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來跡 吳思馨 辛雅
4月6日是偶像練習生決賽四周年,但出道Idol們正逐漸失去美妝代言的機會。
時趣洞察引擎的一組數據顯示,2022年3月,明星營銷事件同比2021年大幅下滑超50%。要知道主打防曬傳播的3月一直是美妝品牌們年度營銷熱季。

“明星代言的下滑,屬于結構性下滑。”
一位資深營銷界人士認為,“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充斥‘數據女工’的魔幻文娛行業被官方‘清朗’,粉絲經濟生意從對流量的窮盡追逐回歸平靜,理所當然也影響到明星代言。”
品牌啟用明星代言目的無非有三:1、將粉絲購買力轉化為產品銷量;2、借助明星擴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形象;3、刺激渠道,提升銷售。當“明星帶貨”不再好使,美妝品牌會從哪些新路抵達“羅馬”?新路上又有哪些挑戰和難題?
不再執念男星,選女星從“帶貨藝人”到“態度藝人”
為給以上問題作出解答,《未來跡Future Beauty》盤點了一季度美妝品牌官宣的代言情況(不完全統計),發現共有51個美妝日化品牌官宣了69名代言人、品牌大使和品牌摯友。



到了如今,美妝品牌不再執著于簽下帶貨能力強的男明星。”有著多年消費品從業經驗,曾任寶潔和歐萊雅旗下品牌公關總監,Stars 整合娛樂營銷公司負責人,Golden King數字人娛樂科技聯合創始人胡曉蔚指出,“過去幾年,找男藝人簽約品牌的策略,會悄然發生改變,大眾的興趣很關注點會趨向更多元化。”
《未來跡Future Beauty》總結發現,營銷界公認的三大帶貨頂流男星——肖戰、王一博、龔俊,已沒那么被瘋狂追捧。一季度,日常受品牌熱寵的龔俊沒有新增代言。不過,頂流依然能打,肖戰代言NARS官宣12小時,就給品牌帶貨4200萬元,有網友評價這個“帶貨王”憑一己之力再給品牌做了一次“雙十一”。
深究原因,首當其沖的就是“塌房”風險。“品牌最大的擔憂是會不會出事。”胡曉蔚說,“從2021‘塌房元年’開始算起至今,業界被抵制的明星不下10個,流量大也意味著高風險,所以品牌的代言人選擇和投放變得極為謹慎,很多都不愿意用Idol當代言人。”
上思廣告(M&C Saatchi Lab.)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楊正華也指出,“現在品牌選擇代言人都在求穩,而且對于合約的細則也會很謹慎。”
其次,“清朗”過后,“數據女工”消失也意味著代言人帶貨ROI的不穩定。
“以前請代言人會有明確的帶貨KPI,很多品牌都會單獨掛藝人產品鏈接,所有人都可以看到銷量多少、帶貨多少。而現在不一樣了,各家不敢明目張膽‘打投’,銷售轉化率也就變得沒譜,這個落差讓品牌開始重新思考投放的多元布局,比如脫口秀紅人、虛擬代言人和體育明星等等。”胡曉蔚分析。
但一個好的現象是,從這部分男明星身上剝離的代言份額正在重歸女性。“品牌從帶貨藝人,回歸態度藝人。”
比如一季度中,嬌蘭啟用俞飛鴻代言品牌產品線中最貴的御廷蘭花護膚系列;紀梵希美妝請李冰冰代言黑能臻萃護膚系列;OLAY官宣袁泉為品牌代言人等等——啟用一批70后實力派女星凸顯品牌力、提升品牌調性。

一方面,品牌和明星之間本身就有很高契合度。
以嬌蘭和俞飛鴻為例,“俞飛鴻無論在娛樂圈還是消費者端口,本身就是一個女神的形象,嬌蘭選她一點都不讓人意外。”上述資深營銷人士表示,“品牌調性和品牌年輕化并不沖突,消費者會覺得我想成為她。就像Bobbi Brown芭比波朗目前用倪妮當全球代言人,王俊凱作為美妝代言人,很明顯倪妮主要帶品牌調性,王俊凱負責帶貨。”
另一方面,這也和品牌策略直接相關。
“比如嬌蘭和紀梵希美妝,在今年都主打貴價護膚系列,請70后代言人就十分符合目標消費人群的喜好,畢竟相對應的‘高凈值’人群也意味著足夠的購買力和高階護膚需求。”
抗風險不如押寶,運動明星代言成就新經典案例
另外有目共睹的是,啟用運動員代言的美妝日化品牌大大增加,曾經處于商業價值洼地的運動員們,越來越多躋身消費品代言的候選人名單。
《未來跡Future Beauty》總結發現,一季度官宣運動員為代言人或品牌大使、品牌摯友的品牌不下10個,包括雅詩蘭黛、OLAY、修麗可、適樂膚、溪木源、汰漬、法蘭琳卡、蓓昂斯等等。其中大部分運動員是冬奧會產出的冠軍,比如大火的“青蛙公主”谷愛凌
跳出美妝圈子,3C、飲品等行業里合作運動員的品牌更多。
比如在東京奧運會上跑出9秒83成績、刷新亞洲記錄,第一個跑進男子百米決賽的亞洲人蘇炳添,被小米聘為品牌代言人。
更成功的例子是元氣森林,早在去年9月,品牌簽下共9位運動員組成“元氣新青年”代言人矩陣,其中就有谷愛凌、蘇翊鳴、徐夢桃,冬奧會上這三位集齊3金3銀,加上品牌本身宣傳“押三中三”,讓元氣森林的曝光和銷量更上一個臺階。
挖掘新商業價值,從真人到虛擬人要歷經哪些挑戰?
另外一個值得探究的趨勢是,虛擬人開始變現,與此同時,明星的虛擬形象誕生出新的商業價值。
比如不久前嬌韻詩嘗試聯合美妝虛擬達人柳夜熙,發布了一支產品廣告片,以開啟天貓超級品牌日活動。

真實靈動的五官、“中國式漫威”的人設,涵蓋古風、美妝、靈異、科技、賽博朋克多重元素的故事,讓柳夜熙在消費者中引起巨大聲量——2021年10月31日,柳夜熙在抖音發布了第一條視頻,僅以此視頻登上熱搜,獲贊量達到300多萬,同時漲粉絲數上百萬。
2月底,倩碧在和其亞太區品牌代言人高圓圓兩年合作之后,宣布高圓圓升級為全球品牌代言人,并將其虛擬人形象打造為「302 科技解碼官」,以凸顯品牌的科技基因。

“真人虛擬化代言能給品牌做新一輪關注度。”上述營銷人士表示,“首先,藝人時間有限,如果談下來虛擬人形象,從操作執行的角度來看,對于品牌來說未來的營銷節點和事件都將更加可控,還可以做一些更夸張大膽的內容嘗試。”
但在嘗試和探索的過程中,真人虛擬形象和虛擬人形象也的確存在許多問題。
就前者而言,許多明星出于風險的考慮和擔憂,不愿意給出虛擬形象的使用權。而柳夜熙這類虛擬人,作為一個高精度CG形象來說,又存在產能問題。因此在虛擬人代言的命題上,美妝品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