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侯瑞寧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稱中海油,00883.HK)去年凈利創歷史新高。
3月30日,中海油發布2021年業績公告稱,去年實現油氣銷售收入2221億元,同比增長59.1%;凈利潤703億元,同比增長181.7%,創歷史新高。
業績飄紅的主要原因是儲量產量持續突破,油氣銷售收入大幅提升。
去年,布倫特原油均價達70.9美元/桶,同比上升64.2%。
中海油平均實現油價為67.89美元/桶,同比增長65.7%;平均實現天然氣價為6.95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增長12.6%。
2021年,中海油的油氣產量為5.73億桶油當量,儲量57.3億桶油當量,均創歷史新高。桶油主要成本29.49美元,同比增加16.66%。
去年中海油共獲得22個商業發現。在中國海域,獲得包括墾利10-2油田在內的4個大中型油氣田發現;在海外,圭亞那Stabroek區塊再獲6個新發現,總可采資源量超過100億桶油當量。
目前,中海油儲量替代率達162%,儲量壽命連續穩定在10年以上。
儲量替代率也稱為儲量替換率,是指年新增探明可采儲量與當年開采消耗儲量的比值,為反映儲量接替能力的指標,
去年中海油共有14個新項目投產,包括“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投產、渤海油田建成中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
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中海油秦皇島/曹妃甸岸電項目投產;首個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項目啟動。
去年中海油資本支出為887億元,同比增加11.6%。
其中,勘探支出181億元,占比約兩成;開發支出497億元,占比約56%;生產198億元,占比約22%;其他11億元。
中海油計劃今年資本支出900億-1000億元;產量目標為600-610百萬桶油當量;年內將有13個新項目投產;儲量替代率達到130%。
今年油氣產量將主要來自中國渤海、中國南海和圭亞那。
作為中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 渤海油田年產原油超3000萬噸,預計2025年總產量將達到4000萬噸油當量。這是中海油桶油成本最低的作業區域。
中海油計劃在中國南海,加大鶯歌海、瓊東南、珠江口盆地勘探開發力度,建設南海“萬億大氣區”。
中海油圭亞那Stabroek區塊Liza二期已投產,多個后續項目在規劃中,預計2025年區塊總產量將達到80萬桶/天。這是中海油桶油盈利能力最強的作業區域。
3月30日,中海油人民幣股份發行獲中國證監會核準,意味著即將登陸A股市場。
截至當天收盤,中海油股價為11.12港元,同比增加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