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 戴晶晶
到底要不要用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歐盟內部出現分歧。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6日,匈牙利總理維克多·歐爾班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俄羅斯有要求,匈牙利將用盧布購買天然氣。
當地時間3月3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要求包括歐盟國在內的“不友好國家”在俄羅斯銀行開設盧布賬號,再經由此賬號支付所購買的俄羅斯天然氣。
對于俄羅斯的這一法令,歐盟各國未能形成統一立場。
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此前呼吁,歐洲公司以歐元或美元為結算貨幣簽訂的合約下,不應以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
4月6日,匈牙利外交部長彼得·西雅托在回應歐委會的呼吁稱,天然氣合同的簽訂雙方為匈牙利電力集團(MVM Group)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下稱俄氣),歐盟與合同履行事宜并“不相關”。
彼得還表示,匈牙利正在研究以盧布支付天然氣的技術解決方案,以便在5月向俄氣支付合同款項。
斯洛伐克對盧布支付天然氣一事,目前態度搖擺。
當地時間4月3日,斯洛伐克經濟部長蘇里克在斯洛伐克廣播電視臺上表示,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不能被切斷,如果有條件,斯洛伐克會使用盧布支付天然氣。
蘇里克還提到,下一筆天然氣款項將在5月20日支付,這給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時間。
但斯洛伐克總理愛德華·埃格爾隨后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斯洛伐克堅持尊重合同,用歐元支付天然氣。
奧地利、德國等歐盟國家未表態支持以盧布購買天然氣,但均表示出對俄羅斯停止供應天然氣的擔憂。
這些國家的態度,與它們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程度以及可替代性有關。
據歐盟能源監管機構合作署的數據,俄羅斯的天然氣占匈牙利總進口量的78%,占奧地利約79%,占德國約50%。

拉脫維亞天然氣儲存運營商Onexus Baltic Grid的首席執行官日前表示,自4月1日起,波羅的海三國,即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已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
當地時間4月2日,立陶宛能源部聲明稱,將不再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并宣布立陶宛成為歐盟第一個擺脫俄羅斯能源依賴的國家。
波羅的海三國對俄羅斯天然氣高度依賴,但隨著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建成,以及一條來自波蘭的天然氣管道即將投運,有望實現對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
不過,拉脫維亞最大天然氣交易商Latvijas Gāze在4月3日發表聲明稱,目前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并未涉及到天然氣等能源領域,因此以盧布結算是有可能進行的。
Latvijas Gāze在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和芬蘭均擁有天然氣業務,俄氣持有其34%的股份。
2021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1550億立方米,占其天然氣進口量的45%左右,是其天然氣總消費量的近40%。
一旦俄羅斯停止供應天然氣,歐洲整體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尋找到替代品。且由于歐洲的管道系統高度連通,任何限制天然氣流向某些國家的舉措,都會影響到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