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昱
“在房地產行業市場上行的時候,我們以銷售額作為內部考核的目標;在市場平穩的過程中,我們以現金流的回款作為內部考核的目標;當現在出現市場下行的時候,我們是以可動用資金作為內部考核的目標。”
3月30日,碧桂園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上,總裁莫斌所描述的內部考核目標的變化,反映出過去一年房地產行業面臨調整后,房企必須牢牢守住資金安全的底線。
財報顯示,2021年碧桂園實現營業收入5230.6億元,同比增長13.0%,毛利約為人民幣927.8億元,凈利潤約為人民幣409.8億元,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267.97億元。
在房地產行業毛利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碧桂園采取的舉措是“開源節流、保現金流、保三道紅線”。
在開源節流上,碧桂園根據支出的大類制定了詳細的費用管控要點。例如在工程端,碧桂園做了穿透式管理,通過對業務進行拆分,穿透到每一筆支出;在營銷端以項目為單位做費率管控,根據投放效果制定投入額度,降低無效支出。
截至2021年底,碧桂園共有可動用現金余額1813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1469.54億元,受限制現金約為343.46億元;總借貸同比下降2.6%至3179.2億元,凈借貸比率45.4%,相比2020年底優化10.2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約為2.3倍
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指出,截止3月30號,今年內碧桂園已無境內到期債券,僅騰越兩筆可回購公司債共計40億人民幣,境外僅一筆7月份到期的7億美金優先票據,公司已提前做好了還款的計劃安排。
穩定的財務狀況,讓碧桂園在行業融資趨緊的背景下仍然保持著暢通融資渠道。
從去年12月至今,碧桂園完成了多筆境內融資,融資方式包括供應鏈ABS、公募債、可轉股債券和中期票據等。今年3月初還獲得了招商銀行150億元的并購融資額度,3月25日又與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簽署了400億的戰略合作協議。
“我們堅信良好的財務水平是幫助公司穿越周期的最好支撐。”
過去多年,碧桂園憑借全面布局策略實現了規模快速增長。2016年碧桂園銷售增長120%至3088.4億元,首次跨入行業前三,2017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5508億元,同比增長78.4%,自此年年蟬聯銷售第一。
2018年年中,受內外變化影響,碧桂園宣布進入“提質控速”新階段,隨后幾年一直保持穩定增長。2021年,碧桂園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約5580億元,繼續位居行業前列。
同時在回款方面,碧桂園去年實現權益銷售現金回籠約5022億元,權益回款率90%,這是他們連續6年保持回款率高于90%,居行業較高水平。
此次業績會上,碧桂園常務副總裁程光煜再次強調從2018年開始規模就不再是碧桂園的第一追求,有質量的銷售和經營才是碧桂園的追求。
對于今年樓市的走勢,碧桂園認為會是前低后高,跟去年正好相反。程光煜指出,今年碧桂園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銷售額,同時平衡好量價關系。
據介紹,碧桂園今年總可售貨值大概在6500億左右,希望通過精準供貨使去化水平提高到70%。這其實是一個不小的去化目標,去年碧桂園總的銷售去化率為67%。
眾所周知,碧桂園成立至今始終走中國新型城鎮化道路,多年來堅持全面布局的戰略。
截至2021年底,集團已簽約或已摘牌的中國內地項目總數為3216個,業務遍布中國內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99個地級行政區劃1425個縣╱鎮區,權益可售資源共計約14846億元。另有基本鎖定但尚未簽約的潛在權益可售資源約3365億元,合計約1.8萬億元,可維持公司未來3年左右的銷售需求。
如今在市場分化嚴重的情況下,碧桂園要想平穩穿越周期,也需要根據市場環境變化調整過往的投資策略。
從去年開始,碧桂園提出要均衡布局各能級城市,以對沖未來的不確定性。莫斌表示,未來碧桂園將對全國的市場做進一步的分類,按照市場規模、供需關系,遴選出符合集團戰略發展的市場,更加聚焦以大都市圈為首的一二線和強三四線城市。
2021年,碧桂園新獲取333個項目,共計土地權益地價1416.2億元,同比減少32%,其中新獲取土地85%位于五大都市圈,同比增加10個百分點。
從獲取土地渠道來看,按權益金額計算,碧桂園2021年新增土儲中71%通過招拍掛獲取,29%通過多元化渠道獲取。
“把握時機獲取機會性土地。”這是碧桂園一條重要的投資戰略,程光煜表示,收并購一直是碧桂園一個重要的投資手段,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上收并購機會增多,預計未來一段碧桂園收并購的占比也會增多。
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碧桂園主要是對合作項目做收并購,與十多家合作方大概80多個項目進行了溝通,目前已安排收購了其中35個左右,另有30個左右基本談妥會進行相應安排。另外,銀行、AMC機構手頭也有收并購標的來接洽。
程光煜指出,產生直接結果的更多還是碧桂園原來有合作的項目,真正完全新增的收并購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