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光伏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再次大手筆投資電池產能。
3月31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其子公司通威太陽能擬與四川天府新區眉山管理委員會簽署投資協議,投建32 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
該項目位于眉山天府新區青龍街道,總投資預計120億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16 GW電池項目投資約60億元,力爭2023年12月底前投產;二期16 GW電池項目擇機啟動。
通威股份稱,其已在異質結(HJT)、TOPCon等新型電池技術領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研發投入,該投資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在高效晶硅電池產業的規模優勢。但其并未明確此項目的技術路線選擇。
該公司對異質結(HJT)、TOPCon兩種技術均有儲備。
去年7月16日,通威股份1 GW異質結電池項目首片電池片在金堂基地下線,最高轉換效率達25.18%,中試線處于產能爬坡階段;通威股份基于210尺寸的TOPCon技術研發線,平均電池效率達到 24.1%。
通威股份是目前全球最大光伏電池企業及多晶硅生產企業。根據PV InfoLink公布的2021年電池片出貨排名,自2017年起,通威太陽能總出貨量已連續四年位列全球第一。
今年1月6日,通威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其目前電池片產能超過40 GW,預計2022年底超過55 GW。
東莞證券稱,隨著電池片產能快速擴充,疊加大尺寸電池占比提升,通威股份將強化電池片盈利能力,鞏固電池龍頭地位。
通威股份的上次百億投資宣布于去年7月。該公司在樂山市耗資140億元,投資年產20萬噸高純晶硅,一期將于今年底前投產。
通威股份目前擁有高純晶硅產能18萬噸。在建項目還包括包頭二期5萬噸,將于今年投產。預計今年底該公司高純晶硅產能將達33萬噸。
受益于高漲的多晶硅價格,通威股份業績迎來較大提升。業績快報顯示,去年通威股份凈利達80.03億元,同比增長127.35%。
目前,硅料已經“十一連漲”,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上漲至24.98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64%;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上漲至24.7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69%。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預測,4月硅料供應仍相對緊缺,短缺程度根據下游硅片價格和開工率的調整而波動。
3月27日,通威股份公告稱,預計今年一季度凈利49億-52億元,同比增長478%-514%。這意味著,一季度凈利已達去年總凈利六成以上。
通威股份稱,一季度光伏裝機超預期,多晶硅產品需求旺盛,市場價格同比上漲,其新產能有效釋放,產量同比提升。
截至3月31日收盤,通威股份下跌4.48%,報收42.69元/股,總市值約192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