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洞商業 賈紫璇
編輯|焦麗莎
「炒鞋套路被搬到白酒行業了。」知乎網友這樣評價3月31日上線的「i茅臺」APP。
「i茅臺」正式開售三天前,已經登上了蘋果應用商店購物類APP排行榜第一位。根據七麥數據顯示,3月31日當日,中國區下載量達到43萬。每天9點到10點,「i茅臺」開啟直營預約申購,4月2日的數據是,當日開放868家門店,逾230萬人、620萬人次參加搶購。
這還只是試營業,可以申購的茅臺只有四種:貴州茅臺酒(珍品)、貴州茅臺酒(壬寅虎年瓶裝)、3貴州茅臺酒(壬寅虎年盒裝)和茅臺1935。
貴州茅臺酒(珍品)和貴州茅臺酒(壬寅虎年盒裝)的發售量最少,前者在北京只有6個區發售,后者則只有東城、朝陽和懷柔三個區發售,且每個區的提貨點不超過兩個,每個提貨點的投放量只有4瓶。
而常年被瘋搶的飛天茅臺,并沒有出現在預約菜單里,而是只能「第三方預約」,APP會自動跳轉到京東、天貓、酒仙網等平臺。
事實上,這不是茅臺第一次「觸網」,2014年茅臺曾斥資1億元成立「茅臺電商公司」,建立自營電商體系,并于2017年9月推出「茅臺云商」,但在兩年后解散。
「i茅臺」上線短短三天,質疑聲也已經此起彼伏,「人人都在搶茅臺,人人都搶不到。」「幾十萬人搶幾瓶,申購不可能成功。」「既然搶不到,為何要推出此平臺?」
甚至有知乎博主斷言,i茅臺就是黃牛囤貨的又一新渠道:「看一圈基本上都是倒爺。」「黃牛團隊表示很看好這個平臺,準備大干一場。」
當茅臺早已不是簡單的消費品,「i茅臺」也被賦予了更多深層含義。其背后,是茅臺增加直營銷售比重,進而壓縮經銷商份額的態度。
搶購大軍則有著各自的小心思,消費者只想原價購買茅臺,黃牛和經銷商們只關心「囤積居奇」的日子還能過多久?
01 再次觸網
茅臺雖不愁賣,但也有了銷量增速放緩的煩惱。
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熱銷款產能有限、其它款購買力不強、酒類市場替代品層出。
根據茅臺2021年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94.64億元,同比增長11.71%;利潤總額745.28億元,同比增長12.5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524.60 億元,同比增長12.34%。公司酒類產量以及銷量分別是8.47萬噸和6.64 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2.72%和3.72% 。
產量增長超過10%,但銷量的增長卻不足5%,明顯的銷量增長出現乏力。電商,也就成了一條茅臺不得不再次踏上的道路。畢竟,線上消費早已是剛需。
也正是有了2019年解散電商部的教訓,茅臺的此次「觸網」換了思路,「i茅臺」的銷售模式與「社區團購」線上預訂、線下提貨的模式類似。
消費者填完身份信息后,可以申請預約購買,但「中簽」后,并不是直營快遞發貨,消費者需前往茅臺官方合作的第三方平臺線下店鋪自提。
這個新玩法,將茅臺、渠道商和消費者三方形成交易閉環,既維持了茅臺傳統的線下模式,又在線上吸粉了新的用戶增量,將其匯聚到茅臺私域會員流量中,未來會有更多的想象空間,比如營銷推廣。
根據茅臺介紹,i茅臺搭載了區塊鏈的技術,為了保證申購公平,用戶將生成一個專屬申購碼,利用區塊鏈的算法將申購碼加密后,再生成申購成功因子,最后產生結果,并由公證服務生成公證文件。
據紅星觀察局報道,現在已經有黃牛們為了提高搶購成功率,在同一部手機上復制多個i茅臺App,用不同的身份證號注冊申購。但申購成功的幾率也只會增加零點幾個百分點。
黃牛炒貨,也是「i茅臺」上線的源動力之一。2021年8月上任的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其上任之初就意識到,茅臺亟需穩定市價的問題。
在茅臺集團2021年9月24日的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就提出藍、綠、白、紫、紅五條線具體戰略謀劃,其中的「白線發展」就是針對這一問題的策略,即「保持歸零心態,抓好創新和改革,在新的白紙上做出新文章。」
具體來看,創新方面:一要堅持科技增能;二要堅持數字賦能。改革方面:一要推進現代化管理改革;二要推進資產管理改革;三要推進營銷體制和價格體系改革。
這一政策解釋了「i茅臺」的兩層深義:增加科技和數字化的參與,電商是必行之路;在價格體系和營銷策略層面,增加直營銷售可以對大量的經銷商和黃牛的加價現象有所施壓,達到逐步緩解茅臺持續被作為金融屬性商品炒作的情況。
不再被資本逐利和無序炒作,是「i茅臺」的核心訴求。
02 削藩還是提氣?
「i茅臺」APP未上線飛天茅臺,似乎是茅臺與經銷商們私下締結的盟約。
茅臺的直銷+經銷商分銷體系,早在1998年就建立起來,在過去的24年扮演著關鍵角色。
以貴州茅臺(珍品)和貴州茅臺酒(壬寅虎年盒裝)舉例,兩者在京東的酒類經銷商店鋪價格比「i茅臺」上高出一千多元,茅臺1935也要高出大幾百元。
試想一下,如果i茅臺直接上架飛天茅臺,對經銷商大刀闊斧的改革,必然會引起大面積的市場波動,觸動茅臺的銷售根基。
2021年的前三季度,茅臺直銷渠道的營收僅占總營收的20%,雖然毛利率高出經銷商毛利率幾個百分點,但經銷商對營收的貢獻依舊遠超直銷渠道,且截至2021年底,茅臺國內經銷商數量較2020年末增加了43家至2089家。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此次不直接投放500ml飛天茅臺酒,主要是為推進相關平臺順利上線運行,避免市場對飛天茅臺酒的過度聚焦和炒作。電商平臺雖然銷售不大,但是對價格體系的影響會很大。
在茅臺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i茅臺」即將上架的3月28日,茅臺股價跌超5%,這一動作背后的連鎖反應不容小覷,循序漸進地軟著陸,是茅臺的唯一選擇。
而硬幣的另一面是,「i茅臺」的上線對囤貨者和經銷商們也起到了提振士氣的影響。后疫情時代,消費行業持續承壓,茅臺產業鏈上的參與者也難免有些緊張。
據阿里線上數據(含天貓/淘寶/天貓超市/天貓國際),2022年1-2月白酒銷售額同比減少17%,銷量和客單價同比減少9%和8%。從品牌看, 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瀘州老窖、貴州茅臺的銷售額分別為2.11、1.21、1.12和0.80億元,其中瀘州老窖和茅臺銷量同比分別減少7%和82%。
而據澎湃新聞統計,從茅臺的歷年財報可以看出,2017年至2020年,茅臺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49.81%、26.49%、16.01%、11.10%,2021年營收同比增速為11.88%,僅回升不到百分之一。而凈利潤同比增幅卻是五年內新低,2017年以來5年,其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1.97%、30%、17.05%、13.33%與12.34%。
這樣的頹勢之下,「i茅臺」上線即被哄搶,一定程度上也是給市場和經銷商們打了一劑強心針。似乎在喊話市場:醬香科技仍具備強硬的市場競爭力。
「i茅臺」釋放出的信號似乎并不簡單,未來的走向也無法預知。對于茅臺來說,削藩和提氣,我都要。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茅臺做電商,目標經銷商》來源:半佛仙人
《茅臺電商app「i茅臺」3月31日上線,這將產生哪些影響?》來源:知乎
《殺瘋了!茅臺App霸榜一周,600w人次在線搶酒……》來源:運營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