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歐洲中部時間3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總部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提出了戰略調整,以為盡快結束大流行的緊急階段做好準備。2020年3月11日,世衛正式宣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引發的疫情為全球大流行病。
世衛總干事譚德塞當天援引研究結果表示,未來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病毒繼續進化,但隨著人體免疫力因疫苗接種或感染病毒而增強,疾病的嚴重程度會逐漸降低。但如果人的免疫力減弱,病例數量和死亡人數可能會出現周期性高峰,這種情況下弱勢群體需要定期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感染高峰出現在較冷月份。
譚德塞表示,為所有國家70%的人口接種疫苗對于控制疫情來說至關重要,且應優先為衛生工作者、老年人和其他高危人群接種。許多中高收入國家已實現這一目標,死亡人數和病例數量之間出現了脫鉤。一些高收入國家現在為其人口接種第四劑疫苗,但全球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尚未接種新冠疫苗。
以510萬人口的新西蘭為例,最新數據顯示,該國第一次疫苗接種率已達到96%,第二次疫苗接種率為94%,增強疫苗接種率為73%。目前,新西蘭是全球新冠肺炎病死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總病死率只有0.03%。
79歲的美國總統拜登在3月30日接受了第二劑新冠疫苗加強針;即將迎來96歲生日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了加強針注射。2月20日她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出現類似感冒的輕微癥狀。她于近日恢復了工作。
根據世衛組織官網數據,截至北京時間3月30日23時,全球累計確診接近5億例,死亡超610萬例;同時全球共施打110多億劑新冠疫苗。但全球約36%的人口尚未接種第一劑。
另據路透社同一天的統計數據顯示,亞洲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億例,占全球21%,每兩天新增100萬確診;韓國、中國、越南正經歷新增激增。報道稱,3月初時亞洲國家死于新冠肺炎的病例超過百萬。
日本最近一周全國新確診感染人數是上一周的1.04倍,專家組織提醒稱“反彈的可能性也令人擔憂”。韓國防疫部門3月29日則暗示將進一步放寬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中央應急處置本部社會戰略組組長孫映萊表示,考慮到“奧密克戎”的致死率低,不必進一步加強防疫響應。越南包括航空、水路、陸路在內的國際與國內旅游項目于3月15日全面恢復。
另外,一周前世衛的數據顯示,包括德國、法國和英國在內的三分之一歐洲國家在“殘酷地”放寬新冠限制措施后,當地病例出現激增。在歐洲地區的53個國家中,有18個國家的新冠病例正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