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曠
隨著全屋智能時代的到來,大眾對居家生活有了全新的追求,與此同時居家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此前播出的電影《門鎖》,更是將獨居女性的安全問題直觀地呈現在大眾眼前,讓大眾不禁思考:我的家真的安全嗎?毫無疑問,居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必然是一把好鎖。
智能門鎖不但在安全性上高于普通機械鎖,而且更加便捷,因其成功解決了忘帶鑰匙的苦惱,因此其備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從行業狀況來看,近來智能門鎖賽道也頗為熱鬧,一邊是凱迪仕獲得了新一輪融資,另一邊是華為發布了自研的智能門鎖產品。不難預計,智能門鎖行業正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期。
行業迎來全新機遇
據奧維云網(AVC)數據,2021年中國智能門鎖市場銷量為458萬套,同比增長31.4%;銷售額為71億元,同比增長35.5%;均價為1544元,同比增長3.1%。從數據來看,智能門鎖行業整體呈現良好發展的趨勢,但這一行業的情況較為復雜,并不如表面上那般平靜。
一來,智能門鎖行業的技術壁壘較低,大量玩家涌入導致智能門鎖行業魚龍混雜。據全國制鎖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全國智能門鎖企業僅為600家左右,而2022年全國智能門鎖企業已超過3000家。就淘寶平臺來看,既有凱迪仕等知名智能門鎖品牌,也有許多雜牌產品。
“雜牌+品牌”的行業格局,以及貼牌生產等情況使得智能門鎖產品良莠不齊,質量問題頻出。據北京市消費者協會2022年對部分智能門鎖產品的測試結果顯示,市面上的智能門鎖存在標志信息不完整、IC卡易被復制、電路可靠性差、無防拆報警功能、圖像識別功能安全性差、信息安全性差等問題。
除質量問題之外,智能門鎖產品也缺乏創新。具體來說,智能門鎖所涉及的技術都較為基礎,且上游零部件廠商發展較為成熟,鎖具廠商們大多是進行簡單的零部件組裝,并不對技術進行提升,如此一來我國的智能門鎖行業創新乏力,行業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這些行業問題都傷害著用戶體驗,讓消費者們對智能門鎖行業喪失信心,從而降低了其購買欲。
二來,智能門鎖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但國內的智能門鎖市場尚不成熟。據普華有策數據顯示,就市場規模來看,目前我國智能門鎖市場規模達到400億元,呈現出供需兩旺的發展趨勢。但從市場滲透率來看,日本、韓國、歐美的智能門鎖市場滲透率分別為 80%、60%和25%,而中國目前的市場滲透率僅為2%。綜合上述數據可知,我國智能門鎖的市場規模雖然較大,但行業滲透率較低,消費者市場尚需培育。
總的來說,我國智能門鎖行業還有諸多不足之處。但值得慶幸的是,凱迪仕、華為等新老玩家一起發力,或尋路海外,或革新行業,正共同帶動智能門鎖產業的發展。
先行者凱迪仕著眼全球化
伴隨最新一輪融資落下帷幕,老牌門鎖品牌凱迪仕的品牌全球化戰略正式開啟。作為傳統廠商的凱迪仕選擇出海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從市場競爭來看,各路玩家涌入智能門鎖賽道,其借機掀起的“價格戰”讓凱迪仕等傳統玩家難以招架,尋路海外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正如上文所說,家電廠商、安防巨頭、科技廠商等多個領域的玩家都已經在智能門鎖賽道上展開布局,而智能門鎖行業目前的準入門檻又較低,玩家們關于智能門鎖市場的搶奪也日益激烈。
以小米、360為代表的科技廠商,通過“價格戰”來與凱迪仕等傳統玩家“打擂臺”。科技廠商們擁有自有芯片、渠道等優勢,且手握雄厚資本,傳統玩家難與之媲美。不可否認的是,價格戰雖然降低了企業利潤,但能夠快速搶占用戶心智,從而迅速打開用戶市場形成規模效應,深入傳統玩家腹地,對其形成壓制。
比如,在小米生態鏈企業、360等企業進軍智能門鎖市場之前,智能門鎖的行業價格底線普遍在2000元左右,但360將智能門鎖的價格打到了700元,而小米生態鏈品牌的爆款產品價格也都在千元左右。對比來看,科技廠商的入局讓智能門鎖價格近乎腰斬,不僅拉低了行業價格,也直接影響了凱迪仕等傳統廠家的營業利潤。
從企業自身來說,凱迪仕作為智能門鎖行業的老玩家,早已在品牌、技術、服務等方面積累起優勢,出海也是順勢而為。一來,智能門鎖的產品特性決定了智能門鎖的低頻消費屬性,這意味著凱迪仕很難在已有的客戶群體里挖掘新增量。二來,正如上文提到,我國智能門鎖行業的滲透率遠低于國外,尚處于市場培育期,而凱迪仕憑借先發優勢能夠在海外市場省下一筆教育市場的投入。
總之,無論是出自行業競爭的考量,還是出于企業發展的考慮,出海對凱迪仕來說未必不是一個好選擇。
后來者華為先聲奪人
相比凱迪仕,華為在智能門鎖賽道是個不折不扣的后來者,但是其發布的智能門鎖產品卻讓業界為之一振。
對內,智能門鎖作為全屋智能的重要入口,進一步補齊了華為的智能家居生態。華為智能門鎖是基于鴻蒙操作系統 HarmonyOS設計,能夠與華為其他智能家居設備集成使用,從而提供其在家中的互聯體驗。可以說,華為智能門鎖不僅補齊了其智能家居中的安全防線,而且將智能門鎖真正納入了智能家居終端協作體系中去。
對外,華為智能門鎖成為引領智能門鎖行業發展的新標準。整體來看,智能門鎖行業還處于發展期,質量、同質化等問題都制約著行業發展。而華為作為國民品牌,其測試標準一直都是行業標桿,備受消費者信任,此次入局智能門鎖賽道,既有所創新,又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必然會引領智能門鎖行業的發展。
在創新上,華為可以基于自身的技術優勢,將智能手機、智能終端、云計算等技術綜合應用到智能門鎖上。具體來看,華為智能門鎖搭載了1TOPS算法芯片、AI指紋解鎖技術、AI 3D人臉識別、反向充電等諸多“黑科技”,又將HarmonyOS的分布式技術應用于可視貓眼,且支持7天云儲存。華為智能門鎖近乎于一個原料桶,融合了多方優勢,一改智能門鎖行業在技術力和創新力上缺乏的情形。
在安全上,華為智能門鎖采用金融級安全架構,從軟件、硬件到整機系統均獲得安全認證,且采用內置電機鎖體,具備很強的抗物理破壞能力。無論是創新性還是安全性,華為智能門鎖很有可能會對其他智能門鎖玩家形成降維打擊,并能夠倒逼行業進步,引領行業發展。
“鎖匠們”如何尋找未來?
隨著用戶對智能門鎖需求的增加,未來會有更多玩家入局智能門鎖賽道。然而,無論是老玩家,還是新入局者,都要回歸到智能門鎖的本質上來。
作為安防產品,智能門鎖要注重產品本身,將安全問題落到實處。在黑貓投訴上,關于智能門鎖質量問題的投訴不僅小米、凱迪仕等大品牌榜上有名,中小企業的產品投訴更是數不勝數。鎖具最大的用途莫過于安全防護,但不少企業忽略了大眾對門鎖的安全防護需求,轉而用營銷來迷惑消費者,使得家庭安全防線走向大潰敗。因此,廠商們應該把提高產品質量,守好用戶家庭安全作為第一道防線。
作為智能單品,智能門鎖要接入家居生態之中,為用戶帶來更加優質的體驗。智能門鎖不僅是安防產品,也是互聯網浪潮下的科技產物,理應與智能家居生態協同發展。但家居品牌間的壁壘較為深厚,一度割裂了智能家居生態,難以讓用戶感受到智能門鎖產品的智能化程度。長遠來看,廠商們唯有將自有產品與智能家居生態相融合,才能真正為用戶提供智能家居體驗。
目前,智能門鎖行業已經走向了中上集中寡占型的趨勢,但是混亂無序和百家爭鳴兩種狀態仍然共同存在于智能門鎖行業之中。可見,智能門鎖行業背后還有很大的增量空間值得玩家們去挖掘。
在未來,智能門鎖賽道勢必會加速行業洗牌,一批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的品牌將會順勢崛起。因此,無論是傳統廠商,還是新玩家,都要不斷增強自身的產品力和服務力,在保障家庭安全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家居體驗,并借此搶占用戶心智,贏得市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