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怡
3月31日,闖關創業板的龍口聯合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合化學)將要迎上會大考。
聯合化學的主營業務為偶氮類有機顏料、擠水基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黃色、紅色、橙色偶氮有機顏料及擠水基墨,下游應用于油墨領域,少量也可以應用于涂料、塑料等其他領域。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聯合化學的業績成長性以及環保事項被監管層連連發問。公司過會概率有多大?
業績成長性存疑
報告期內(2018年-2021年上半年),聯合化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58億元、4.44億元、4.73億元以及2.65億元,2019年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3.08%、6.37%。
界面新聞記者通過梳理發現,關于業績成長性、持續性風險主要表現為3個方面,一是境外銷售的收入波動及政策、法規限制;二是以DCB為主的原材料供應、價格波動的影響,三是2021年-2023年我國有機顏料市場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競爭加劇的風險。
2018年-2021年上半年,聯合化學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2.37億元、1.86億元、1.82億元以及0.96億元,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2.11%、42.03%和38.62%和36.23%,收入及占比逐年下滑,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歐洲、亞洲和北美地區。
其中2019年公司境外收入同比下滑21.43%,原因在于2019年美國對華加征關稅,顏料加征關稅稅率從10%提升至25%,公司出口美國的產品價格競爭力下降,從而導致出口美國收入下降1423.65萬元;另一方面,則是對第一大客戶DIC株式會社的高度依賴,DIC株式會社下的SUN CHEMICAL公司調整其采購主體、顏料生產和采購布局,減少了外購紅色顏料的數量,綜合導致公司對SUN CHEMICAL2019年出口收入下降3918.89萬元。
據悉,DIC株式會社是全球領先的精細化工生產企業,從事印刷油墨、有機顏料、合成樹脂的生產、銷售。自成立以來,DIC株式會社通過全球化發展和收購兼并,成為全球最大的油墨生產企業,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1/3。
聯合化學存在對DIC株式會社的依賴風險。報告期內,聯合化學對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占比分別為66.03%、65.5%、64.51%、62.10%。其中向第一大客戶DIC株式會社銷售占比分別為45.36%、45.27%、43.73%、45.46%,毛利貢獻占比分別為51.20%、52.16%、48.59%、49.21%。
事實上,在實際經營過程中,DIC持續關注其自有顏料工廠和外部供應商的情況以及市場情況,通過實時調整顏料的自身生產規模和外部采購規模形成最優決策。倘若DIC株式會社調整采購布局、增加自產比例從而減少外購,從而導致聯合化學面臨境外銷售收入下滑的風險。
另外,歐美地區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嚴格限制了進口顏料品種的各項指標,違反該等法律的懲罰措施亦十分嚴格。
聯合化學對此表示,在歐盟地區的顏料進口主要受REACH法規約束,公司通過客戶注冊或委任歐盟境內代表注冊的方式滿足相關要求,美國地區對于顏料進口主要受TSCA法案約束,所需的申報或說明均由客戶負責,無需公司再履行相關程序。
除此之外,聯合化學的境外銷售還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持續反復、海運運力緊張等突發事件的影響。

原材料方面,聯合化學的主要原材料為DCB,而報告期內DCB的采購價格波動非常大,分別為36.84元/千克、30.86元/千克、21.57元/千克以及37.09元/千克。
具體來看,2019年DCB平均采購單價同比下降16.23%,主要原因系2018年第三、四季度國內DCB生 產受到環保政策限制,導致DCB市場價格大幅上升,2019年有所回落;2020年,DCB采購單價同比下降30.10%,主要原因系受新冠疫情影響,DCB出口訂單量大幅減少,導致DCB 市場價格隨之下降;2021年上半年,DCB采購單價同比上升71.95%,主要原因系DCB上游原料生產企業因環保問題停產或限產導致DCB生產供不應求,價格高企。
上述主要原材料來源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業,其價格會受到煤炭、石油等價格變動影響,進一步受石油天然氣煤炭上游原料價格變化、市場供需形勢、地緣政治因素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波動。
因此,受上游原材料價格影響,加之產能規模有限、生產企業數量較少、安全環保要求更加嚴格,DCB供應緊張的風險通常高于其他主要原材料。
近年來,我國有機顏料行業主要企業常州北美、百合花、雙樂股份、七彩化學、陽光顏料等均發布了投資擴產計劃,預計2021-2023 年期間有機顏料市場產能增加約 9.05 萬噸。而報告期內,我國有機顏料企業總產能約為26萬噸,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水平約為83%。

伴隨2021年-2023年我國有機顏料市場供大于求持續加強的局面,聯合化學2021年-2023年的有機顏料產能分別為1.4萬噸、1.4萬噸以及1.8萬噸,公司坦言存在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導致收入下滑的風險。
還存環保、安全生產風險
聯合化學主要從事偶氮類有機顏料、擠水基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公司所屬行業為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C26)。根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公司所屬行業為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C26), 細分行業為涂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制造(C264)中的染料制造(C2645,指有機合成、植物性或動物性色料,以及有機顏料的生產活動)。
在一輪問詢中,監管層就環保政策向聯合化學提出10個問題。
例如,聯合化學的生產經營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是否納入相應產業規劃布局,生產經營和募投項目是否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中的限制類、淘汰類產業,是否屬于落后產能,請按照業務或產品進行分類說明。
又比如,聯合化學生產的產品是否屬于《“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2017 年版)》中規定的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如發行人生產的產品涉及名錄中的高 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請說明相關產品所產生的收入及占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的 比例,是否為發行人生產的主要產品;如發行人生產名錄中的相關產品,請明確未來壓降計劃。
報告期內,聯合化學環保投入分別為980.43萬元、840.74萬元、847.35萬元、256.46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14%、1.89%、1.79%、0.97%。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聯合化學采購的2-萘酚、乙酰類芳胺(高污染產品)涉及《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中所述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

聯合化學解釋稱,公司采購2-萘酚后所應用的產品的銷售收入占當期銷售收入的比重不足5%,處于較低水平,并且已經出具書面承諾,將通過更新產品配方、優化生產工藝以及同類紅色顏料產品替代的方式,逐步減少2-萘酚的使用。
此外,據膠東在線此前報道,煙臺市環保局聯合市公安局開展了2015年第一次環保集中大檢查,對部分違法企業進行分批次曝光,其中聯合化學的名字赫然在列。

據煙臺市生態環境局網站,在2015年二季度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中,聯合化學因新建項目未經審批建成投入使用被罰款6萬元。

據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官網公開的《關于印發2020-2021年度煙臺市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的通知》,煙臺市生態環境局確定將117家單位納入2020-2021年度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管理,其中第78家便是聯合化學。
此外,聯合化學還披露了安全生產風險,公司生產所用的部分原材料如火堿、鹽酸、3,3'-二氯聯苯胺(DCB)等屬于危險化學品,在儲存、生產、運輸和使用等過程中如果出現操作不當或發生突發事件,可能存在引發安全生產事故的風險。