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BS新品略 吳文武
2022年的清明節,疫情仍未散去,很多人無法去掃墓祭祖,只能在心里默默祭拜。
身處在網絡時代,一切皆可在網上實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絡祭掃,2022年的清明節,選擇網絡祭掃的人越來越多。
NBS新品略關注到,據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引述民政部的數據報道稱,今年清明假期首日網絡祭掃群眾達到69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75.7%。
預計2022年的清明假期選擇網絡祭掃的人數會較去年明顯增長。
網絡祭掃不是新事物,但卻寄托了人們對逝者的緬懷,網絡祭掃經歷了什么樣的時代演變?網絡祭掃還成為了一門互聯網生意,我們該如何看待網絡祭掃熱的多面性。
01、從網上紀念館到云祭掃的演變
早在21世紀初的PC時代,網絡祭掃就已經出現。
不過最開始的網絡祭掃形式比較簡單,通常在一些紀念網站上設立一個網上陵墓,類似于為逝者建個人紀/專題,也稱為網上紀念館、“虛擬墓地”等。
用戶可以通過網頁進行祭拜活動,包括獻仿真的鮮花、點燭、上香、擺件、祭酒、燒紙、禮炮、行禮等傳統祭拜形式。
到2009年底,提供收費網上祭拜服務的中文紀念網站就已經超過1000家。
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祭掃也與時俱進,還進入了智能祭掃時代,APP、小程序、VR等讓網絡祭掃的現場感日益增強。
比如,杭州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就推出了一款智能香爐產品,身在遠方的親人只需要打開APP,設置在香爐上的攝像頭就會將墓地情況實時展現在親人眼前,香爐還可以通過將收集的雨水霧化,營造出“香煙裊裊”的視覺效果。
“內地殯葬第一股”的港交所上市公司——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陵園的代為祭掃、VR虛擬祭掃服務則更加先進。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目前共有2304個網絡祭掃平臺。
這屆離家遠,生活在外地城市的年輕人,成為了網絡祭掃的主要群體,幾乎每年掀起一陣年輕人網絡祭掃潮,最近兩三年因為疫情,網絡祭掃熱度逐年高漲。
有一項調查顯示,有15.6%的人表示網絡祭掃應該推廣,有65%的人表示愿意嘗試或了解,只有4%的人不會選擇。
從今年清明節網絡祭掃用戶翻倍增長的數據來看,選擇網絡祭掃的人越來越多。
02、網絡祭掃成為一門生意
從互聯網PC 時代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祭掃服務一直是一門生意。
目前來看,網絡祭掃服務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網絡祭掃基礎服務。
無論是PC電腦端,還是APP等,主要提供一些基礎類或者公益性的網絡祭掃服務和祭拜互動。
除了基礎網絡祭掃服務之外,這些平臺提供相應的商品功能或者充值套餐服務。
比如上海福壽園,就推出了多類掃墓項目服務,則收費188元至640元人民幣不等。其中,一份308元的“于菟報春+思念供菜套餐”,就包含了擦拭墓碑、點香燭、擺供菜、獻鮮花、整碑拍攝等內容。
第二類,代客祭掃服務。
代客祭掃主要是一些平臺或者陵園推出服務,幫助客戶掃除落葉雜物、擦拭墓碑、擺放鮮花、點亮電子蠟燭、鞠躬、拍照錄像或者是通過云端反饋給家屬。
代客祭掃服務也讓代祭禮儀師忙起來了,NBS新品略在短視頻平臺上刷到過代客祭掃服務的短視頻。
第三類,各路職業掃墓人。
這些職業掃墓人,一般是個人或者是小團體,游走在二手電商平臺、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或者是朋友圈。
職業掃墓人還形成了一套標準化的行業規范,用戶網上下單,由這些職業掃墓人提供相應的服務。
職業掃墓人提供不同的服務內容,還有檔次之分,收費差異不同,價格最低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一般在500元左右,價格高的可以接近或超過萬元,一般職業掃墓人日收入可達到2000元。
短視頻直播也帶火了網絡祭掃,比如去年,就有網絡主播直播代客掃墓,半小時收費高達10萬元。
比如在職業掃墓人中還催生了一個新職業:代哭,這種傳統農村的喪禮習俗在云祭掃時代居然再次活躍起來。
網絡祭掃服務內容有很多,為消費者提供了不同的選擇,但服務需要收費,同時也出現了過度商業化,甚至是亂象,值得關注和深思。
03、網絡祭掃真的很賺錢?
眾所周知,殯葬行業是出了名的高利潤行業,從整體來看,除了一些殯葬行業服務機構推出的比較專業的服務外,還有就是涌入網絡祭掃、代客祭掃服務的投機者能賺到快錢。
但在現階段,網絡祭掃還沒有一個特別成功的商業模式,也沒有出現頭部機構,賺錢并不容易。
NBS新品略關注到,從2013年開始,國內互聯網行業就出現了一股互聯網殯葬服務創業熱潮。
在那段時間的網絡祭掃創業項目中,不少項目都倒在了A輪融資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殯葬電商平臺“彼岸”, 因成本高、收益差,在成立4年后倒下了。
還有2014年,還未上線就曾獲200萬元天使投資的恩雪天使,也在成立一年后關閉了。目前看,殯葬行業離互聯網化還有一定距離。
特別引人關注的是,成立于2009年,已經運營了12年之久,有著“網上祭祀第一品牌”之稱的天堂紀念網已經在2021年12月關閉了。
最開始天堂紀念網提供免費服務,后來推出了會員制收費服務。天堂紀念網創始人賈永清曾表示:網站開辦快10年,虧了將近1500萬。
可見,選擇網絡祭掃的人越來越多,但互聯網祭掃平臺沒有形成有效且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不過在NBS新品略看來,網絡祭掃有其特殊局限性,一般只是在清明節、春節、中元節等節假日需求才會明顯,不是一項高頻服務。
但根據市場預測,網絡祭掃正在成為一個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的產業,仍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涌入網絡祭掃領域。
04、網絡祭掃熱背后更應該關注什么?
網絡祭掃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遠程拜祭方式,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網絡祭掃。
但在NBS新品略看來,網絡祭掃興起的背后,也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網絡祭掃平臺的屬性界定問題。
網絡祭掃通常由互聯網平臺或者是一些殯葬行業企業提供相應的服務,因為祭掃是一種習俗,所以網絡祭掃平臺應該給予明確的屬性界定。
前文所述已經關停的天堂紀念網,其公眾號關閉的原因是,未取得相關許可證件或牌照,平臺上出現了一些違規內容。
所以網絡祭掃平臺應該按照互聯網行業標準進行規范管理,應該加快制定服務規范標準。
第二是,網絡祭掃平臺市場亂象叢生,應該加強規范監管。
目前網絡祭掃已經出現了過度商業化、天價代祭等服務,特別是代哭服務不僅涉嫌違法違規,而且與當前推動的移風易俗、弘揚生命文明的主流價值觀不符等問題。
NBS新品略通過百度搜索“網絡祭掃”關鍵詞,也出現多個網絡祭掃服務平臺廣告,廣告是流量,背后更是商業利益。
對網絡祭掃監管的重要一環就是加強對行業從業人員的監管,甚至部分電商平臺上私人或者是組織標售的代祭服務中,居然還有詐騙團伙多以代祭掃的名義騙取定金,簡直不可思議。
第三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問題。
用戶在使用網絡祭掃平臺時,網絡祭掃網站或APP都要用戶進行注冊,上傳個人相關信息、音視頻資料等,身份信息和人臉信息涉及用戶個人隱私,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所以加強用戶個人信息保護是網絡祭掃平臺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據新華社報道,民政部在3月21日召開的2022年清明節祭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提到,各地要創新祭掃服務載體,大力推廣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同時,加強對提供網絡祭掃服務平臺的監督,對違法違規者予以查處。
最后NBS新品略想說的是,網絡祭掃只是一種形式,不要過度在意形式,或者是花重金進行網絡祭祀,這就違背了初衷。合理的網絡祭掃值得提倡和鼓勵,但切勿過度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