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笨手蛇
什么是5G消息?
撇開復雜拗口的技術術語,簡單一句話:就是不需要安裝APP,微信能干的事情,它都能干(這大概也是5G消息的夢想吧)!
也正是因為這個簡單形象的場景比喻,讓人產生一種5G消息是微信們的終結者的錯覺。
如果5G消息才進入商用階段,而且還是個別服務商提供的階段,就一直是這種調調,光是從用戶體驗角度,恐怕會讓用戶越來越失望。這恐怕也是一種不務實的開始。從推廣炒作的角度來看,往這樣的方向引導的話題最好不要有。相信,目前已經有的這種調調,應該主要是為了吸引讀者的關注。
5G消息會不會讓微信變“危”信?這也許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就算5G消息具備微信所有的功能,也不會因為不需要在手機上單獨安裝APP,而讓用戶棄用微信。畢竟,同樣功能的應用,在用戶體驗環節,更為關鍵。
如果我們從5G消息對標微信這個角度來看,對于行業有些了解的知道,在即時通信領域,面對騰訊的QQ和微信,互聯網公司如新浪UC、網易泡泡、阿里來往等都相繼敗北。電信運營商,先后有中國電信的MSN Live、中國移動的飛信以及中國電信和網易合資的易信,也都被壓縮在比較狹小的空間中。因此,對于5G消息而言,當前最重要的還是先求得生存空間,先活下去。而后再圖在哪些具體場景中,能夠對微信造成沖擊,這或許是更加務實的態度。
5G消息要先活下去,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比較明顯的。
首先,必須要解決產品持續快速迭代的能力,否則,就沒有基本的生存空間。關于5G消息,我們先不去回顧更早的RCS階段。僅僅是電信運營商正式發布5G消息白皮書開始,到現在已經耗去了2年多的時間,而這2年多的時間,也僅僅是解決了個別電信運營商的基本商用問題。離5G消息在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之間打通互聯互通都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在這種情況下,何來讓微信成為“危”信之說?這已經不是慢工出細活或者說以“工匠”精神打磨產品的問題了,而是有沒有足夠的資源來保障5G消息功能不斷完善的問題,有沒有足夠的資源協調發展的問題,即生存的基本保障問題。
其次,微信早已經是一個復雜多樣的生態,早已經脫離了單純的通信功能。在這樣的生態系統面前,5G消息就算不是一個單細胞生物,頂多也就是出于多細胞階段,再強一點,還是出于比較低端的生物階段。5G消息能不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快速形成自身的基本生態,這也是被一些人懷疑的。更多時候,不是外部環境的遏制,而是自身的不足。比如,就在蛇叔碼這篇文的時候,就注意到,微信在數字人民幣方面,也開始有所動作了。這樣的應用場景,未來的5G消息,能干多少?多快的速度能跟進?這都是問題。
第三,從商業模式角度來看,5G消息商用階段,還在比照過去2G短信的業務模式進行資費設定。這和微信基礎功能完全免費的打法完全不是一個打法。如果5G消息不能在收費模式上跳出過往的做法,想要獲得用戶認可,阻力會更大。
第四,由于5G消息的鏈條過長,尤其是在競爭的基本關系中求得合作,無論是電信運營商之間,還是電信運營商與手機終端廠商之間,都可能導致在實際商用過程中,存在犧牲用戶體驗的更大可能性,這也直接制約了5G消息的發展空間。
在這種情況下,5G消息在宣傳推廣中,務實一點更好。讓微信變成“危”信,從文案角度可以,但更多可能是一個笑話。就算微信未來的發展出現問題,那也不會是因為5G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