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斑馬消費 徐霽
在美股遇挫、1年時間市值縮水76%之后,名創優品選擇加速沖擊港交所上市。
“三高三低”商業模式、SKU的“711”法則講了快10年,名創優品還有什么新故事嗎?恰逢此時,其底層的名創合伙人模式遭遇增長瓶頸,亟待破局。
新近孵化的副品牌,潮流玩具集合店TOP TOY能否成為新的增長引擎,還得看接下來與泡泡瑪特、KKV等競爭對手的貼身肉搏。
升級版10元店
1998年,湖北十堰丹江口青年葉國富,中專畢業后便南下到廣東佛山打工。
摸爬滾打5年,他終于從2003年開始創業,注冊國富潮流美飾品貿易行,做十元飾品生意。
3年后,葉國富鳥槍換炮,走上了品牌化之路,將哎呀呀門店開到了廣州。
很快,哎呀呀席卷全國,成為“中國飾品第一品牌”。還拿下達晨創投的億元投資,一度準備到A股上市。
葉國富的第一次成功,核心便在于精準的定位:哎呀呀主要面向14-26歲的女性,其中18-22歲的年輕女孩是核心消費者,飾品定價10-30元,客單價在20元左右。
公司聘請的大量時尚買手,常年流連于日韓、歐美等地,將全球最流行的飾品,經甄選后發回國內,再設計后大量生產。
從那時起,葉國富便形成了標志性的“三高三低”商業模式:高顏值、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
彼時,飾品生意天花板低,哎呀呀能跨過A股門檻。不過,上市失敗反倒激發了葉國富的升級決心,他把哎呀呀的成功經驗,移植到名創優品身上,經營范圍從飾品擴大到家居全品類。
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只不過,10元飾品店的手法,用在了全品類家居店的運作上。29.9元的雙面鏡,29.9元的墨鏡,9.9元的香體噴霧,一次次賣爆。
這是全方位的模仿式創新,產品本身之外,名創優品從品牌名稱、布局品類到全面設計等層面,都模仿了無印良品、優衣庫等日系品牌的風格——即便“偽日系”的爭議持續多年,這一風格也并未改變。
靠著公司獨特的合伙人制(加盟模式的升級版),名創優品在全球范圍內瘋狂擴張。從2013年創立到現在不到10年,門店超過5000家,其中中國市場3100家,海外市場約100個國家和地區共1900家。
目前,名創優品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自有品牌生活家居綜合零售商,2021年GMV達到180億元。
業務瓶頸
生意做到這個份上,名創優品還是很難掙錢。
截至6月30日的2019-2021年財政年度,名創優品收入分別為93.95億元、89.79億元、90.7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94億元、-2.60億元、-14.29億元。
同期,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6.73%、30.43%、26.79%,虧損額為何大幅增長?這與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密切相關。
雖然公司生產端重度依賴代工廠,銷售端把大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名創合伙人(加盟商),但是,高SKU模式,還是讓公司在供應鏈整合上付出相當大的成本。
為了吸引和保持消費者的興趣,名創優品在產品更新上采取“711理念”:每隔7天就從龐大的10000個產品創意庫中精心挑選出大約100個新的SKU。
截至去年,名創優品品牌每月都要推出550個SKU,現存SKU超過8800個,其中絕大部分為自有品牌商品。
同時,公司作為快時尚運營商,在廣告營銷上一向是大手筆,王一博、張子楓、陳飛宇等頂流藝人,都曾是公司的代言人。
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財政年度,公司促銷與廣告費用分別為8560萬元、1.28億元、2.15億元。
就業務層面而言,公司引以為豪的合伙人模式,也出現了名創合伙人數量增速下滑的趨勢。
此前有媒體披露過名創優品的加盟成本:特許商標使用金8萬元/年,需要一次性交3年,一次性收取貨品保證金75萬;裝修預付金2800元/平;承擔店鋪租金、店鋪員工工資等費用。算下來,一個200平米的店,加盟預算在200萬元左右。
盡管名創優品對外宣稱,加盟商12-15個月能收回門店投資,但是,如此巨大的投入,面對如此低的毛利率,當門店越來越密集,穩定盈利便只能成為名創合伙人們的奢望。
數據顯示,公司現有門店的經營效率,已經陷入了下滑的趨勢。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名創優品單店平均收入分別下降了19.8%和11.3%。所幸,去年下半年有所恢復,同比增長了6.8%。
品牌復制
名創優品的成功,是葉國富中國式商業思維的勝利。
三人行必有我師。葉國富善于借助外部優秀資源,無論是日本的設計師,中國市場的合伙人,海外市場的代理人,都為名創優品的崛起立下汗馬功勞。
一山還比一山高。從初期的富潮流美飾品貿易行,到風靡全國的哎呀呀,再到如今名創優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品牌,葉國富從未滿足,挫而不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便名創優品因為自身定位無法實現大規模盈利,公司也可以從其他地方把錢賺回來。比如說,借助名創優品的設計積累、供應鏈整合能力、全球的渠道優勢,推出其他品牌。
當泡泡瑪特走紅帶火了潮玩市場,公司的潮流玩具集合店TOP TOY便應運而生。
TOP TOY以更廣泛的產品價格范圍和更高的客單價,迎合了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2020年底推出以來,便開出89家門店,在中國潮玩市場品牌線下門店分部中排名第三。
去年下半年,TOP TOY實現營業收入2.40億元。或許正是在潮玩業務的支持下,公司去年下半年收入54.27億元,增速提升至24.19%,同時破天荒地實現了半年的盈利,凈利潤3.39億元。
未來,名創優品或許可以不斷拓寬邊界,以現有的名創優品-TOP TOY模式展開復制。葉國富名下,同樣有若干項連鎖消費類業務,如色界美妝、很好喝茶飲、楚云居餐飲等,給未來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但是,先回到現實,名創優品的首次品牌復制,挑戰并不小。泡泡瑪特的優勢是以Molly為核心的IP矩陣和以街邊自動販賣機及電商為主的輕渠道,TOP TOY的差異化優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