復古運動單品和大膽撞色來搭配經典
POLO衫,成為巴黎時裝周街頭的另一大亮點。
從這些秀場前沿,我們不難看出能夠讓搭配出彩的輕運動單品在2022年必將會吸引更多潮流愛好者,甚至可能會成為品牌打開局面的關鍵牌。
PART 3 科技面料帶來舒適體驗
圖片來源:LULULEMON官網
服飾的顏值雖然很重要,但是輕運動服飾的功能性仍然不可忽視,畢竟是要穿著去健身的,而如果想要保證功能性,就需要在技術上下功夫。
成功如LULULEMON,擁有專利的LUON面料、Slivere scent防臭技術等,才給用戶柔軟舒適服帖、“穿了像沒穿一樣”的體驗。
而國牌輕運動品牌MAIA ACTIVE則根據「女性運動時胸衣墊會亂動」的痛點,根據亞洲女性胸型,從版型剪裁、面料科技、色彩研究、舒適體感四個方面精準解決問題,推出一體式罩杯「不插墊BRA」。在夏季款產品中,MAIA ACTIVE在面料上做足了文章,采用MAIA LAB 涼感降溫科技面料推出「涼涼褲」、「涼涼Tee」等款式,這種材料可以瞬間帶走熱量,膚感光滑不粘人。
運動鞋就更是集合了高科技的品類。冬奧的贊助商安踏在為冠軍設計的運動鞋中使用了城市防潑水鞋面工藝和腳背防砂石結構,以及可調節松緊的BOA系帶系統,TPU彈片,支撐足弓并穩固鞋身,運用雙層Flashfoam閃能科技,有效提供落地時的緩沖感;這些技術后續也會使用在增加產品中,為消費者提供更佳的穿著體驗。
PART 4 小眾運動及其服飾需求開始升溫
圖片來源:LULULEMON官網
隨著觀眾對冬奧會前所未有的關注,冰雪運動和搭配成為社交媒體上的流量秘密,這也為網球,高爾夫服飾走進大眾提供了成功模板。
根據相關報告顯示,在未來幾年,包括滑雪、網球、高爾夫、戶外和遠足等小眾運動會爆發式發展,其中必然會伴隨相應運動服飾的增長,成為流行趨勢。
去年秋季到冬季,美國時尚電商Mada的滑雪服銷量增長了400%。公司甚至為此專門改版了app,好讓消費者能夠第一時間找到滑雪服。
Afterpay報告顯示,與2020年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消費者在滑雪和雪地商家的支出增加了10倍。隨著更多品牌出現在該領域,這一數字還將增加。
而無論在Ins和小紅書上,輸入「滑雪」則會蹦出上萬條滑雪造型和拍照教學等內容,就連明星陳偉霆的潮牌CANOTWAIT也與運動服飾品牌Salomon合作推出了限量版滑雪服,滑雪服在年輕人中間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高爾夫球和網球服飾也渴望在輕運動市場分得一杯羹。除了歷史悠久的Lacoste,Ralph Lauren等品牌都在努力擴張年輕化的設計,新一批的高端運動品牌Casablanca、Alex Eagle Sporting Club和Manors主打「潮系」,順應時尚潮流趨勢設計出符合當下流行的款式,在非運動群體中也很受歡迎。
PART 5 可持續環保成新寵
圖片來源:Allbirds官網
據聯合國的調查顯示,時尚行業是前三大污染行業之一。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的不斷提升,環保面料也成為了消費者的關注點之一。
根據Nosto的調查顯示,有73%的消費者希望品牌可以使用可循環材料,這意味著對可持續發展有益的產品正日益受更多的消費者青睞。普華永道在其發布的《千禧一代與Z世代對比觀察報告》中提到,約有37%的消費者愿意花費更多的錢來購買那些更“負責任”的產品,無論是品牌在社會民生方面有著更具社會責任感的聲譽,還是在產品制作過程中體現了對環境的關注。
而輕運動服飾的主要消費者和環保主義者重合率很高,很多輕運動品牌的理念也包含著可持續的追求,2022年,輕運動會將面料的「可持續性和環保性」提上日程。
Niyama Sol認為,好的衣物不僅應該讓穿著它的人舒適,充滿力量,對環境也該如此。所以在該品牌的運動打底褲面料中,回收塑料水瓶占比高達86%,這些衣服在土壤中會更容易降解,降解后的物質甚至會對植物產生益處。
在硅谷大受歡迎的鞋類品牌Allbirds同樣堅持環保主義,他們的鞋底材料Sweetfoams歷經兩年研發完成,用甘蔗原料代替傳統EVA鞋底使用的油冶煉原料,不僅對環境的污染小,舒適度也上了一層樓。
PART 6 關注特殊需求人群的運動場景
圖片來源:Athleta官網
隨著運動健康行業全方位的滲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運動,輕運動產品的消費者和消費需求也變得越來越精細。
比如孕婦,根據育兒網2020年對孕婦人群消費情況的研究表明,有五分之一的孕媽媽接受孕期運動并愿意為之消費。對于輕運動品牌而言,孕婦群體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
一些輕運動品牌已經開始對這一市場進行研究與嘗試。澳洲品牌LORNA JANE在21年五月發售了MATERNITY系列孕期運動服飾,包括哺乳內衣以及健身褲等,致力于讓孕媽媽在擁有健康的同時還能保持身材,擁有自信。2014年,品牌Cake Maternity研發發售了一款可以適用于高強度運動的哺乳運動文胸,這為有更專業運動需求的孕婦群體提供了便利。
Gap推出了專為大碼女性設計的輕運動品牌Athleta,即是是DD罩杯的女性也可以在這里找到舒適又美貌的運動裝,最近品牌也正在開發休閑外套、泳衣、清涼睡衣等更多的單品。
另一個照顧到不同身材群體的品牌是Girlfriend Collective,他們的產品尺碼跨度很大,無論是嬌小的妹子還是豐滿的姐姐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舒適合穿的運動裝備,而且這個品牌所有產品的原材料都來自于從海洋中回收的塑料水瓶與廢棄漁網,非常環保,讓女孩們在愛自己的同時也愛生活的世界。
PART 7 國產輕運動品牌已破局
回望2021,國產輕運動服飾在市場上收獲滿滿,而在2022年他們很有可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相對于有錢有技術又有名氣的國外輕運動大牌,國產品牌看似優勢有限,但實際上機會滿滿。
國產輕運動品牌的一大優勢是對細分的消費群體和需求的了解更加全面,且性價比更有競爭力。從對價格敏感追求款式的Z時代,到追求品質和性價比的成熟消費者,再到追求個性和功能的高階消費者,國產品牌可以從社交媒體的趨勢中找到消費者對產品的偏好和痛點,并且可以快速反應,出款速度快,價格也更加適中,對于爭取消費者有強的速度優勢。
技術上,除了很多品牌都在加緊研發自己的專利技術外,很多品牌也會和國外的成熟供應商合作,比如安踏,FILA等品牌就與高科技材料供應商杜邦合作,不僅在產品中使用可持續概念的高性能材料,還合作研發2020 A-CHILL TOUCH涼感科技面料,提升了運動服裝品質,這些創新產品也成為安踏的“引流利器”。
PART 8 奢侈品牌跨界wellness運動成風
運動品牌和奢侈品的合作已經屢見不鮮了,Maison Margiela與Salomon聯名,Miu Miu和New Balance合作,羅意威和新銳運動品牌On推出聯名款……這股和「奢侈之風」也刮到了輕運動上。
先是Gucci、Fendi、MaxMara等各大品牌都推出了輕運動品類:比如最容易在社交網絡流行的打底褲(Leggings),獨家的印花設計,顏色明亮,同時可兼顧外出與輕運動的不同需求,這也為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除了對服裝的獨特設計外,奢侈品牌也會通過與一些具有成熟科學技術的運動品牌達成合作,以幫助他們設計出高性能的產品。早在1969年奢侈品牌Prada就已經與Adidas完成了首次聯名合作,推出了標志性Superstar運動鞋,和Prada專為阿迪達斯打造的新款保齡球包,后者糅合Prada手袋的經典廓形與阿迪達斯運動包的實用功能。兩款產品均以純白色搭配黑色細節,鮮明風格立顯無遺,充分體現Prada for adidas系列的本源。
PART 9 多元和包容的情緒溝通
圖片來源:lululemon官網
坦然面對自己的身體實屬不易,隨著身體的發育,女性更有可能遭到更為殘酷的身體羞辱:“飛機場、坦克、胸大無腦等。”但隨著近些年來女性平權意識的不斷覺醒,拒絕身體羞辱,直面自身成為了新的思想趨勢。
2021年4月,加拿大瑜伽品牌lululemon宣布了其最新大使Mirna Valerio,這也是該品牌官宣的首位大碼大使。模特展示圖不再是單一的身體形態,這也為不同身材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視覺選擇服務。該品牌致力于不斷探索品牌的包容性,多樣性,公平性等。
MAIA ACTIVE在宣傳中則使用了「女孩拉拉隊」這一角度,不是作為高要求的「教練」,而是作為伙伴陪伴包容女性成長,其中體現出的柔軟力量,即是都市女性需要的尊重,又是品牌和產品一直堅持的價值觀。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消費者在消費輕運動產品時,尊重和包容的溝通信息,很有可能是打動他們的「價值牌」。
PART 10 線下體驗+NFT,體驗和新鮮并存
圖片來源:RTFKT官網
體驗一直是消費者達成購買意愿的重要環節,對于「提供美好生活」的輕運動品牌來說,這種體驗就更為重要了。
2019年,Lululemon在芝加哥林肯公園旁開了第一家體驗店。打著健康生活的旗號,順理成章地把輕食餐廳、健身空間、冥想室統統搬進了店內,消費者可以親身體驗品牌倡導的生活方式,并在體驗過后成為其忠實的擁躉。
運動品牌的營銷「戰場」不僅在線下,線上營銷也隨著元宇宙的興起進入新篇章
財大氣粗的耐克先是斥巨資2億美金收購了虛擬球鞋公司RTFKT,后又在游戲平臺Roblox上開了虛擬大型旗艦店Nikeland,用戶可以在這個虛擬世界中跑酷、逛街、修樂園,還可以用贏來的金幣購買虛擬商品……當然,如果你看中了哪款產品,也會有購買鏈接可以直接下單。
彪馬在推特上在名字PUMA后面加了個eth,業內人士分析,這是彪馬探索NFT世界的一個信號。
現階段lululemon等主打輕運動的品牌尚未有元宇宙相關計劃流出,但是相信在未來也會打造屬于自己的線上虛擬空間。
尾
隨著人們對于健康活力的追求,輕運動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選擇,市場潛力巨大,在這樣廣闊的市場中,只有抓住細分人群的細分需求,立足于產品,發力于品牌,才能夠取得成果。
TOP HER|記錄女性成長價值與商業價值
垂類精準媒體|她經濟整合營銷|數據增長決策|高凈值社群經濟
北京·上海·香港·紐約·倫敦·溫哥華|topher@topherglob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