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姜菁玲
自2021年4月開始的蘋果隱私新政至今已近一年。界面新聞記者從全球營銷衡量平臺AppsFlyer獲取的一份報告顯示,這一年中,受新政的影響,iOS生態的移動營銷受到巨大影響,全球25%的廣告預算從iOS流向了Android,其中游戲App在iOS與Android雙端的預算傾斜最為顯著。
“客觀上,從廣告主角度來講,iOS的整體投放,不管是從產出的效果,還是投放過程中可以優化的體驗、給營銷人員帶來的體驗的效果,比起以前有較為明顯的下降,因為移動營銷始終追求的就是更大的確定性。”AppsFlyer大中華區總經理王瑋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于新政下IDFA的獲取權限變化。Apple iOS 14.5正式上線后,蘋果生態下廣告標識符號IDFA從默認授權調整為用戶主動獲取。這動搖了以往移動營銷效果衡量的根本。長期以來,iOS生態的移動營銷依賴于IDFA去幫助對齊用戶的行為數據,完善用戶畫像,衡量廣告投放的效果。
雖然蘋果推出了全新的廣告框架SKAdNetwork去幫助移動營銷行業衡量投放效果。但與IDFA比起來,新框架所提供的數據樣本大大縮小,同時還存在鏈路覆蓋度低、無法精準關聯、數據延遲和作弊風險更高等問題暫未解決。
按照王瑋的說法,過去一年,數字營銷行業正在馬不停蹄地摸索新型歸因和效果評估方式,對于所有廣告平臺來說,都意味著新的創新,以及新的市場變動。
這種探索造成了廣告平臺整體格局的波動性明顯增強。AppsFlyer所發布的《廣告平臺綜合表現報告》中將iOS 14.5上線前后的廣告平臺綜合表現報告進行對比后發現,共有29家媒體渠道的排位上下浮動至少兩位,有20家媒體渠道的排位上下浮動至少三位,這其中包括 Meta、Google 等SRN與非SRN等進入前十的媒體渠道。
王瑋解釋稱,排名的波動直觀地說明了誰能做出ATT新政下的效果,就能獲得更多的廣告預算,在排名中也會有更好的位置,而反應比較慢的平臺可能就會是相反的趨勢。在隱私新政前,行業中都是Facebook、Google打頭陣,而現在,廣告營銷進入了群雄并起的時代,而這個變動預計至少還會持續一年。
對于iOS預算大量流向安卓市場的現象,王瑋認為,情況不會一直保持下去。隱私新政所改變的是方法適配性和成本,并不是用戶價值,所以iOS仍是最有潛力的市場,目前需要觀察的是平臺怎么去應對,怎么圍繞蘋果的框架來調整自己。
在走向隱私計算的時代,隱私保護變得越來越重要。王瑋建議,不管是移動營銷方向還是移動互聯網,需要更多地要站在保護用戶隱私前提下,去設想數據的對接和算法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